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句承诺,一农妇照顾患病哥俩10多年不离弃,人人竖大拇指


提起吉林省镇赉县坦途镇的杨淑芬,没人不竖大拇指。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纤瘦单薄的肩膀扛起家里繁重的担子,一个人同时照顾着两个生病的男人,没喊过一句苦,十多年里不离不弃,不得不令人敬佩。


这是摄影师一年前拍的照片,时年61岁的杨淑芬微笑里包含着坚强,生活虽然很艰难但她没有被击垮。她戴的一对铜耳坠,是她当年在家时老母亲给买的,虽然没有金的银的值钱,但她从舍不得丢弃,一直保留着作纪念。
杨淑芬家里患病的哥俩,一个是她的丈夫,另一个是丈夫的三哥。杨淑芬的丈夫赵国义兄妹十一人,他排行老五,父亲很早的时候就过世了,是他们母亲在艰难的岁月里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他们八男三女拉扯长大。兄弟九人成家后,在母亲身边就剩下他和从小就患有软骨症的三哥。赵国义虽然不怕苦不怕累的辛苦劳作,但老母亲和不能劳动的哥哥却成了他婚姻上的“累赘”,试想有谁家的父母会眼睁睁看着自家的闺女来跳着“火炕”。

赵国义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婆杨淑芬,出于自身家里情况的考虑赵国义对杨淑芬也没抱多大的幻想,不成想两个人却真的走到了一起。杨淑芬过门的第二年老母亲过世,给他们两口子丢下一个患病的三哥,对此杨淑芬没有任何怨言,她下决心一定要照顾好三哥的生活。她把家里收拾妥当后,就同丈夫一同下地干活。
然而好景不长,2003年厄运降临了这个特殊的家庭,杨淑芬的丈夫赵国义突患脑血栓,失去了劳动能力。从此杨淑芬带着丈夫在长春、白城各大医院来回奔波求医问药,可是天不遂人愿,始终也没能治好丈夫的病。俗话说“炕上有病人,地上有愁人”,杨淑芬为此常常哭干了眼泪。有次,做饭还把锅给烧漏了。毕竟丈夫是这个家里唯一的顶梁柱,现在却也是一病不起,再加上患病的三哥,以后的日子杨淑芬当时真的都不敢想象。
家里的两个男人都不能再干活,可是生活还要继续,杨淑芬不得不用纤瘦的肩膀挑起这个破败的家。丈夫患病后生活不能自理,还经常流口水,不但如此,丈夫的吞咽功能很差,每次喂水喂药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杨淑芬从没有发过牢骚,在一旁一勺一勺的慢慢喂食丈夫。丈夫患病后杨淑芬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晚她都要给丈夫翻很多次身,确保丈夫能舒适的睡觉。十多年来,繁重的家务活使杨淑芬的手变得很粗糙,她就是靠这双手支撑着这个家。

杨淑芬在家里的院子里养了几只鸡,她却舍不得吃一个鸡蛋,她们把鸡蛋都留给了丈夫和三哥补身子。
玉米秸秆是杨淑芬家里做饭时唯一的燃料。
在杨淑芬家里显要的位置张贴着贫困户联系卡等帮扶信息,却成了她心里的一道屏障。
在杨淑芬家的仓房里放着一辆自行车,她说:“丈夫的自行车已经很多年没人骑了。”
患软骨病(佝偻症)的三哥很勤快,为了能给杨淑芬减轻点负担,他总是闲不住自己给自己找活干。 杨淑芬丈夫的病情在逐渐加重,已经失去了语言功能。杨淑芬说:“丈夫不管能撑多久我都要坚持,他要是走了,三哥我还会接着照顾。丈夫曾经给我的那句承诺,我一辈子都感激他,也会一辈子照顾他!”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乡拍乡土】用镜头记录老百姓的生活,用文字讲述老百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