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航母上的鉚釘,每一個弄下來都可以換一輛奧迪,這個是真的嗎?

劉燕媚

張“局座”說的我信!

本人是一名機械加工工人,有7年工齡,不敢說是老師傅,但大部分金屬材料還是加工過,首先來說下鈦合金這種材料。

鈦是同素異構體,熔點為1720℃,在低於882℃時呈密排六方晶格結構,稱為α鈦;在882℃以上呈體心立方品格結構,稱為β鈦。利用鈦的上述兩種結構的不同特點,添加適當的合金元素,使其相變溫度及相分含量逐漸改變而得到不同組織的鈦合金。

鈦合金具有耐高溫,耐腐蝕,硬度高,韌性強的特點,同時質量較輕,多用於航空航天材料。

鈦合金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從熔鍊開始,在熔鍊過程中熔爐的溫度控制,添加元素的先後順序,等等都需要精確控制;出料以後鍛壓,反覆鍛壓捶打出生產產品的大致輪廓,轉至機械加工車間加工至熱處理前尺寸,然後送至熱處理進行調質處理,消除應力,冷卻以後放置時效(自然狀態下放置以觀察材料變化),轉至機械加工車間半精加工至探傷尺寸,探傷處理(掃描材料內部是否有裂紋,氣泡),探傷合格後加工至客戶要求的尺寸,打包發貨。

以上就是鈦合金材料的大致加工過程,即便是一顆鉚釘,也是這麼個過程!而這其中不能有一個環節出錯。

鈦合金產品生產過程中如果失誤,是不可以焊接修補的!

在我國民航和軍品機械零件的交付過程中,同一批次編號的零件如果有一件在質量上不合格,軍品單位是可以拒絕同批次編號的所有零件(不同批次編號零件在熱處理過程中可能因為電爐不同,溫度細微不同,造成性能上有差異,所以不可能單獨補做一件產品)

所以,航母上一顆鉚釘值一輛奧迪,從製造技術層面上和奧迪比一點也不差。當然一顆用在自行車上的鈦合金鉚釘肯定換不了奧迪!


aktvion

最近局座張召忠的一段專訪忽然又熱了起來,在訪談中局座說遼寧艦甲板上的鉚釘都是鈦的,很貴!

有多貴呢?一顆換一輛奧迪!

鈦做的鉚釘有多貴吃瓜群眾都不清楚,奧迪多貴,上網一查就知道了。

咱們就挑一款最便宜的A3來看看。

奧迪官網裡面最便宜的一款車,18萬8千塊。

有沒有被震驚?

覺不覺得自己很窮?

所以“做一顆螺絲釘”神馬的的話,也不是隨便說說的啊。

螺絲釘,做不起了!

為啥區區一顆鉚釘要用到鈦呢?

因為航母甲板要承受艦載機發動機噴口的高溫燃氣,所以必須使用耐高溫材料,而普通的鉚釘無法經受高溫,所以必須使用鈦合金材質的。

而一顆換一輛奧迪的天價,是因為鈦這種東西很難加工,廢品率高,製造難度大等等……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一顆鉚釘真的換不了一輛奧迪。

航母上的鉚釘到底有多貴呢?

新華網2014年對航母鉚釘的報道,一顆一萬,比白金還貴,真不便宜。

所以再有錢的人,假如把有限的資產投入到戰略武器的建造裡,也分分鐘感覺錢不夠用了。

遼寧艦一門730近防炮,單價幾千萬人民幣,1130近防炮多了4根炮管,價格

又得漲一節,一發FL-3000N攔截導彈造價200萬人民幣,至於相陣控雷達,則是以億元作為單位。

每分鐘射速過萬發的1130近防炮,打的都是嘩嘩的人民幣。

假如有哪位大佬咬咬牙把這些裝備拿下了,後面還有更多花錢的手尾等著他。

作為中國首艘航母,上面的裝備大到機庫升降機滑躍甲板動力設備,小到阻攔索,這些東西不單要從頭到尾製造,製造這些東西的設備也要從頭研發,這些研發費用加起來才是改造的真正大頭。

遼寧艦造價不便宜,具體數額網上眾說紛紜。

有說300億的,有說700億的,考慮到這是中國第一艘航母,100億美元是一個可以信得過的數字。

一次掏100億美元,中國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大佬們至少有一半要跪。

但是且慢!

有100億美元就萬事大吉了嗎?

還有幾十架艦載機呢。

一架殲15約小兩個億人民幣,按照30架算,約60億。

船上還有船員1960人,626名飛行員,參謀40人,加起來近2626人。

人吃馬喂,一天花個幾十萬輕輕鬆鬆。

遼寧艦上的人加起來是一個大型公司的規模

遼寧號燒的是重油,加滿油需要花費大約1300萬,如果進行巡航,每月光是燒油就要燒掉3000萬人民幣。

飛機也是耗油大戶,如果每天保證有兩架飛機在天上巡航,那麼一天的油料錢差不多也要60萬。

而且航母沒有單艦就出去的,說得好聽這叫犯傻,說得不好聽就是找死。

護航編隊驅逐艦得來幾艘吧?

潛艇也得跟著吧?

這消費頓時又“蹭蹭蹭”上了幾個臺階。

而且航母這東西不是平時放在港口,遇到緊要關頭才拿出去顯擺一下,船員飛行員不訓練技能會退化,機器不使用也會老化。

所以,整個航母編隊,按照50年的全壽命週期算下來,大概要花4000億。

到這裡世界上的所有富豪都要跪了。

說到底,沒有雄厚的財力支撐,是根本玩不轉航母的。

和航母比起來,就算滿滿一甲板奧迪也都是浮雲啊。


出門遇到奧特曼

其實這個話題是局座張召忠在《全球零距離》2016年的一期節目中說的原話:“被中國企業買回來的“明斯克”號航母,鉚釘都是鈦合金的,一個鉚釘就能買一輛小轎車,蘇聯那時候很奢侈的”。

天價鉚釘由鈦合金製造

首先,這種鉚釘是採用鈦合金製造,鈦被認為是一種稀有金屬,這是由於在自然界中其存在分散並難於提取。其特徵為重量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亦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包括海水、王水及氯氣)。由於其穩定的化學性質,良好的耐高溫、耐低溫、抗強酸、抗強鹼,以及高強度、低密度,被美譽為“太空金屬”。

在張召忠說的明斯克航母那會,鈦合金還是稀罕玩意兒,價格肯定居高不下,買一輛奧迪應該是可以的,但隨著現代材料工業的進步,天價鉚釘成本也會逐步下降的,即便比普通的鈦合金貴,現在是不太可能貴到買輛奧迪。

為何使用天價鈦合金鉚釘

航母上使用鈦合金鉚釘是有可能的,但要明白什麼情況下才會使用。對於使用象垂直起降飛機那類設計有下噴口的飛機的航母,甲板的耐高溫要求很高,普通焊接或常用的鉚釘無法滿足要求,因此,鈦合金的使用就順理成章了。

而目前我國的遼寧艦和前一段時間下水的國產航母都沒有配備垂直起降戰機,因此設計上的甲板耐溫等級就沒有那麼高,所以沒有使用這種天價鉚釘。

而即使是國外有局部的特殊需求,也只會用在個別耐高溫需求較高的局部位置,不可能大面積使用鈦合金鉚釘。

航母建造花費巨大

從一個小小的鉚釘我們來看看航母建造的費用到底如何驚人,一艘航母可以說就是一座摩天大樓,僅電纜總長達1000多千米、電話近2000多部、雷達發射機80多部、按收機150多部、雷達天線70多個……耗費鋼材7萬多噸。

就拿美國1993年下水的“斯坦尼斯”號航母及其戰鬥群所需的總費用從開始建造到最後退役,共需經費約330億美元。然而這只是建造,航母一般需要訓練一年才會形成戰鬥力,最後所需花費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但是航母在建造花費巨大的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航空母艦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艦體通常擁有巨大的甲板和坐落於右側的艦島,航空母艦一般是一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船,艦隊中的其他船隻提供其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掩護和遠程打擊能力。

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的機場情況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發展至今,航空母艦已是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戰最重要的艦艇之一。

看到這,金十君也不禁感慨一聲:航母難怪要花那麼多錢建出來,不虧呀!


金十數據

最近看段視頻,當然是我們“局座”張召忠的,據他所說航母上的鉚釘都是鈦合金的,隨便弄個下來,就最起碼換輛奧迪是正常的,一顆鉚釘為何會這麼貴?

原來噴漆飛機降落時,出氣孔向下,溫度瞬間會達到幾千度的高溫,所以航母的甲板上都有一層防熱塗層,由於這個關係,所以都是由鉚釘固定在一起,所以鉚釘的材料都使用的是鈦合金。

就這樣的一顆鉚釘造價最起碼十萬以上,所以大家都說航母是金子對出來的。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連顆鉚釘都買不起!


霍冰闊落

金剛鑽下的瓷器活


要建造一艘航母,並不像造一艘油輪那麼簡單。先不說艦載機、彈射器等,首先一條就是,你有沒有造船的基本材料:航母用鎳鉻鈦合金鋼!前些年,前蘇聯未完工的“瓦良格”號來中國前,就已經很多年沒有維護過。輾轉來到中國後,又在大連碼頭放了3年,也一直沒有進行維護,但“瓦良格號”表面基本完好,沒有什麼腐蝕現象,艦體結構完好無損(後被改造成中國遼寧艦),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航母建造所用的特種鋼!

太空金屬化身海上怪獸


事實上航母上並非所有的鉚釘都值錢,大家是不是有點小失望呢?但價值一輛奧迪的鉚釘也是有的,這些天價鉚釘是用在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航母上,因為這些鉚釘要承受從垂直起降戰機起飛的時候噴出高達1000度高溫的火焰。

當然材料要耐高溫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還有腐蝕的問題。航母長期浸泡在海水中,使用環境惡劣,溼度大,鹽分高,一般金屬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因為原電池效應而被快速腐蝕掉,所以只考慮耐高溫的話不需要用昂貴的鈦合金,但綜合起來考慮,鈦合金也是無奈的選擇。

而製作這種鉚釘是非常困難且浪費時間的,這是由於在自然界中要提取製作鉚釘的重要金屬“鈦”其存在分散並難於提取。鈦的特徵為重量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包括海水、王水及氯氣)。耐高溫、耐低溫、抗強酸、抗強鹼,以及高強度、低密度,由於其穩定的化學和物理性質,被美譽為“太空金屬”。

再加上繁瑣的製造工藝、特殊的用途更決定了他的價值,由於目前的技術水平無法焊接耐高溫材料,所以航母甲板某些位置的鏈接工作是靠這些奧迪價格的鉚釘完成的,就這樣的鉚釘要滿足航母對垂直起降戰機的起飛和降落工作,需要上千個,要不然航母這種大型的陸空一體的“武器”為什麼有的國家都沒有呢?

在軍事迅猛發展的中國,目前還沒有帶有垂直起降功能的航母,目前遼寧艦和前一段時間下水的國產航母都沒有配備垂直起降戰機,難道是因為這種製作難度大的天價鉚釘所決定的這就不清楚了。

期待國產航母給個鉚釘報價



據資料顯示,美國一艘10萬噸級的航母,所需要的鈦合金鉚釘數量為1000多顆,價值在1億美元左右,單價接近10萬美元。而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由於其只是中型航母,主甲板面積較小,大概需要700顆鈦合金鉚釘就足夠了。造價也會比美國低,單價在50萬人民幣左右。

目前在我國軍事發展的目標上還是優先發展彈射器技術,而垂直起降型戰機在未來的國產航母上暫時不會應用。其原因是垂直起降戰機不僅功能有限,而且投資大,成本高。其實早在2009年,日本媒體就報道了中國在研製所謂的殲18垂直起降戰鬥機,就是為了上艦做準備,那麼有消息指出,中國正在獨立研發一種全新動力佈局,正在打造中國版的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隨著未來國產大型兩棲攻擊艦等新型艦船現身之後,國產垂直起降型戰機就會步入眼裡了,讓我們共同期待我國軍事未來的發展吧。

現在,001A航母的締造作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經預估,001A航母的承載使命需要由近40架艦載機來完結,殲-15艦載戰鬥機的飛行員也已入役,正處於練習當中,001A航母的籌建作業現已進行到了完結艦島裝置,正在裝置雷達體系和電子體系的程度。由此看來,001A航母的籌建作業行將完結,而且估計在2017年末為其舉辦水下典禮。  

001A航母的締造速度如此之快得益於中國對其不吝血本的投入,印度締造航母用了71億美元左右,摺合人民幣大概500億,而中國締造航母的投入,據俄羅斯有關專家猜想,至少有700億左右,這關於對軍事投入只要3369億元的俄羅斯國家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因而俄專家稱之為天價。 同樣是締造航母為何中國的花費和印度的花費相差200億的數字呢,而且印度締造的航母早已下水,而中國的卻還沒有下水,中國的航母是不是不如印度的領先,其實不然,印度締造航母所用的資料基本上是依託進口資料,而中國001A航母的締造是在“遼寧”艦的基礎上改造而成,001A航母的武器體系和雷達體系等都是由中國自個完結的。

印度航母的戰鬥力低,據美國工程師評估,印度的航母將會在2025年就會失掉戰鬥力,而中國的001A航母建成3年後便可以下水,而且戰鬥力強悍。

綜合而言,新材料新技術的價值需要市場應用推廣,只有實現量產才能控制成本,太空金屬在工業體系完備的基礎上進行技術革新,相信在世界工廠的中國,降低成本只是市場的問題。

30年後,將是‘超級鋼鐵’的時代。”我國軋鋼領域的著名專家東北大學劉相華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表達了自己對於超級鋼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

2012年,央視《創新中國》欄目曾經報道,我國的微晶鋼(超級鋼)居於世界領先地位。超級鋼的特點是:低成本、高強韌性、環境友好、節省合金元素和有利於可持續發展,被視為鋼鐵領域的一次重大革命;我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實現超級鋼的工業化生產的國家,其他國家的超級鋼尚未走出實驗室。預計到2015年,我國高強度鋼筋產量比例將達到80%。其中三分之一按照超級鋼的思路組織生產,其產量將超過3000萬噸。


唐俊龍55398571

航母上的一個鉚釘就可以換一輛奧迪車?!

一個鉚釘這麼貴?誰信?

為什麼說航母上的鉚釘,每一個弄下來都可以換一輛奧迪?誰說的?

聽說的,航母的一個鉚釘可以換一輛奧迪車?




是的,不要看不起這個小東西,你可以換個奧迪?!

故事是這樣的:張局座說“航母上的一個鉚釘如果卸下來可以換一輛奧迪車”,這話一說出,就引起了不少網友激烈討論。



航母上鉚釘真有這麼值錢?為什麼航母上非要用這種天價鉚釘?

航空母艦,艦載機,作戰武器,大型水面艦艇。艦體: 擁有巨型甲板和右側艦島,是戰鬥群核心艦船,其它船隻提供保護和供給,而航母提供空中掩護和遠程打擊能力,可以遠離其國家、不依靠當地機場,向敵方施加軍事壓力和作戰,是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是國家綜合國力象徵。





不過,張教授的這句話有點誇大,其實,航母上鉚釘類型很多,天價鉚釘只是少數。不過,據報道,航母鉚釘一顆一萬,比白金還貴,可見,鉚釘著實不便宜。





而且,這些天價鉚釘都是用“鈦”製造,為什麼要用“鈦”?

鈦是一種稀有金屬,在自然界中分散存在並難於提取。特點是,密度小、強度高、具良好的抗腐蝕性能,而且,化學性質穩定,耐高、低溫,具抗強酸、鹼等特性,被美譽為“太空金屬”。



天價鉚釘只用於擁有垂直起降戰機的航母,對於我國航母來說,沒有這個配置,也就不會有這種昂貴的鉚釘。



鉚釘可以把小甲板拼接成耐高溫的巨大航母甲板,那麼鉚釘也必須使用鈦合金,並且表面得塗抹一層耐高溫材料,製造工藝如此繁瑣,鉚釘的價格也被提升到了天價。一輛奧迪至少十萬美金,航母上最少有上千這樣的鉚釘,那麼,其最少也得一億美金左右。

可見,張局座教授說的是大實話,實際情況就是這樣的,反映了航空母艦的製造代價著實昂貴,沒有一定的國力是造不出的。


田蘭地博

悟空問答 簽約作者“迷彩先生”為您解答:

作為世界最大型的武器裝備,航空母艦的確是一個吞金巨獸,不僅製造時要花費巨量財力,而且後期的維護費也是一筆天文數字。尼米茲級航母每艘造價45億美元,福特級航母單艘造價超過130億美元,英國最新伊麗莎白級航母單艘造價40億美元,法國戴高樂號航母研發和建造費用超過712億法郎(約合130億美元),遼寧艦作為常規動力航母造價超過30億人民幣。

航母作為迄今為止最複雜的海上戰鬥系統,其建造涉及眾多領域,需要的關鍵技術非常多,比如船體設計技術、艦機適配技術、艦載機技術、彈射技術、攔阻技術、武器技術、動力技術、鋼板製造與焊接技術以及其他配套的各種設施保障技術等。對比這組數據之後,就會清楚的明白,航空母艦是世界大國的標配,光有錢還不夠,還必須有龐大且完善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基礎。局座所形容的“一顆柳丁相當於一輛奧迪”其實毫不為過,沒必要真的去較真兒。

技術問題上,航母作為一個海上移動機場,必須保證甲板結構堅固且有韌性,現代航空母艦已經今非昔比,不管是常規型航母還是核動力,必須滿足一定量級的抗核爆能力,北約和美國都有統一的抗核加固標準建造。航空母艦上的甲板材料大多數都是“鎢合金耐衝擊高強度鋼板”,板厚達22-28mm,採用高強鋼板可以減輕船體重量,且增加抗彈能力。這種材料的接縫方面必須採用特殊的原件——鈦合金柳丁材料。

航母上各裝置的用材都極為考究,自然也很昂貴,鉚釘也是一樣。而達到奧迪價的鉚釘卻並不是隨隨便便滿地都是,只有一個特殊地方才有,就是航母甲板上用於垂直起落的戰鬥機的地方。因為這種戰鬥機在起或落時都會向地面噴出超過1000攝氏度高溫的氣體,這樣也就對航母甲板有要耐高溫的要求,而同時因目前還不具備耐高溫鋼材的焊接技術,所以甲板之間的拼裝就要靠鉚釘來完成了。

所以這不是一般的鉚釘。它的材料是鈦合金,要經過多次煉製加工,工藝要求極為複雜,加工難度也極高。再加上這種鉚釘用途特殊,造成後不具有多大的市場需求。所以綜合各個方面一起考慮,這鉚釘的價格就自然高的離奇了。

據說我們國家的遼寧艦上面就有這種鉚釘,有資料顯示,國內已經能夠製造各項參數達到HY-80和HY-100的鋼材,這恰是美國“尼米茲”級核航母甲板主要用鋼。中國有著設計建造巨型油輪以及改造遼寧艦的經驗,因此在建造航母的配套設施——例如大型船塢、200噸以上的龍門吊等方面條件完全具備。

迷彩先生

這個問題啊,首先我們或許該確認下你是要什麼型號的奧迪?新的還是二手的???

咳咳,航母甲板上的鉚釘確實很昂貴,如果是二戰時候的那些應該不是很貴,就是起降螺旋槳戰機的那種老式航母。

因為螺旋槳戰機對甲板的要求沒那麼高,頂多是長度、寬度、平整度什麼的,那個時候甚至可以用木頭板拼出航母的甲板來進行飛機起降。等到me262之類噴氣式戰鬥機出現併成為了主流甚至上艦之後航母的甲板才開始成為一個麻煩人的事,比如噴氣式戰鬥機的動力導致其無法將速度降到螺旋槳戰鬥機那個程度還能保證不失速,所以噴氣機上艦對甲板的長度要求會比螺旋槳戰機更高,平整度也會更高。

而影響到航母甲板上那些鉚釘的價格的就是噴氣式戰鬥機的火焰了,由於噴氣式戰鬥機的發動機會產生高溫所以航母的甲板必須有足夠的耐熱性才能承擔起降噴氣式戰鬥機的任務,這就導致以前的木製甲板直接就沒有地方待了,雖然我不太確認是不是這時候才沒有任何航母繼續使用木製甲板。

也就是說現代的航母甲板上每一刻鉚釘都必須保證能在高溫下不變形,在海上長期執行任務時也不會因為風浪腐蝕還要有足夠的強度等等。所以我們的首艘航母在甲板上用的是鈦打造的鉚釘,材料在自然界難以提取,製作工藝也繁瑣、複雜,就算這些道工序都過了還得再塗上一層耐高溫材料確保萬無一失,正是這一個個條件加到一起造就了它的天價。

如果非要找個確切的數據,曾經有媒體就報道稱遼寧艦甲板上的鉚釘一個就要一萬,不過就算這個數據有臆測的成分我們也可以想見這些鉚釘不是便宜貨,至於整個遼寧艦就更不便宜了。


貞觀防務

前先時候局座的一段關於航母的視屏火遍大江南北,當然是我們“局座”張召忠的,據他所說航母上的鉚釘都是鈦合金的,隨便弄個下來,就最起碼換輛奧迪是正常的,一顆鉚釘為何會這麼貴?



由於艦載機起飛加力時產生的發動機尾焰溫度極高,這就對甲板的耐高溫及抗衝擊力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其實局座說的這種鉚釘是用於鉚接航母甲板的高溫材料的,這種耐高溫材料是無法進行焊接操作的,科學家將目光轉移到了我們經常使用的鉚釘上,因為鉚釘可以很牢固地將一塊塊的甲板用的高溫材料,拼接成碩大的航母甲板,但是既然要耐高溫那麼鉚釘也必須使用特製的了,這樣就產生了天價鉚釘,天價鉚釘不僅使用鈦合金製成,並且表面也塗抹了一層耐高溫材料,這樣繁瑣的製造工藝直接將鉚釘的價格提到了天價,一輛奧迪少說也得20幾萬人民幣吧,航母上最少有上千個類似的鉚釘,那麼只是這一部分就要消耗天價的銀子。而且製作這種鉚釘是非常困難且浪費時間的,這是由於在自然界中要提取製作鉚釘的重要金屬“鈦”的礦產資源存在分散並難於提取。鈦的特徵為重量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包括海水、及氯氣等)。耐高溫、耐低溫、抗強酸、抗強鹼,以及高強度、低密度,由於其穩定的化學和物理性質,被美譽為“太空金屬”。



從一個小小的鉚釘我們來看看航母建造的費用到底如何驚人,一艘航母簡直就是一座摩天大樓,僅電纜總長達1000多千米、電話近2000多部、雷達發射機80多部、按收機150多部、雷達天線70多個……耗費鋼材7萬多噸,就拿美國1993年下水的“斯坦尼斯”號航母及其戰鬥群所需的總費用從開始建造到最後退役,共需經費約330億美元,這只是建造啊同志們,航母一般需要訓練一年才會形成戰鬥力,那麼下來所耗費的銀子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驢哥武器庫

這個有點以訛傳訛,局座召忠在《全球零距離》 2016年的一期節目中說的原話是:“被中國企業買回來的“明斯克”號航母,鉚釘都是鈦合金的,一個鉚釘就能買一輛小轎車,蘇聯那時候很奢侈的”。

這裡有幾個關鍵詞:明斯克航母,小轎車,鈦合金鉚釘,那時候很奢侈。傳達的意思是蘇聯的明斯克航母用了很奢侈的鈦合金鉚釘,價值相當於一輛小轎車,這種做法並非正常工藝,否則就不會說很奢侈了。結果看熱鬧的不嫌事大,以訛傳訛就成了國產航母上用的鉚釘隨便弄個下來都能買輛奧迪。

首先,航母上使用鈦合金鉚釘是有可能的,但要明白什麼情況下才會使用。對於使用象垂直起降飛機那類設計有下噴口的飛機的航母,甲板的耐高溫要求很高,普通焊接或常用的鉚釘無法滿足要求,因此,鈦合金的使用就順理成章了。

但中國國產航母並沒有垂直起降的飛機,因此設計上的甲板耐溫等級就沒有那麼高,因此,不一定會使用那麼昂貴的鈦合金鉚釘,即便是局部的特殊需求,也只會用在個別耐高溫需求較高的局部位置,不可能大面積使用。

再有,在明斯克航母建造時期,鈦合金還是稀罕玩意兒,價格肯定居高不下,但隨著現代材料工業的進步,成本也會逐步下降的,即便比普通的鈦合金貴,也不太可能貴到能買輛奧迪,那樣便宜也得五十萬。據說俄羅斯已經用鈦合金打造了一艘潛艇,如果真的那麼貴,那毛子還不得花吐了血?二萬多平米的航母甲板少說也得數百萬個鉚釘,如果都用這麼貴的,把中國一千多億軍費都搭進去可能也買不夠那些鉚釘。

當然,在所有金屬中,鈦的特性是無可比擬的,高強度低密度,剪切衝擊耐高低溫耐酸鹼腐蝕等性能都是首屈一指的,由於其卓越的特性,已經廣泛應用於諸多領域。

在自然界中,由於鈦的分佈極其分散並難於提取,因此的確很昂貴。過去,鈦的應用領域很小,主要被應用於航天,因此也被稱為太空金屬。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工藝的成熟,鈦合金的應用領域已經非常廣泛,航空航天航海都用得到,醫療上也在大面積使用。即便航母用的是根據特殊需要特製的,也不會貴到像明斯克時代那樣用小轎車來換了,用奧迪來換應該只是一種適度戲謔和誇張而已,只想說明那玩意兒很貴,的確很貴。

當然,有些特殊材料,在使用過程中是以克來控制的,決不許外洩,這更多的是緣於保密需求,與其價值並無直接關聯。就象羅布泊的土樣,當年美國可是付出了四十多人的代價,整個在華情報系統幾乎被連鍋端,最終也沒帶走1克,可見其重要性。但那的確不值錢。

再有,也不能排除這種訛傳背後有商業目的,那就是抬高人們對航母鈦合金的心理預期,以後便於炒作“航母鈦合金”概念,以追求產品利益最大化。當然,這個總會有人信的,沒必要大驚小怪。有人興風作浪,就有人推波助瀾,也就攔不住別人乘風破浪。

問了很多次,都沒回答,但總是感覺還是說說自己的看法吧。訛傳來的那句話,應該是張冠李戴,至少是以偏概全。

鈦合金很好,但不會多用;鈦合金很貴,但沒那麼邪乎。事,可能是真的;話,或許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