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薪90元,網紅店“鮑師傅”僱人排隊被坐實,但真相卻複雜無比!

5月22日,長江日報刊登題為《工頭帶隊 暗號接頭 買後退錢 “日薪”90元 兩家網紅店排隊者中好多“託”》的調查文章,點名指出漢口江漢路一家掛著“鮑師傅”招牌的糕點店存在僱人排隊現象。

300多個體戶,集體加盟了另一個鮑師傅!

據瞭解,僱人排隊的叫易尚“鮑師傅”,而另外一家叫才勝“鮑師傅”,有網友指出,北京易尚是山寨店,正牌店是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鮑師傅”。

才勝“鮑師傅”的創始人叫鮑才勝。來自有中國麵包之鄉稱的江西資溪縣。上世紀80年代就在江蘇、河南、安徽等地開過麵包坊。2004年和妻子彭豔麗到北京發展,在朝陽區傳媒大學附近開了一家麵包房,取名本人姓氏“鮑”字,創立了“鮑師傅”商標品牌,並首創了“肉鬆小貝”這一品類。

從工商局的公開信息中看到,鮑才勝的“鮑師傅”註冊日期為2014年,商標類別為糕點類。而鮑海兵在2015年註冊了飲料類商標“鮑師傅”,只是多增加了一個人像標誌。

去年鮑師傅在全國大火之後,北京易尚餐飲有限公司從鮑海兵手中買到帶有頭像的“鮑師傅”商標權,開始大範圍招商加盟。雖然鮑才勝加緊追趕把直營店開到全國30家,也依然難敵易尚“鮑師傅”一年300多家加盟店的開店速度。這些假冒的加盟店正準備以劣幣驅逐良幣的姿態把真正的鮑師傅趕出市場。

鮑才勝鐵了心要維權到底,但是維權是時間成本很高,在維權的過程中,已經讓自己的“鮑師傅”錯失發展的機遇,被假冒的對手給超越,

鮑師傅的這種死磕到底的精神,很容易讓人想到《秋菊打官司》裡的秋菊: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用來維權打假,就是為了“討個說法”。

中國山寨速度驚人,商標上一定要做好準備

這次真假“鮑師傅”事件,無疑再一次給企業提了個醒,商標之爭有的時候就是生死之爭,中國人的山寨能力太強大了。

鮑師傅的遭遇不是個案。喜茶、小龍坎、鋼管五廠小郡肝、望京小腰……幾乎一個品牌火起來,就勢必帶來冒牌與山寨,防不勝防。

就拿喜茶來說,喜茶原來不叫喜茶,而是叫皇茶,當時做出了一定名氣,立即各種皇茶的山寨店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喜茶創始人想通過註冊商標來維權,結果“皇茶”商標註冊一直無法通過,遂果斷將皇茶改名了喜茶,並註冊了喜茶商標。慶幸的是當時喜茶規模還不是很大,改名的影響可控。

還記得今年的樣式315晚會嗎?

央視點名曝光了眾多以假亂真的山寨品牌。

山寨六個核桃

市面上各種核桃,七個核桃,八個核桃,九個核桃,實在是太多了。

山寨旺仔牛奶

中國的犯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就連老乾媽每年都要花很多資金和時間在全國各地打假維權。

聰明的企業一般在商標上,必定會提前做好準備,以防山寨的出現。

阿里巴巴

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齊齊。

所以,阿里巴巴註冊了

阿里媽媽、阿里爺爺、阿里奶奶、阿里叔叔、

阿里外公、阿里外婆、阿里伯伯、阿里弟弟、

阿里哥哥、阿里寶寶、阿里姐姐、阿里妹妹。。

成功湊齊了四世同堂,真·家族企業。

老乾媽

阿里承包了直系親屬,老乾媽則承包了認親行列。

老幹爹、老幹爸、乾兒子、乾女兒

我都快不認識幹這個字了。。

還有你們註冊老姨媽的時候,

內心是否平靜?

小米

雷軍除了小米之外,還擁有黑米、藍米、

紫米、橙米、綠米、黃米、桔米、玉米、

蝦米、爆米花。。。

五穀雜糧,應有盡有。

我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山寨已經蔚然成風。

我們選擇一個品牌,就是對品牌的信任,

結果買到的卻是以假亂真的山寨貨。

久而久之,大家就對整個市場失去了信任。

打擊山寨、保護品牌,有什麼高招?在評論裡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