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才能记住书中重点?只需读书前要做好这5件事!建议收藏

艾默生曾说:我不记得我读过哪些书,就像我记不住我吃过哪些饭一样;但尽管如此,我读过的书还是塑造了我。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似乎能做到过目不忘,而其他人则一放下书本就啥也想不起来了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但是却不容易。

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他们读了什么,而是他们怎么读的这些书。被动型读者几乎一放下书本就两眼一抹黑,啥也想不起来了!而主动型的读者却能够记住他们度过的大部分内容。

这两种类型读者之间还存在另外一种不同:那就是阅读量对其影响的不同!被动型读者读再多也不会对自己产生什么深刻的影响,但是到了主动型读者这里,这个效果就不同啦!

对于主动型的读者而言,他们读的越多,他们就会变得越好!他们会发展出一套思维框架,牢牢的抓住从书中获得的想法,同时进一步加深记忆。他们学习区分好以及不好的观点及逻辑框架。他们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因为他们知道哪些决策满足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他们避免问题,他们阅读的越多,他们自身就变得越有价值;他们阅读的阅读,他们就越知道该寻找什么。

回想一下在学校时候读过的书,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书中的很多内容我们大部分还是很容易回想起来。哪怕细节可能已经些许模糊,我们还是可以毫无疑问地回忆起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关键的主题和内容。我们不是坐在那里被动地读这些书,而是主动地阅读。我们轮流大声朗读、积极地讨论、根据书本表演,甚至观看电影节选。不管读书那阵是何时,我们可能还都记得《动物庄园》这本书的内容。

做事之前花些时间预定策略是一种非常明智的做法。但很多人并没有有意识地充分利用他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

对我们来说,要把每本书的价值最大化,首要的是制定记录和反思计划,然后利用我们从阅读的信息中获得的结论。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帮助你找出相应的明智策略

首先,先来看一下关于“阅读”的常见误解。以下是我所知道的:

质量重于数量:如果你每周只读一本书,但能够完全沉浸其中,那你比那些囫囵吞枣的人要好。阅读速度是句废话:更快阅读的唯一办法就是“多读”。摘要没有重点:我了解到很多公司要为一个22岁没有任何生活经验的人写的书收取荒谬的摘要费用。但流畅阅读的重点是为了获得事实和细节。APP等工具没有用:一个笔记本,索引卡和一支笔就可以了。(如果你想要一个简单的、可搜索的在线工具来帮助你,推荐印象笔记)我们不需要读我们感觉无聊的东西。我们不需要读完整本书。

每当读到一本伟大的书,我就觉得自己在看一幅藏宝图,而我要寻找的宝藏实际上就是我自己。但是,每张地图都是不完整的,只有读完所有的书才能找到宝藏,所以寻求最好的自己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的追求。书籍本身似乎也折射了这一观点。这就是为什么每本书的情节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正在寻找的东西。

————马特·海格

一、阅读前的准备

1)明智地选择书

对于书籍的选择而言,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我们没有必要非得阅读畅销书、经典或者别人力推的书籍。现实生活不是学校,没有必读书单这种说法。我们要做的是把重点放在书的类型组合上;①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书;②能够激发你兴趣的书;③与你的现状合拍的书

我们读的书越是有意思、越和自己的生活相关,我们就越有可能在日后记住书中的内容。

对于古书、或者翻译的作品,选择哪种版本则非常地重要。比如说,海耶斯翻译的古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奥里利乌斯的《沉思录》,被认为是唯一既表达了原意又贴合了现代生活的译本。

2)了解背景

阅读的良好开始是对书籍做一些初步的调研。有些书,比如像《笨伯联盟》这本书,如果事先我们对作者的生平有些了解的话,我们将从书中获得不一样的感受。

对于古书,要先去了解这本书出现的时代背景。如果作者来自于不熟悉的国家,还要去了解它写作的文化背景。下面这些问题可以去思考:

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个?他的写作动机是什么?他们的背景是什么?他们还有其他什么作品吗?是在哪里写作的?作品诞生的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状态是什么样的?这本书有被译成其他文字和再版嘛?在本书写作期间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吗?(比如战争、经济低迷、领导人更迭或者新技术出现等)

3)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你读这本书是为了什么呢?消遣?还是为了了解某些你不了解的人或事?或者是为了更擅长工作?提升技能?开创事业?还是为了改变健康状况呢?

你必须要清楚自己到底想从书中获得什么

。你不应该漫无目的的搜集无用信息。

4)浏览索引、目录和前言

在开始阅读一本书(尤其是非小说类)之前,先浏览一下索引、目录页、前言和内部的封套,了解一下主题。

目录也可以展现一本书的语气态度。最优秀的作家通常会为他们写的每一作品读上几百本书,所以一本被反复推敲的书应当具有一个有意思的目录。

5)确保书籍和你的环境背景相匹配

虽然它并不总是实用的,但是将书与我们的背景环境匹配是非常有帮助的。当书籍成为经验的一部分,我们更容易对此产生共鸣

在选择书籍的时候,看看你自己的情况,决定哪些类型的书或者哪些作者可以帮助你克服当前的挑战。不管你当前的情况如何,总有人和你有过同样的经历。总有人把和你相似的感受和想法写下来。而如何找就由你决定啦!

比如:

旅行度假:去美国可以读读杰克·凯鲁亚克或约翰缪尔的书,去意大利可以读读马基雅维利,去法国的话可以读读蒙田的散文或者海明威或者佩雷克的书。如果没有特别要去的地方,那也可以读读梭罗或者博纳科夫的作品。应对悲伤:可以读保罗·卡拉尼蒂《当呼吸变成空气》,谢丽尔·斯特雷德的火炬,或者塔拉赫·布拉德的随便什么作品。
感到死亡危机:每个人都一样,建议读读塞内卡的《论生命之短暂》或西奥多·泽尔丁《生活中隐蔽的快乐》。应对逆境:失业了?可以读读马尔库斯·奥利列乌斯的《沉思录》,或者瑞安·霍利迪的《反障碍:如何从障碍中获益》对工作不满意:阅读赛斯·戈丁的《关键》、罗伯特·格林的《掌控》或米哈里·西克森米哈伊的《心流》

如果我是医生,我开的处方会是书,因为书和药物的作用一样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