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懂炒股的人反而虧錢?

如是我聞春暖花開

這是因為你所懂的那些都是錯誤的,都是無用的。指標、量,籌碼並不能預示什麼。不客氣的說你走入了炒股的歧途。

炒股的核心並不是技術高低或使用什麼神秘技術。炒股的關鍵是資產配置與交易策略。

只有懂得資產配置和了解交易策略的重要性的人,才是真正的懂得炒股。

所以你這樣的股民實質上根本就不會炒股。因為懂炒股的人反而虧錢是你自己的錯誤感覺。我認識很多股民,他們用了20多年的炒股技術在股市到現在也沒有賺到什麼錢。我想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如果放棄他們所謂的技術,就是隻持有幾隻股票不動,這20多年都比用什麼技術賺的要多。你可能以為這些老股民技術沒有學精,那你可就想錯了。他們20多年了還學不明白指標、還不懂量?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套什麼技術根本就不好使。很多股只看到了專業的證券書籍上也講了炒股的那些技術分析,但是卻沒有看到真正的專業書籍中更是大談了基本面分析還有投資組合等理論。而後面這些更重要的東西卻被絕大多數股民拋棄了,然後還以為自己學到了技術!

其實世界上沒有能準確預測股價的技術,我們學到的看到的包括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都是一種判斷股價的參考而已,根本就沒有那麼神奇的預測未來行情之術!

世上真正的投機高手或投資高手都是有一套完整的交易策略的。只是他們沒有重點談及而已,所以很多人就以為他們成功是依靠技術。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技術只在他們的成功中的一小部分。在他們的投機投資生涯中更重要的是資產配置,比如持倉比例,如何防控風險,如何加倉,何時止損,什麼情況下需要忍受孤獨,什麼情況下需要反眾人而行。。。這些都與技術的關係不大。例如,我們看到了世界公認的大投機家利弗摩爾的技術好牛,卻忽視了他提出的風險控制、交易耐心、牛市持股為主等交易策略和交易心理方面的更重要的東西。其實當時那個年代,利弗摩爾的技術拿到現在來看就很粗糙了。因為現在有電腦系統,以遠不是他那個手繪技術圖利用紙帶看行情的時代了。現在市場的五花八門的技術遠非他那個時代可比。

幾百年來股市的技術不斷變化,但是人性永遠不變。所以要想炒好股,我的建議是要研究好人性,要了解好投資者的心理行為。


孟可的思想空間

炒股靠的不是技術,而是投資理念

什麼叫“懂炒股”呢?如果僅僅是會看K線,會說一些專業術語的話,我認為這不叫“懂炒股”,而只能叫懂炒股的技術名詞。

但是,在股市,尤其是中國股市,炒股不是依靠技術,而是靠一種投資理念。

說到這個,我想先說說買彩票。

在彩票站,我經常看到那些面對“分析圖”苦苦思索的人,並且,一大部分還會有條有理的大講買彩票的規律。其實,對於搖獎為主的彩票來說,有什麼規律可言呢?往往,中大獎的是那些隨心、隨性的人,而不是會講彩票分析線的人。說白了,就是蒙的。“瞎貓碰死耗子”,就是彩票的規律。那些技術,基本沒有用處。

而股市,你需要會看財報,熟知政策發展,能夠辨別公司的虛實真偽,瞭解國內國際形勢,如果不看這些,你懂股票的技術又有什麼用?想要股市不虧錢,靠的是對經濟發展的深刻理解,對企業的深刻解讀。而不是紙上談兵。最簡單的,從長期看,買那些實際業績好的優質股票,很少會賠錢。賠錢的,大多是想賭一把,可是目前的經濟,你很少能賭贏。另外,跟風者、缺乏分辨能力,也往往會賠錢。如果連上市公司下的“套”都看不懂,你不當韭菜誰當?

當然,你可以說,股市就是冒險,好,那你就不要怕賠錢。

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資本是狡猾的,市場是殘酷的,什麼樣的投資理念,就決定了你有什麼樣的結局。

炒股靠的不是技術,而是靠投資理念。也許,對於某些人來說,遠離股市才是最好的選擇。


靜觀財經

穩定虧損,穩定盈利,之間有三條河。必須通過自我救贖才能邁過去,別人無能為力。


剛開始接觸交易的人,大多覺得自己只差一個“方法”。然後開始各種學習:各種指標,各種技術,還有人參加各種培訓。學了就要用,接著發現各種方法之間互相打架,有的指示做多,有的指示做空,被搞的暈頭轉向。到底哪個好?應該用哪個?

然後開始反思,才知道每種方法背後都有一種理念作為支撐,不掌握理念無異於買櫝還珠。

穩定虧損,穩定盈利,之間有三條河。必須通過自我救贖才能邁過去,別人無能為力。

剛開始接觸交易的人,大多覺得自己只差一個“方法”。然後開始各種學習:各種指標,各種技術,還有人參加各種培訓。學了就要用,接著發現各種方法之間互相打架,有的指示做多,有的指示做空,被搞的暈頭轉向。到底哪個好?應該用哪個?

然後開始反思,才知道每種方法背後都有一種理念作為支撐,不掌握理念無異於買櫝還珠。

1、第一條河橫在“認知”和“理念”之間,叫做“悟性之河”。

能接受怎樣的理念,完全取決於一個人的悟性。這好像完全是天生的,又好像完全取決於一個人從出生到此時此刻的所有人生經歷。

什麼叫做悟性?這個真不容易說清楚。就比如有人信世界上有鬼,有人則不信。人,從悟性分類,大致可以分為真正的智者、偽智者(大部分是小聰明者)和一般的大眾。真正的智者少之又少,所以一般的大眾平時大都遇到的是偽智者,這些人的話用大眾的耳朵聽起來總是那麼地有道理,這就是歷史為什麼在大多數時候和場合基本上是延續著“以訛傳訛”路徑來傳遞所謂的真理。

悟性夠高的人,完全可以從前人的幾種理念裡,選出一種符合行情客觀走勢的理念。問題就來了,什麼是客觀?名人權威人士說的話都是客觀嗎?大多數人都相信的東西叫做客觀嗎?其實,人只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

怎樣選擇理念?哪種理念是客觀的?比如,我覺得波浪、江恩在胡說八道,有人卻當成寶貝。有人覺得均線包羅萬象已經足夠,有人卻不相信均線而用趨勢線。有人早就拋棄了各種指標MACD,KDJ等等,有人卻還在用。這完全是認知問題,悟性問題。有了理念,通過統計,實踐,琢磨,就可以設計出合理的規則,即交易系統。

走在第一條河上面的索道上,你能清晰的看到下面白骨累累……大約有50%的交易者葬身於此。過了這第一條河,算是比較有悟性的人。

2、第二條河橫在“規則”和“執行”之間,叫做“心魔之河”。

有了規則,不代表能夠執行。就比如人人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是照常吸菸。交易並非像社會上說得那麼難,說起來很簡單,兩頁紙就可以說得明明白白。難的是執行,即明白了之後如何在實戰中按明白的東西去做。大部分人不明白,那就不要再聊下去了,沒意思。有一些人是明白的,但就是做不到。

什麼是規則?我先簡單說一下,規則就是你操盤交易各種有價證券的行為準則。我只信這個,不信別的。管它天王老子說了什麼,我都不信,我只相信我的規則,即交易系統。簡單概括一下,就兩句話:“怎樣就怎樣,不怎樣就不怎樣。” 再或者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如果……就……”。

舉個例子,此時你小學三年級,放學回家的路上,想著回家玩遊戲機,但是媽媽在家的話不同意你玩。怎麼辦?你心裡就想了:“1、如果媽媽在家,我就不玩遊戲機;2、如果媽媽不在家,我就玩遊戲機。”哈哈,簡單嗎?就這麼簡單的問題,大多數人都做不到。換算一下:“1、如果價格不跌到10元,我就不動;2、如果價格跌到10元,我就清倉。”是不是就這麼簡單?一切都在遵循這兩句話。難點有兩個:一是價格是動態變化的,上上下下,你如何確定價格怎樣的這個“怎樣”。二是你能長期做到嗎?

為什麼有了規則,還不一定能執行呢?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也是一個心理問題!

先思考一個問題:怎樣控制一個人的行為,讓一個人遵守紀律?

我認為,只有兩種辦法。

第一種,武力控制。不遵守就給與武力懲罰。這種效果非常好。對應第一類紀律。第一類紀律:外力的強迫,被逼無奈才遵守。比如機構的操盤手不遵守紀律會被解僱,拿不到工資。比如被人刀架脖子,必須遵守紀律,聽話照做。

第二種,心理控制。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讓人相信這個東西,發至內心的相信。讓他發至內心的認為不相信的話,就不能行動,甚至不相信就欲罷不能。對應第二類紀律。第二類紀律:自己發至內心的遵守,不然不敢交易。

顯而易見,第一種辦法不可取,因為我們交易者沒有強大的武力來控制自己。不遵守紀律的話,就殺死自己,這也違背了做交易的初衷。所以,只能用第二種辦法來控制自己。 本書也是用邏輯論證的方式在講述交易的真諦。

可是大多數通過了第一條河的交易者,卻用了第三種:自己和自己約定,一定遵守紀律。對應第三類紀律。第三類紀律:自己強迫自己遵守,自己和自己約定必須遵守。

人是不可信的,連自己都不可信!!!你相信這句話嗎?

人,無所謂忠誠,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太低;人也無所謂正派,正派是因為受到的誘惑不夠。

行情時時刻刻都在誘惑著你。如果此時此刻放棄規則的話,立刻馬上就能多賺一些,或者少虧一些。或許你就開始了心理鬥爭,到底還要不要遵守規則?要不就違反一次吧,以後再遵守?此時,如果你還有一丁點心理鬥爭的話,說明你還沒有完成對自己的“心理控制”。

其實,人是一種“很賤”的生物。你要麼用武力控制,征服;要麼用心理控制,征服。別無它法。

其實,這第二條河,主要的工作就是“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達到對自己的精神和肉體心理控制的效果。”我是通過自己悟出來的一句話才做到對自己心理控制:“行情走勢的規律可知,但是過程和細節不可知,你只能依靠具有概率優勢的規則。”

方法只佔10%,理念佔45%,心理控制佔45%。有了方法、理念,解決不了心理控制,你才掌握了55%,還是不及格。

走在第二條河的索道上,你也能看到下面白骨累累,上面那50%的倖存者中會有90%的人葬身於此。

這樣你就算過了兩條關鍵的河。你發現眼前一切都那麼“平靜,安詳。”交易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會炒菜的人,就應該會做交易,這本身就是一個火候問題,沒那麼複雜。

3、第三條河橫在“當下”和“未來”之間,叫做“知行之河”。

這時,你更加堅定的認為只有無思考交易策略,才能賺到錢又不傷害到自己。用的時候,高手低手的區別,僅僅是“對於高低點的把握”,這個把握是沒有絕對的標準,統計完定了就是標準,定法就是法,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現實中,高手和低手的差別很大,也就是差別在“無思考的程度”!


文化e家

懂不意味著能把握,技術指標只是一個歷史走勢不能代表未來走勢,但是對未來走勢有一定意義的參考,比如一個小學成績很優秀的學生並不一定到中學成績還是很優秀,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準確的預測未來會如何,只能提前做好相應的策略才能穩操勝券,所以在買進任何一隻股票的時候一定要做風險防範措施,我認為一個真正的炒股高手是從虧錢到少虧錢到不虧錢的一個過程,歷練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往往要付出很多辛酸和淚水!我見過很多研究技術分析的朋友,往往忽略了研究一些最基本的東西交易的本質,買賣關係和企業基本面,炒股炒作的是未來的預期,需要把各方面因素都考慮進去,首先要做的功課就是對市場環境瞭解,行業發展分析,個股基本面分析和資管方案,再借助技術指標,歷史走勢來進行買賣.一定要客觀看待,千萬不能憑主觀意識來進行猜想,很多懂技術分析的股民吃虧就是在被套就指望反彈後出局,豈不知市場往往是跌多漲少,當達到止損位時猶豫不決,結果連續下跌後就不知所措,深套其中!執行力和紀律性是決定交易勝敗的一項重要因素,在股市投資中沒有人能次次買到賺錢的股票,成功止損更是一項修煉的必備課程!價格的波動是人為因素造成,理性看待市場,科學管理交易!


未來海岸105383561

那我就要反問一句了:虧了那麼多,你還覺得你懂炒股嗎?

還記得剛剛接觸股票的時候,碰到一位“資深”老股民,開始給我講了好多關於MACD、KDJ、均線等等指標,滔滔不懼,當時覺得他就是大神,懂好多。好多年沒有聯繫,又一次在路上碰到才知道,他的錢基本都虧光了,差點老婆跟他離了婚。

其實,哪些自稱懂股票,懂指標,懂技術的,捫心自問真的很懂嗎?大多數人都是鸚鵡學舌,看到一點技術,學到一點皮毛就覺得懂了,其實是一知半解。技術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心理因素。中國股民就喜歡追漲殺跌,但往往是一追就跌,一割就漲。你會發現,越是懂技術的人越是這樣的多,為什麼呢?

因為莊家也是懂技術的,而且懂的比任何散戶都多,還有資金實力。在你看來看漲的技術指標,其實都是陷阱,就是在等著散戶進來之後割韭菜!這個時候,心理因素就起到很大的作用了,如果你識別出了莊家的意圖,你就會成為贏家。

無論是哪種投資,只有懂得資產配置和了解交易策略的重要性的人,才是真正的懂得炒股。


懂股帝

懂股票?

各種技術分析理論,道氏理論、形態理論、波浪理論,技術指標、成交量,所謂的全能股民往往是掙不到錢的,因為所有的這些技術都是研究市場的表象,而且是市場表象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就好比盲人摸象,你摸到的可能就是整個大象的一個小尾巴,然後想當然的就認為大象長得和蛇是差不多的,這不是懂股票,這是井底之蛙。

股票的本質

我認為“盲人摸象”不是一個貶義詞,其實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都算是盲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世界如此之大,而人類如此渺小,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僅僅是眼前的這一小區域,包括股市,雖然我們都是“盲人”但不同的人摸象的方法不同,導致的認知也會不同,四周多摸摸雖然不知道大小的模樣不知道大象的膚色但卻可以知道大象的輪廓,通過對大象輪廓的判斷就可以知道大象的習性,比如大象沒有尖牙厲爪,我們就知道它可能是雜食動物,體型巨大奔跑速度往往不會很快等等,而有的“盲人”只停留在一個地方摸自然就不能大致把握大象的整體特徵;而股市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不從多個角度去研究它,僅僅看著價格漲漲跌跌,就好比只摸到了市場的尾巴,而市場的輪廓、結構、規模這些主要的特徵卻感知不到,那麼就會形成看似什麼都懂實則皮毛而已。

那麼股市的主要特質是什麼呢?我個人認為:1、既然股票代表著上市公司的股權,因此股票的價值必然和公司的經營狀態緊密相連,所以股票的內在價值是第一大特性。2、由於股票可以在股市中自由買賣多空撮合成交,意味著矛盾,空方賣出必然會產生多方買入,意味著雙方對後市存在分歧,而這個分歧產生的原因本質上無非就是個人認知的差異和情緒導致的,即同一個信息導致的不同判斷,包括認知上的判斷和情緒上的反應,總之就是個體差異,而個體差異在自然界會產生什麼結果呢?物競天擇,就是競爭,股市上是什麼競爭呢?是認知能力和情緒自我控制能力的競爭。

這樣市場大體輪廓就知道了:股票的內在價值變化和人的認知能力、情緒控制能力的競爭。

虧損根源

上述我們知道了市場的整體特徵,那麼也就知道了這類所謂“懂”的人虧損的原因,就是他們“懂”得太少了,抱著石頭當金子自然就會花金子的錢去買石頭,哪有不虧的道理呢!?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各位!歡迎發表評論,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山海秦運

發現下邊的很多回答都跑偏了,我給拉回來。

你的每一句話其實都是一個問題,所以我就來從行為分析的角度來,解讀一下。

你的問題是具有代表性的個性化問題。

問題一,為什麼懂指標,量,籌碼?

指標,量,籌碼,從你看到的這些指標來看,只是看到了指標,讓我猜一猜,是不是還記住了,什麼是背離,什麼籌碼集中,量的幾種形態是不是也搞清楚了?

對於學了這麼多,還依然虧損,自己感到很困惑。覺得自己懂了還虧,很冤枉。其實,這個本身這就是一個誤區。

指標的由來,指標是對於過去規律的總結。而指標本身是對於市場量價變化的處理後的體現。所以,指標反映的實質是市場多空力量的博弈。而不是定式。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是定式,不是定式,不是定式。

覺得自己掌握了定式就能賺錢的,就是真的傻瓜!!

看懂了,指標背後多空博弈的才是,真明白了。所以,你的懂不是真懂,而是記住了定式而已。也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罷了。山是什麼性質的山,山是怎麼形成了,水是什麼水,死水還是活水,流向哪裡,有沒有暗流,完全一無所知。

問題二,做股票虧得多些

第二句話是盈利模式的問題,明明知道自己的盈利模式有問題,勝率無法保證。不想著改進自己的方法和模式,而是不斷地試錯。這是沒用的,不從根本上認識清楚,盈利模式的邏輯,使用環境,是無法真正突破的。

這裡還是要打破一下大家的幻想,沒有簡單的盈利模式,一種長久的盈利模式都是有門檻的,跨不過這道坎,永遠在門外。

還要聲討一下媒體,裡邊很多的盈利方法只講成功的案例,只聚焦成功的幾個案例,不找原因和限制條件,只為吸引眼球。讓大家覺得炒股很簡單,真的是這樣?

問題三,做的都是一日遊的巨量票

這就要認賭服輸了。從我的市場行為分析邏輯來看,一日遊的巨量票。什麼原因放巨量呢?交易突然變得活躍,那麼放巨量的原因是什麼?

其一,之前沒有足夠的莊家入駐,所以,外邊的散戶跟風太多了,全是抱著一日遊的遊戲來玩的,至於能不能連漲,根本不在考慮的範圍之內。你跟強盜一起打劫,結果被強盜打劫了,你說是你自己蠢還是怪強盜狠?

其二,湧現出比較多的拋盤,沒有賣哪來的買。沒有那麼多人要拋售,哪來的一些人承接。尤其是利用利好消息或者突發消息的情況下。買方和賣方相視一笑,互相問候對方一句,傻X。

比如圖中中國建築的這個放量,當時我就把他定義為“解放量”,也就是為了解放別人而放的量。解套拋壓滿滿的。

放量選擇是沒問題的,但是,要明白放量背後的邏輯究竟是什麼。

問題四,大盤震盪還要做

明顯是新手股民的問題,或者很多散戶都有這個交易上的問題,空倉不過天。天天滿倉才是常態。只管低頭走路,顧不上抬頭看天。天上下刀子也想把能看到的一分錢撿起來。結果,錢沒撿到,人已經死了。

最基本的原則,先大盤後個股。不是個股不能做,而是大盤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是,空倉還是輕倉,什麼樣類型的個股才有機會,這是關鍵。

這是11月17日到12月7日的整個分享的操作過程,盤中都有記錄,可以對比下,大盤震盪階段的操作節奏是什麼樣的。我們中間同樣有空倉的時候。

問題五,是不是壓根不適合做股票

關於自信心的問題,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救自己,世界上沒人能救得了你。摧毀一個人最直接的就是摧毀他的自信。錢還有機會賺回來,自信能賺回來嗎?


這是從你的問題中針對性的一些分析。

我研究指標跟研究指標之後的本質,市場行為分析和博弈分析是我的研究內容,關注做更多的溝通。


張貴傑

炒股這個詞就代表了不是股市投資,炒股的人就是股市投機者。

股市參與者,可以簡單分為這麼幾類。

1、以投資為目的的長期價值投資者,這裡面成功的典型代表是巴菲特。選取成熟公司,有穩定業績的公司,在被低估的時候大手筆買入並且長期持有,在公司基本面改變或者被高估的時候賣出。這類投資人以“別人恐懼我瘋狂,別人貪婪我恐懼”為指導思想,是“左側交易者”。他們會在熊市後期提前大量買入被低估的股票,會在牛市的瘋狂中提前賣出被高估的股票。在國外立體化交易環境下,可以用股指期貨、個股期權進行風險管理,控制回撤。

2、以投資為目的的趨勢投資者,這裡面成功的典型是羅傑斯。判斷一個大趨勢的確立後,買入並且持有,在這個大趨勢結束後離場。和價值投資者不同,他們是“右側交易者”,他們會耐心的等待趨勢的確立再買入,會在確認趨勢結束的時候賣出。大部分成功的投資人都是這一類人。

3、以投機為目的的金融大鱷,這裡面成功的典型是索羅斯。找到金融泡沫,在泡沫破滅前潛伏進去,一擊中的,短期獲得巨大利益,當然也可能是巨大的損失。這類投機者就像鱷魚一樣耐心潛伏等待時機,時機成熟會藉助衍生品工具,發動突然襲擊。

4、以投機為目的的運作主力,就是常說的“莊家”,他們擁有資金優勢、信息優勢、輿論優勢、技術優勢。這類人是專業的股市操作者,他們的運作收益來源當然主要就是每天和他們做對手盤的散戶。

5、炒股的股民,為股市提供流動性,希望用技術戰勝“莊家”,股市活雷鋒。他們或者聽股評買賣,或者聽消息買賣,或者研究各種短線技術買賣,“貪婪和恐懼”主導著他們的操作。

你覺得自己是哪一類?


大別山名珍匯

真正懂股票的人,不虧錢,正是因為不懂股票才會虧錢。我專業做股票快20年了,現在已經穩定盈利,我談談自己體會吧。

第一、所謂懂股票的人一般懂得不深不透

股市7虧2平1賺,是常態。那些說得頭頭是道的人中間,其實大部分人並不真的懂股票。

有的人,學了一點技術分析,偶爾一次或幾次成功的交易後,便誇誇其談,各種指標如數家珍。其實,真的對指標背後的原理,特點,優勢和短板,理解清楚嗎?往往一深問,狐狸尾巴就露出來了。

正是因為大部分人不懂股票,所以才能在眾人中凸現出來,招搖過市。

第二、真正懂股票的人的特點

一是價值投資理念非常堅定。主要表現在選股上,買入股票前,一定會對股票進行估值,凡事價格大於價值的,絕不會買入。

二是順從中長期大趨勢。也就是說,一般買入上述價值股後,都會中長期持有,而不會頻道短線操作。

三是為人謙虛謹慎。因為他知道影響股價走勢的因素很多,不可預料的風險隨時都在。比如,特朗普對鋼鐵和鋁要加收關稅,就會對這兩個行業的股價產生很大波動!

所以,他們很便宜,從不誇海口,話也從不說滿,處處小心謹慎,選股謹慎,買賣謹慎,倉位謹慎,對待止損止盈更是嚴格要求。

四是能夠穩定盈利。這是真正懂股票人的標誌,不管牛熊,他都能非常穩健,就算遇到百年不遇的大熊市,他也能果斷止損,避開巨大跌幅。在一般世道,能夠戰勝大盤指數,獲得大盤平均以上收益。凡事說自己能夠保持20%以上收益沒問題的人,一般都是騙子。因為巴菲特這個最偉大的投資家,年複利才這麼多。當然,那些純粹內幕交易,靠利益輸送和作弊的人不算。


投資得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0, "thumb_url": "463c00076bf4b7fcda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