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

银子

【作者】宋春来

自古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活着,对别人主动应给你的钱,你不能可以随手便接来收下。虽忠君事,食君禄,都要记得多为事,少拿回报,为厚德积福。

在钱财方面,尽其量勿向他人借之,若情非得已时,借而速还,并感恩于人。而不单单于还钱了事的那么简单,要多还一些,或有闲暇,以常情礼敬的宴请之。

危难之处见人心,谁不有所经历,故凡都以己度人,知人难为己难,则即真的会做人。

人出生忌富足,钱财富足者,不知钱财的重要。时之久矣,总要面临入不敷出的局面。因之用度不仔细,花销愈发不计,终落得千金散尽,挥霍无度成性。

人生之清贫者,后尔能贵,惜土如金,善精打细算,富则亦久长。其懂钱财来之不易,生活更加勤俭,惯于能省就省,无有没必要的浪费或支出。所谓不耗财,乃为财聚,而另能做益人利世之举,且不惜万金之掷。

按现时官方对货币价值在不同时期的估算,极令人惊诧,八、九十年代的金钱,放在今天(2018年)以万计,每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20万左右。而且,知有一人,在1990年期间,就现金及银元等,保守的讲至少价值470万,可见这无形的财富在当时何种意味。

但,还了解一位非常小的地方官的父亲,年近六十余,常年做木材的生意,坊间传其身家积攒二百多万。此一老者,据实知,衣着极其普通,常年骑一“大金鹿”牌子的自行车,既低调,又从不露富。

话说回,作为笔者获悉的,最先提到的那位1990年价值470万者,年正廿岁,其人竟是颇少视金钱为财富,后在几十年间近乎挥霍一空。

因而,由此得见,先富后贫,及先贫后富者的反差之大的颠覆,不只其中底蕴不同,却意义更非常。于是,得出答案,先富不为富,先贫绝难贫。

人生一世,倘将其过场认为一场战争,大、小战役不断。然而,很多的战役都好打,唯翻身仗难克。

不管如何样式的人生,不该取者,切莫取。原因,自己理所当然应得的,有时都未尝属于自己的。

——在笔者看,事实真如此。如果,一个人什么钱财都毫不在乎的敛入囊中,那其数真个难计。从现实的生活里,我们确实放弃许许多多份内须得的财物,况又稍有说得过去的获取呢?特别,有很多的利益,我们会视而不见。

别人通过努力和打拼,实实在在获有大功,丰收满满,财富喜人,我们就要贺喜之。真正的财富得来的不易,真正坐拥金钱者亦然,他们有资格视财如命,吝啬予人。因为,他们之初时,谁又想到他们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孤独无助的绝境之况!

创业过程之艰难,不仅于苦难,有时简直即非人的岁月的煎熬。对此,只实言而已,丝毫未有意对富有的成功者或人士以正名的想法。

君子取财之道,谓合法,谓合理,从而受之无愧,心感坦然。

自古至今以来,少有人不对银子动心的。甚者,为之绝情忘义,恩将仇报,重利轻友,反目成仇,如此者,天底下比比皆是。因此,成事是银子,坏事亦银子。但,大都在银子上折射来的即害人的东西。

在这尘世间,身为凡人,想必无人会厌烦或怨嫌那银子多的,而反感对之。

时下,若以银子的重量来衡量某人的价值,可以想到那人几乎是一文不值了。

世上,真智大慧者,正视银子的态度很简单,即够用就好,及能维计生活便足矣。

确实,在银子的面前,可检验一个人的隐秘的心性世界,尤那贪婪欲望的强烈与否。

从而,摆在人跟前一个重大的课题,如银子只为活着等简单的用度,那么人活着到底为甚而奋斗终生呢?

这样的大课题,既博大精深,而也最令世人一直愁苦思索不倦所寻找着的答案。

(2018-4-30,傍晚,书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