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感,这里有科普和专业贴

科普贴

对西医而言,流行性感冒又称为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则称为时行感冒。

发病率高

该病各年龄段儿童患病的风险都较高,我国每年有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及30%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且流行性感冒易合并其他病发症,其中患慢性疾病的患儿因流感而引起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更大。

48小时内及时就诊

突发高热

中医方面,讲究辨证施治,本着轻症防重,重症防危的精神,常症祛温解毒,重症解毒开肺,危症扶正固脱。病邪由小儿口鼻而入,首先侵袭肺,伤气后邪入体内,化热化火,故往往出现突发高热。

辨证加减

专业贴

【组成】柴胡6克,葛根10克,羌活6克,白芷6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生石膏15克,桔梗6克,甘草5克,生姜3克,大枣12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辛凉解肌,清泻里热。

【适应证】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身热炽盛,略有寒热往来,无汗,头痛,目痛,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皆可适用。

【方解】本方用于风寒表邪未解而又入里化热,是为三阳合病,治宜辛凉解肌、清里泄热。方中主药柴胡、葛根,前者为少阳经药,味辛性寒,善于透表退热、外透郁热,为解肌要药;后者入阳明经,因其味辛性凉,能外散肌热、内清热邪,太阳之邪入里化热而郁于阳明肌腠者,每多用之。清凉发散,泄阳明热,非葛根莫属。清代温病学家曾有“柴胡劫肝阴,葛根劫胃液”之说,予以此二药合用,生津护阴甚妥。羌活能解太阳之表,与白芷相配合,有助于加强主药发表解肌、宣痹通窍、祛风止痛之功效;黄芩、石膏清泄里热;芍药、甘草甘酸化阴,和营泻热;桔梗宣利肺气、理气宽胸,以助疏泄邪气;姜、枣调和营卫,且能护中。君臣佐使,各司其职,共奏解表清里之功。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葛解肌汤最典型的特点是具有广谱抗病原微生物的良好作用,特别是抗流感病毒,不仅可以退热、抗炎、抗过敏、镇痛、镇静、止咳化痰,还具有改善微循环及扩张心脑血管的功能,并有抗氧化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本方特色】本方另一最大的特色是寒温并用、表里同治。以往医书的阐述多着重于单味药的性味功效,很少涉及从配伍、协同的观点去理解其内涵。明代陶华创立本方,其高明之处在于以药对的形式浓缩五个复方之精华,暗含而不露,引而不发。其药对是:羌活对石膏,辛温配辛寒,师大青龙汤法,取其发散恋表之风寒,清透内郁之实热;葛根对白芷,轻清扬散,颇有升麻葛根汤意,善解阳明之里热;柴胡对黄芩,寓小柴胡汤意,解少阳之表里,引邪热外出;桔梗对甘草,乃《伤寒论》中的甘草桔梗汤也,轻清上浮,除胸膈之痰滞;白芍对甘草,乃芍药甘草汤,取其酸甘化阴,和营泄热。由此可见,立方继承仲景法,又有创新以往之不逮。此方之精妙,值得推广。

【临床应用】本方是外感热病的常用方剂。凡伤寒、温疫均可用之。现代多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鼻窦炎、牙龈炎及小儿外感发热等疾病。

本文内容选自:《婴童医案》《实用方剂现代临床解惑》。关注中医出版,每天都有9折书,满99元包邮。

……以下是广告时间……

内容推荐

《婴童病案》系王烈教授的临证实践所总结的经验。具有实用价值,在长期的医疗、教学和研究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医教研诸部门同道欢迎和厚爱。王烈教授于诊暇之余,历一年寒暑,又将近15年来,临床积累的众多病例,从中遴选51个病证。与原来176种合而为227种。其中在新加的病案,大多为临床习见的病证,具有切合临床的实际性。全书分续篇、上篇、中篇、下篇和附篇。

END

大家都在看↓

小儿发高烧,父母心急如焚;看名老中医如何出招

那些自学中医的前辈们,传递给我们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