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加速 国家宏观调控现状如何

人口老龄化已经是全球讨论的话题,数据统计,从1986到2016二十年期间内,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有加速的迹象,随着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中国生育率下滑的问题也不例外,目前总和生育率已经比日本还低。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有加速迹象。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其中去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

国外的实际经验证明:老龄化不会让一个国家陷入戏剧性的崩溃境地,却会陷入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缓慢衰退,衰退的时间如此之长,很容易让所有人把经济下滑当成一个既成事实坦然接受。

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结果是老年人特别多,但是年轻人特别少。为了维持同等的消费,相当于投入同样多的劳动力,要产出更多的产出。

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太低了。劳动生产率低也有好处,就是提供的就业岗位多。未来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智能制造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释放大量劳动力,完全可以弥补所谓的劳动力不足。

以中石油和中石化为例,如果其劳动生产率达到500强同行水平(国外同行一个人的产出顶中国10个人的产出),其释放的劳动力就很可观。当然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工资收入水平也必然提高。但生产率并不等于优质率,就像机器一样还会有返修率,其实当今的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放慢脚步反思一下对于现下情况未必不是一个坏事。

其实养老金下调是对于整个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方式,自2005年到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年都以10%左右的幅度递增。但去年养老金涨幅调整为6.5%,打破了“11年连涨10%”的趋势。今年更是下调至5.5%。有网友问,养老金连续涨幅下调,是财政无力负担了吗?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均呈放缓趋势。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基金近年来虽然总收入额大于总支出额,但已出现收入增幅低于支付增幅的现象。综合来看,5.5%左右的调整幅度,能够确保养老金购买力不降低,仍处在合理区间。

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虽已实现“13连涨”,但是否上调和上调幅度大小尚未形成明确机制。因此,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建立一套与物价上涨、经济发展等因素“同频共振”的科学指标体系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