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设计,两条路可走!

书籍装帧在版式设计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排书看似是设计当中一件简单的事,其实不然,要做好并且做精不是一朝一日就能达到的,要在业界获得相当的肯定不掉一层皮是绝对不能成为行业精英的,版式设计与室内设计和网页设计最重要的就是概念与思想,要超越形式的限制,必须实现个人对设计理念的完善与研究,做排版设计版式君认为只有两条路,你需要不断思考与实践,并且这两点是并行的,不管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大咖设计师都跑不掉这两点,所以希望在此道路上有所成绩各位还得加把油,好吧,先看后练我们继续欣赏优质设计师的版式设计!

代官山 BOOK DESIGN 展

来自南京设计师曲闵民、蒋茜的一本美书——《乐舞敦煌》这是一本敦煌壁画中舞蹈声乐部分的临摹本,设计师希望在书籍呈现、作品本身与敦煌之间找到一种原始的联系与平衡,还原敦煌的时代感与沧桑感。

本书历经一年多的编排、整理、制作,大部分都是手工完成,封面选用了特别定制的毛边纸,采用手工装裱拼贴效果。在内页,所有的画稿根据需要设计了不同的残卷效果,呈现出有年代感的凄美,与绚丽摹本的华美形成强烈对比,残破不堪却表现出了质朴的美感。同时,手工制作的不可复制,增强了书籍的体验感。

北京设计师龚新宇在《What's the book丨什么书》这个项目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这本书是什么?”、“可能是哪本书?”、“电子书和纸质书?”等任何你会考虑的问题。最终他选择了家书、情书、血书、遗书四个词进行创作。这本书不仅可以从文本看到作者的情感,排版、装订等也有独到之处。(文/腿书店)

为了在台湾以繁体出版,设计师王志弘重新设计了莫言的小说:《蛙》、《红耳朵》、《生死疲劳》、《食草家族》、《檀香刑》。与大陆的装帧不一样,这些台湾版本从简洁的图案入手,呈现了一种新的面貌,从而在大陆的设计师中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书籍装帧

关于王志弘:王志弘,台湾新生代设计师,1975年生于台北。2000年开始以个人工作室承接设计案至今,以平面设计为主,领域涵盖各类书籍、电影,及表演艺术活动等宣传制作物。2008年起与出版社合作,以INSIGHT 为名,发行一系列书籍,包括原研哉系列中文书籍。

1995年复兴商工广告设计科毕业,2000年成立个人工作室,并先后於2008年、2012年与出版社合作,自创INSIGHT、SOURCE书系,以设计、艺术为主题,引介如佐藤可士和、荒木经惟、原研哉、草间弥生、横尾忠则等人之著作。设计作品曾六度获台北国际书展金蝶奖之金奖、香港HKDA Design Awards葛西薰评审奖与银奖,并入选东京TDC 。

封面是杂志的眼睛,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杂志的设计师也为此绞尽脑汁,以博得读者的一见钟情。

封面设计

《传播的法则》是日本“交互广告”第一人、知名设计师、创意广告缔造者伊藤直树国内首本图书。广告表现已从“告知”、“灌输”阶段进入了“交互”阶段,但如何进行商品、企业、消费者直接的沟通?如何实现广告接受者的共鸣?如何运用媒体进行最大程度的“交互”?伊藤直树在此书中结合经典设计案例,为您一一解答。

本书籍设计刚刚获得第八届全国书籍设计展览银奖,由曲闵民、蒋茜设计。设计师在介绍创意时说到:“互动媒体需要的不仅是人作为本体的参与,更需要与身体中每个细胞分子的感知能力的互动。它是人全身心投入的表现。我们从‘五感’的概念出发,利用封面人体五官与贯穿全文的抽象细胞元素,试图具象完整的表现互动媒体设计这一概念。黑色到灰色的渐进,不仅将书中两个不同版块的内容恰到好处的进行分类,同时在视觉上丰富了文本层次,增加翻阅中的愉快感。”

来自香港 Will 工作室的书籍装帧作品。 Will 工作室由 Joe Kuan 创立,设计业务包括品牌、印刷、包装、环境指示等,他们的作品风格简洁明快、充满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