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国际法庭又来?遭缅甸怒怼:缅甸不承认单方面的“正义”裁决

据胞波网报道,经过联合国特使和缅甸政府协商后,缅甸政府同意在缅甸首都内比都设立一所联合国协助机构,来协调和处理“罗兴亚”难民返回事件。

但近日,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军事刑事法庭 ( ICRC)发声,将出面调查缅甸军方在若开邦的暴力驱赶难民的行为,并将最迟于7月27日发布有关报告。

对此缅甸总统办公室发言人说,缅甸并不是该组织的成员,因此不需要回应,这对缅甸也毫无效力。

补充阅读:海牙国际刑事法庭遭遇“退群潮” 多国对法庭不满

海牙国际刑事法庭(ICC)是对犯有种族屠杀罪、危害人类罪(反人道罪)、战争罪、侵略罪的个人进行起诉和审判的法庭。

权限只限于审判个人,而且仅对规约生效后的前述四种国际罪行有管辖权,实际上暂时还不能对侵略罪行使管辖权。

法庭的职能是维护公平与正义,可是近年来海牙国际刑事法庭却让很多人对法庭的公平与正义产生了怀疑。

成立本意是希望这个机构维护世界的公平与正义,保护世界人民不受侵略、战争、种族徒杀等的伤害,维护世界和平。

但2016年,布隆迪、南非、冈比亚三个非洲国家相继宣布退出国际刑事法庭,“自国际刑事法庭创立以来,有不少西方国家,至少30个,他们对独立的主权国家及其民众犯下严重的战争罪,却没有一个西方战犯遭到指控。”他们指责该机构沦为西方大国不公正对待非洲的工具。

此外,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从上任以来,他的“禁毒战争”出现多次争议,西方社会因此指责菲律宾总统有涉嫌“违反人道罪”等嫌疑。海牙国际刑事法庭在2018年2月8日启动对菲律宾的调查。杜特尔特对此提出质疑:“为什么只有像我们这样的小国家才会受打压?”2018年3月14日,杜特尔特宣布菲律宾退出国际刑事法庭。

据悉,国际刑事法庭的话语权掌握在西方手中,特别是对所谓的战争罪行上,西方会以这一法庭为“工具”,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通缉令一经发布就不会撤销,终身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