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老八與老十四為何關鍵時刻忽略了真正的大敵老四?

宋安之

康熙頒旨,整頓刑部,讓老八負責審理刑部花錢賣命的荒唐案子。原來刑部由太子分管。老八這事辦的深得康熙讚賞:深明事理,用心正大,處世明達而加封他為廉郡王。不久老八又獲得一個露臉的機會,被康熙指定代他賜宴接見蒙古諸王公和西藏喇嘛。一時間,老八地位上升,大有取太子而代之之勢。但不久康熙就知道,老八讓肖復興告發太子,誘供肖復興已達到扳倒太子的險惡用心。

老十四模仿太子的字跡,寫一道調兵手諭拿給八阿哥,說可籍此機會,將胤礽由太子之位拉下,推八阿哥胤祀上太子之位。康熙震怒,經張廷玉提醒,才重看“太子手諭”,發現是假的。深知太子被人陷害。為了安定,康熙並沒有追查此事。對老八有就更加不爽。

太子第一次被廢,康熙有旨:凡地方二品以上官員,在京四品以上官員,都可以擇賢舉薦新太子。為了將八阿哥胤禩推上太子之位,佟國維開始暗中串通,老八上位勢在必得。在滿朝文武百官聯名保舉八王爺為太子的形勢下,只有老四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等少數人保舉太子胤礽,得到康熙的讚許。儘管康熙知道太子和鄭春華的事,在權衡朝野政局之後,還是決定讓太子復位。一場廢立太子的風波以胤扔的復立而告結束,老四因和康熙想法一致而受到青睞。而保舉八爺的佟國維,被康熙免了職,八爺黨也因此而受重創。

胤礽復位後開始報復,種種行為不得人心,深感太子位不穩,便密謀兵變,胤礽再次被廢,罷為庶人,永遠圈禁。對太子之位的爭奪愈加激烈,眾多官員都認為八爺胤禩希望最大。

西北平亂六萬大軍全軍覆沒。康熙召四阿哥胤禛及十四阿哥密議對策,準備從中選一人當大將軍王,領兵到西北討伐。眾臣皆知這大將軍王定必就是未來的皇帝,出人意料的是老四舉薦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同時舉薦年羹堯為陝甘總督。康熙封老十四為徵遠大將軍,率十萬大軍赴西北平叛。康熙傳位胤禵的跡象越發明顯,老八心生不爽,遂派鄂倫岱在西北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康熙六十八歲大壽,眾阿哥為康熙拜壽獻禮。遠在西北的胤禵託鄂倫岱帶了一顆天石來給康熙祝壽,老八將其成一隻死鷹誣陷胤禵,康熙看罷,痛心得昏死過去,康熙心裡清楚誰會幹這事。

八阿哥胤禩羽翼豐滿不僅滿堂朝臣支持,身邊更是圍著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三位有力的輔助。九子奪嫡中八阿哥胤禩看似機會最大,其實也是機會最小的。康熙在第一次廢太子時表現出對胤禩的不滿,結黨隱私,收買人心,處處學康熙但又出處處學不到位。

老十四,鎮兵經武很有一套也很見成效,可他膽子過大而心胸狹小,用於治國必然壞事。關鍵是康熙病危時,他遠在西北肅州統兵,鞭長莫及。

康熙四十六年,黃河決堤,上百萬災民流離失所。國庫空虛,已無糧可調、無款可撥的狀況,胤禛提出了賬濟救災的方案,由他和胤祥到江南籌款賑災,使朝廷渡過難關,引康熙重視,並加封胤禛為“雍郡王”。

康熙決定追查戶部欠款。九阿、十阿哥力主八阿哥接此差事,胤禩深知此事棘手難辦而巧妙地將此差事推卸給胤禛。康熙叫胤禛為朝廷社稷著想,放手追款。太子次被廢之後,老四被革除了領侍衛內大臣的銜,從此潛心修佛,不問政務。老四無論是處理江南賑災還是追繳戶部欠款,根本不給各大臣面子,康熙感到臉上無光,得罪一群大臣、士紳,顯得自己很無能,又無用。在老十四和老八心目中,老四內無康熙帝青睞,外無群臣支持,不可能和他們爭搶皇位,老四自己也掩飾的很好,把自己搞成是太子黨的,太子都被廢了,你肯定也起不了多大風浪!

康熙希望胤禛去做真正的孤臣,不要參與黨爭。四阿哥胤禛的死黨十三阿哥被關,單影只,又沒有表現出爭權慾望,反而極力推薦別人的胤禛自然會被忽略。其實這也是康熙為避免他暴露自己而遭到和廢太子一樣的命運而採取暗中保護措施而已。這正是康熙的帝王心術。康熙考慮的不是臣屬們人心向背,而是是否具有革故鼎新能力魄力的堅毅不可奪其志的鐵血君王,所以老四就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脫穎而出榮登大位。現在看,康熙這個抉擇是英明的,傳位雍正是明智的!

康熙臨終前召見隆科多,他掌握京城防衛的兵權。康熙給他下兩道詔書,一道是賜死,一道是加封,以控制他。單獨召見胤禛,告訴他:“朕把這重擔交給你,就是深知你做事剛毅,久經歷練,處處能以國計民生為念,以社稷江山為重”。龍床上的康熙氣若游絲,他說了“傳位於四子”後,便與世長辭,八爺黨以沒聽清傳位與誰企圖最後掙扎,隆科多宣讀大清皇帝遺詔,八爺黨奪嫡徹底失敗

“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是鄔思道在《雍正王朝》經典語錄,也是老子《道德經》之學,這句話精確到概括了九子奪嫡勝利的“核心”。


褚漢辰

凌晨四點鐘,相信六歲的你還在夢中啃雞腿,可是愛新覺羅•胤禛已經被太監們穿衣梳洗完畢,抬著轎子趕往尚書房跟隨師傅張英學習四書五經,父皇對他進行了嚴格的管束,希望他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皇子。



胤禛的生母早亡,皇子沒有被立為太子之前,靠的是子憑母貴,康熙皇帝的皇后葉赫那拉氏沒有子嗣,胤禛很精巧的孝順葉赫那拉氏,博得了她的認可,經康熙批准胤禛成為了皇后教養的皇子,從此一切發生了變化,胤禛從卑微中開始努力奮鬥,未來有了新希望。

胤禛19歲的時候,跟隨康熙征服葛爾丹,掌管了正紅旗,但是他並沒有參加戰鬥,打仗不是他擅長的,他雖然沒有參加戰鬥,卻憑藉自己的詩書才華對父皇豐功偉績極力歌頌,贏得了康熙的認可。

沒有徵伐四方的能力,不能僅靠拍馬屁混日子,胤禛開始注意培養自己為國理財和整頓吏治的能力,康熙准許他參與戶部及吏部和工部的日常行政事務,他虛心求教,厚積薄發,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敢出了成績,從郡王晉升親王,在康熙皇帝心中佔有不可或缺的位置。



葛爾丹的叛亂持續了數十年,西北又爆發了危機,這個時候的康熙已經垂垂老矣不可能繼續御駕親征,為了表示君威振奮三軍將士,需要一位尊貴的親王擔任大將軍王御駕親征,不擅長軍事的胤禛內心無法平靜,祖宗馬上得天下,自己如果有軍功受封,那麼未來擔任儲君的資本就更有勝算,於是回到王府開始拉弓射箭,發現自己竟然淪為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了鬱悶至極。

鄔思道洞若觀火,他分析此次大將軍王的功績無與倫比,必然會引發八爺黨積極爭取及廢太子黨的奢望,這個時候康熙老爺子心裡必然希望自己的兒子們此時真正的為國分憂而不是爭功奪利,為了眼前利益而不顧大局為重的人是不勝任大清帝國萬里江山的,但是也不能無為而治,需要展示自己運籌帷幄的掌控力,要知道將在在君命有所不受,二十萬大軍在皇子手裡一切都猶未可知了。鄔思道給胤禛講清楚了這個道理,胤禛茅塞頓開,接受了鄔思道建議,保薦自己同母兄弟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同時委任年羹堯為陝甘總督掌握糧草軍餉,八爺黨不可能反對老十四為大將軍王,那麼就需要無奈妥協認可對年羹堯的任命,於是二十萬大軍由老十四統帥,但是卻不得不聽從年羹堯安排,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



舍與得,爭與不爭,政治飯局裡需要的是韜光養晦的審時度勢而不是鋒芒畢露的掠奪資源,當你破壞了某種平衡,那麼你就成為了少數黨少數派,成為了眾矢之的!


唐俊龍55398571

“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是鄔思道在《雍正王朝》經典語錄,也是老子《道德經》之學,這句話精確到概括了九子奪嫡勝利的“核心”。


康熙任十四阿哥胤禵為“大將軍王”可以說“一石三鳥”。九子奪嫡中八阿哥胤禩看似機會最大,其實也是機會最小的。康熙在第一次廢太子時表現出對胤禩的不滿。胤禩結黨隱私,收買人心,這就相當於在康熙自己還沒退位就光明正大來爭奪皇權。但是八阿哥胤禩羽翼豐滿不僅滿堂朝臣支持,身邊更是圍著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三位有力的輔助。


康熙在這個時候拋出“大將軍王”的橄欖枝。四阿哥胤禛在鄔思道的指點下推薦了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年羹堯為“陝甘總督”。八阿哥和十四阿哥都過多的關注於“大將軍王”而忽略了陝甘總督這個咽喉職位。



十四阿哥被授予“大將軍王”後,八阿哥自亂陣腳。本來和自己一條線上,輔助自己的十四阿哥現在一下子登基的機會比自己大了。八阿哥關心則亂,反而安排眼線對付十四阿哥,十四阿哥本來謀略不深,只顧眼前的巨大利益。以為自己的親哥哥胤禛是來討好自己,所以推薦自己當大將軍王,自然飄飄然。八阿哥在自己身邊安插眼線,使得十四阿哥不滿,策反了八阿哥眼線鄂倫岱。



此時,四阿哥胤禛的死黨十三阿哥被關。形單影隻,又沒有表現出爭權慾望,反而極力推薦別人的胤禛自然會被忽略。八阿哥為了扳倒十四阿哥,在康熙壽宴上創下的“死鷹事件”更是使得康熙病倒。可見八爺黨陣營窩裡鬥,四阿哥胤禛不被關注反而漁翁得利。康熙牽制了八阿哥,十四阿哥,還進一步確認了誰更適合皇帝。


文/紅雨說歷史


紅雨說歷史

《雍正王朝》中,老八老十四之所以忽視老四,是因為他們誤判了康熙的帝王心術!傳統庸常皇帝選接班人,總是把“人望”作為最重要的標準,以博得臣下的廣泛擁戴。用這個標準衡量老四,他就毫無優勢可言,因此被人忽略很正常。而康熙則是不世出的千古一帝,他考慮的不是臣屬們人心向背,而是是否具有革故鼎新能力魄力的堅毅不可奪其志的鐵血君王,所以老四就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脫穎而出榮登大位!現在看,康熙這個抉擇是英明的,傳位雍正是明智的!


氣吞萬里如猴

在任命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前,老四和老十四去太后那裡賀壽,老四提議要保舉十四作為大將軍王,在回家的路上,十四投桃報李提出要年羹堯當甘陝總督,只能說在當時老十四根本不覺得老四會去搶皇位,只覺得他是和他站在同一條戰線的!


太子第二次被廢之後,老四被革除了領侍衛內大臣的銜,從此潛心修佛,不問政務。老四以前處理江南賑災還是追繳戶部欠款,根本不給各大臣面子,得罪了一大票官員,對於康熙來說也是臉上無光,自己的爛攤子雖然你給收拾了,但是你得罪一群大臣、士紳,你收拾的漂漂亮亮我無話可說,你這麼折騰豈不顯得自己很無能,要靠你才行!所以那時候在老十四和老八心目中,老四內無康熙帝青睞,外無群臣幫助,怎麼可能和他們爭搶皇位,老四自己也掩飾的好,把自己搞成是太子黨的,太子都被廢了,你肯定也起不了多大風浪!


Sylar弈

老八和老十四一直都把老四當成最大的敵人,只不過老八和老十四一直是面和心不和,在大將軍王的位置爭奪上,老八嘴上希望老十四當,實際心裡並不情願,大將軍王手握重兵,地位崇高,自然吸引了老八和老十四的注意力,進而使得兩人開始分歧。反而忘了老四的存在,老四則暗度陳倉,把控住西北的糧餉以及一個總督的大權。以退為進,讓老八和老十四都沒佔著便宜。


黑天鵝之怒

電視劇看多了!恐怕就是這個結果了!所謂九子奪嫡!並不是九個兒子都同時爭奪帝位!早期是皇長子和皇太子之間的較量!也是明珠和鎖額圖集團爭奪!後來太子被廢!才有了八爺的機會!而四爺是太子集團的新領袖而已!至於那幾位根本自己沒有機會!都是胡亂攪糊而已!從長幼嫡庶!來說絕大多數朝臣是支持四爺的!八爺有才!而且有江南的財路支持!也是個小集團!但是和四爺是無法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