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脸部抽搐因“生活压力大”?

邵小姐是一位长相清秀,声音甜美的女子。刚刚步入中年的她,开始需要面对工作、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一年多前,右侧眼睑不听使唤地痉挛跳动,把邵小姐吓了一跳。她起初以为是生活压力太大,放松放松就会好的——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意料……

  短短一年 整张右脸都开始“跳”

在很多苦情戏里,情到浓时,演员脸部肌肉的抽搐和抖动,将激动、愤怒、悲伤演绎得入木三分。

然而,从没学过表演的邵小姐,从2017年2月起,也开始时常“进入角色”。据她自己回忆,当时右侧脸部的眼睑肌肉时常有抽动感,自己无法控制。由于发作频率不固定,当时她并不觉得有什么大碍。

“我后来查了一些资料,生活压力大会导致情绪紧张,眼睑跳是常见的表现。”邵小姐告诉笔者,她也尝试进行一些放松运动,甚至还口服了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但眼睑不定期痉挛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不久之后,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邵小姐的右侧嘴角和右侧脸颊也开始不自觉抽动,发作起来五官看上去很不协调,这让爱美的邵小姐慌了神。而这种令人难堪的现象,在其情绪激动的时候会明显加剧。

  面神经与血管“太亲密”是元凶

沈建康教授正分析患者病情

为慎重起见,邵小姐经过近一周的入院观察和进一步检查后,手术指征得到了明确。

  显微镜下分开“肇事者” 问题解决了

据了解,人脸上的神经、血管错综复杂,它们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工作方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其他原因,有些人的血管发生了硬化,或者生长异常,就会变形、越轨,去到不该去的地方,很容易侵略到面神经的“领地”,这样的血管称作“责任血管”。

责任血管触碰到面神经甚至横跨在面神经上时,血管不停搏动,面神经也跟着不断受到刺激。这种血管与面神经的“激情碰撞”,就让面部肌肉“群魔乱舞”起来,这就形成了面肌痉挛。

术中,脑电中心崔丽华主任对患者进行电生理监测

通过先进的显微镜设备,沈建康教授成功完成手术

经过一段时间术后恢复,如今邵小姐又恢复了对右脸的控制。“那段时间真的是害怕又自卑,情绪不好又会加重病情,恶性循环。现在糟心的日子终于过去了。”回归了正常生活的邵小姐感慨道。

  正确认识“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会弄得脸上这里跳那里抽,甚是恼人。有数据显示,94%的面肌痉挛是从眼皮跳动开始的。由于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所以一般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段时间后,如果发展成眼睛睁不开、嘴角抽动、严重的连脖子也不由自主地抽动,直到整个半边的脸都出现问题,这就不是单纯的眼皮跳了。由此可见,面肌痉挛是一种面部跳动范围逐渐扩大、不适感逐渐加重的疾病。

日常生活中,轻微的、偶尔的眼皮跳动非常多见,导致眼皮跳动的原因也很多。

有的仅仅是由于疲劳、睡眠不足或者精神压力过大、食物或药物刺激导致的,这样的眼皮跳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会儿左边眼皮跳、一会儿右边眼皮跳,跳动部位不确定;

跳动频率非常不规律,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

眼皮跳动症状无加重趋势,比较轻微;

跳动范围比较确定,一直局限于眼皮的跳动,不会蔓延到面颊、口角。

这样的眼皮跳,若减少压力、避免刺激、规律作息,大多几天会自行好转。

有的眼皮跳是由于眼睛的炎症或者其他病变导致的,不适感也是一直局限在眼睑周围,没有扩大到面部其他部位的趋势,比如近视、远视、结膜炎、角膜炎等导致的眼皮跳。

  而如果是长期的眼皮跳,并且渐渐扩大到嘴角甚至脖子等部位,面部跳动的程度也渐渐加重,有可能是某些面部神经疾病的先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面肌痉挛。

  专家简介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顾问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杂志》编委

《现代神经病学杂志》编委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五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