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之間怎麼維繫長久穩定的連結?

有人問我,工作和生活圈沒有交集的朋友,不論如何珍惜終究漸行漸遠,為什麼?

文/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工作和生活圈沒有交集的朋友,不論如何珍惜終究漸行漸遠”,這句話我並不完全認同,但它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一個真理。這話怎麼說呢?

兩個人想要維持一段穩定長期的連結,很需要堅實的事實基礎。因為這個世界是由無數的事實構成,而人在這世上行走,一邊在不停地體驗這些事實,一邊也在以自己體驗出的道理來處理這些事實。

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就正建立在對事實的共同體驗,或對經驗和道理的分享之上。我們互相交換自己體驗到的事實或道理,或共同經歷一個事實,兩個人一起發揮聰明才智設法應對它,這樣我們才能深切地體會到大家是一起活在這個世界上的,這樣的連結才緊密。

因此,從上面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

兩個人要能互相連結,要麼得是在具體事情上有交集,要麼就是得在精神體驗與思考上有共鳴

前者經常體現在工作和朋友圈的交集上,而後者,則是我們所謂的精神之友,靈魂伴侶。有很多思想家、理論家之間的友誼,便是建立在對某一抽象事物的深入思考之上。

但對於後者來說,要能建立起連結需要雙方都對這一事物有深刻的認識與自發的創造,而且兩人的方向也相對趨近。

這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甚至在思想家、理論家之間,分道揚鑣也遠遠多過於知己長存。

所以,對我等凡夫俗子來說,現實中最普遍的情況是,兩個生活和工作有交集的人比較容易維持連結。如果沒有世俗生活的現實共享,又沒有精神上的共鳴與追求,那麼要維持長久穩定的連結,真的會是一件艱難,甚或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