看冷门高手如何打造强势品牌

在第三届“发现川味”问道2018餐饮高峰论坛上,“冷门战略”培训开创者、导师孙绍华, 带来了关于“现代餐饮企业的定位与品牌打造”的干货分享。

孙老师以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与他的代表作《时间简史》为例,并结合多个成功的品牌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冷门战略最为核心的关键点就是用非常规思维,首先立的是新品类,寻找差异化品牌定位,最终成就品牌。

分享人 | 孙绍华

孙绍华

冷门战略培训开创者 导师

当代餐饮品牌战略升级第一推手

海底捞笼罩下杀出来的巴奴毛肚火锅、力压千亿品牌金龙鱼的河南高端面粉老大一加一天然面粉、东北隐形水饺冠军喜家德虾仁水饺、中国云南菜连锁老大云海肴、川渝中式快餐老大一年接待超过1亿人次的乡村基......

他们,都是冷门战略的学员。

霍金,值得餐饮人学习的品牌大师

霍金,是科学界最伟大的品牌大师,他的成功就是一个冷门。

餐饮人要向霍金学习,运用爆“冷门”的规律,不能老是跟风,要学会研究自己的道路,而不是随行业的大溜。

“霍金”品牌的秘诀:

未经计划爆“冷门”

不断总结并强化“冷门”

世界独一无二的明星式科学家

除了霍金,这两天的热点还有90岁的李嘉诚功成身退,他的一生走的路线,基本上都是逆趋势而动的冷门,不逐热门;在大家都看好时急流勇退,在大家都退出时杀进市场

从科学到经济,再到政治,凡大成者,都具有“走的都是冷门”的基因路线。

“冷门”能够最大程度的被第三方关注和报道,“冷门”让我们从竞争中跳脱出来,我们做企业,做品牌,这么做是四两拨千金的做法,用更少的资源打造强势品牌。

案例——巴奴VS海底捞

海底捞在郑州“根深叶大”

海底捞1994年从四川简阳起步,在西安开了2家店后,于2002年3月进驻郑州。

郑州是海底捞开始全国征战的第三战,同时海底捞也是进驻郑州最早的火锅品牌之一,截至2011年4月,海底捞在郑州已经开了5家店面。

在郑州当地随机采访,10个人有8个知道海底捞,请客聚餐想吃火锅的时候会去那。去海底捞吃火锅,排队等位是常有的事。

巴奴如何在海底捞的笼罩下实现突围?

而巴奴火锅,2009年9月进驻郑州,截至2012年在郑州共开了3家店。可是在2012年在郑州街头随便打听,询问哪有好吃的火锅,鲜有人提起巴奴火锅。

巴奴当时主打“本色本味”,宣扬自己用好的食材,也抛弃传统的火锅工艺中对身体不健康的手法,同时也强调自己是正宗重庆火锅的身份。

为了能与海底捞竞争,巴奴火锅也加入模仿海底捞的大潮中,海底捞舞面巴奴也舞;海底捞送吃客眼镜布,巴奴也这么做。

模仿的结果如何呢?巴奴非但没有走出来、甚至沦为山寨。

两年时间,巴奴打开格局

2012年5月,巴奴遇见“冷门”。开始转换赛道,走毛肚冷门,并以极致的产品主义,加上战略系统的品牌打法,在郑州、无锡率先超越海底捞,并在竞争中迅速做大做强。

而海底捞感受到竞争后的动作,不是强化自己原有的基因,而是陆续推出“18元毛肚”、暗中在郑州部署重兵、暗中给予会员折扣的方式来拉拢客户,参与竞争。

从这个角度讲,海底捞并不懂什么叫良性竞争。这种做法并没有加强顾客和行业对它的仰慕感,反而被媒体称为“海底捞怕了”。

从战略上来说,这种做法是双输;最好的做法,是海底捞和巴奴,并驾齐驱拉高整个火锅品类的价值,而非内斗。

回到原点的话,海底捞的“服务”特色早已深入人心,海底捞应该继续强化自己基因,在服务上不断迭代,拉开它与跟风者的差距,继续在服务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才是属于海底捞的“正”道。

而不是把赛道转换到产品上,去拼“毛肚”、去打折促销、围攻巴奴,其实反而加强了对手“巴奴”的强势。”

为什么要做冷门?

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容易陷入到运营层面,为了与其他企业竞争,通过降价促销等方式参与竞争,甚至有一些企业做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最后将企业带向不归之路。

所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跟风追逐是没有出路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创建自己的冷门。

也就是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与别人不同的路,这是自己可以做到但是别人做不到的,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End

统筹|岩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