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子間的關係,隨著兒子長大容易逐漸走向對立?


《父性》一書中清晰而準確地提到,父子之間的關係是後天養成的,而非像母子關係那樣有著強力的先天紐帶。

一個父親只有在與孩子親密互動之後,才會漸漸與之建立起親子關係,而且,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其條件就是孩子像自己,能按照自己的期待行事,成為自己認同的那種人。

因此,對於父親來說,當兒子越像自己,越按自己的期待成長,他就會越愛兒子。

但對於一個逐漸長大的小小男生而言,父親既是高大、優秀的榜樣,又是自己必然要面對並無時無刻不想超越的競爭者。

小男孩三四歲左右就開始進入心理的“俄狄浦斯期”,“弒父”只是一種抽象的比喻,其本質就是小男生想超越並取代父親,成為家庭中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對父親既愛又想超越的心理會貫穿他的整個成長期,既是他努力的強大動力,也會是制約他的阻力。

所以,我們不難看出,當兒子長大到十幾歲進入青春期後,這種心理會越加明顯而激烈,而父親也會更明顯地感受到壓力與挑戰。


這時如果是一個慈愛且富有同理心的父親,他會逐漸放鬆對於兒子的控制,願意接納兒子有自己的想法,想按照自身意願發展未來,而不只是成為父親期望的那種人。

這對父親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那些沒能完成這一挑戰的父親,就有可能在與孩子的拉扯中漸行漸遠,甚至兩人走向對立。

因此,我們可以明白,父子之間的對立不是必然的,如果父親能夠更有接納度一些,那麼,他會等到兒子回頭擁抱自己的那一天。到了那時,他們就是兩個成熟的男子,在交換對於人生的理解和感悟,這將是一幅多麼美的圖景。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覆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知乎、頭條號)。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隨著兒子的長大, 題主作為一名父親,感受到與兒子的關係在逐漸走向對立,這並不罕見。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準確地說是,從青春期到中年,子女與父母的情感聯繫就處於一種“矛盾”的狀態——子女與父母既是親密的,又是存在衝突、問題重重的(題主所說的對立);既可能包含尊重、信任、愛,有頻繁的溝通,有經濟、情感上的相互支持,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憤怒和不滿。

有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青春期到孩子40歲左右這個時間段,最容易感受到這種矛盾的情感以及與子女關係之間的壓力。在子女進入中年以後,他們與父母的對立感才會漸漸消失。

為什麼父母會與子女產生這種對立感呢?

1. 個體獨立要求與家庭分離

從青春期到成年初顯期(通常在30歲以前),這是一個人與原生家庭分離,逐漸獨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既要掌握獨立適應和生存的能力,又要保持和家庭(父母)的鏈接。

在這個時期,當孩子遇到問題和阻礙時,父母是安排指導還是應該放手?作為父母很難把握。而過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就會使得父母與子女之間產生對立感。

2. 有選擇性的自我暴露

向他人暴露自己的私人信息,讓他人瞭解自己,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說真心話”,在心理學裡叫做自我暴露。自我暴露是增進兩人親密感的關鍵因素。

但是在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中,很多時候雙方都沒有進行充分的自我暴露,主要體現為隱瞞信息、有選擇性地透露信息或者傳遞錯誤的信息。比如,孩子為了不讓父母擔心而報喜不報憂,或者擔心父母的指責而隱瞞“敏感話題”,比如性取向、熬夜等等;而父母也可能會向孩子隱瞞家庭成員不和睦的情況。

這種不完全的自我暴露一方面會讓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疏遠,另外一方面也會增加雙方的溝通難度,使得雙方溝通不暢, 衝突和爭吵也就由此引發。

3. 子女和父母對彼此存在偏見

父母習慣於用過去的眼光看待孩子,當一個孩子成長、離開家庭、與父母分離後,有時父母無法適應孩子的轉變,從而產生“你過去不是這樣的”“你怎麼變成這樣了”的感受。這可能是題主看孩子“哪哪都不順眼”的原因。

孩子對父母也抱有偏見,他們可能對父母有一種本能的不信任,認為自己的一些新觀點無法被父母接受,即使解釋給他們聽也無法得到理解。

父母與子女對彼此的偏見,加上缺乏溝通,引發了彼此間的矛盾和衝突。

你與孩子的關係正處於怎樣的狀態呢?留言告訴我們吧~



知我心理學

我孩子前幾天剛三歲,他每天對我們說的最多話就是:

“爸爸,你看你看!你看你看!”

“媽媽,你看你看!你看你看!”

他喜歡擺弄一些東西,還經常讓我們去看,以此獲得我們的誇獎和鼓勵,讓我們感到驕傲。

千萬別以為:讓父母感到驕傲只是小孩子的心理而已,實際上,終其孩子的一生,他都會有這種心理,獲得父母認可的心理。

如果你從青少年走過來,也走過叛逆期,那麼你也許會知道,任何時候,你都希望讓自己的父母為你感到驕傲,這是一種原動力,也是一種美好的感覺。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人為他驕傲,這個孩子是不幸福的,孤單的。

之所以,孩子的這種希望長大後,變淡,不再有,甚至走向反面。

其實,多半是父母的責任。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當然會波及到孩子的身心。

比如父母使用的挖苦,打擊,不信任等手段,傷害力尤其最大,因為你剝奪了“孩子希望讓自己的父母感到驕傲”這個美好的權利。

任何時候,父母都是孩子最最親近的人,除此之外,難道還有別人?

沒有了。

可是,不少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因為學習等原因,故意用父母與孩子的這種親近去脅迫孩子,打擊孩子:

“唉,你不行了。”

“你看人家那個孩子,哦,天哪,成績又好,又聽話。”

…………

顯然,這種教育必然會引爆孩子的叛逆,而且很難再回頭。

做父母最大的失誤就是,寧可捨棄父子情,也要讓孩子成才。

這固然是一種犧牲,但卻十分沒有效率,多數時候也不會湊效。

孩子如果沒有基因缺陷,基本上都能聽懂人話,都能互相理解。

有些事,你覺得不對,破口婆心,掰來揉碎給他說,他肯定能理解。

理解不了,再說。

如果還是不能理解,那就是你的水平有問題,或者說,你的洗腦能力還不夠強悍,這是事實,要勇於承認並去學習。

男孩子好動,喜歡開關門,這容易把手指夾斷,相當危險。

每次見兒子玩門,我都很緊張,但我沒有上前一個耳光,而是拿一支筷子,放到門邊,再狠勁關門,咔嚓一聲,筷子斷了。

我說:如果你總是喜歡玩門,那麼你的手可能就會像這根筷子一樣。

有一個朋友,他的兒子特別喜歡吃方便麵,父母當然不希望兒子這樣,而他們的做法就很好。朋友在網上找來一些地下小廠做方便麵的噁心視頻給他兒子看,從此,他的兒子不再喜歡吃方便麵了。

而像遊戲成癮這種事,是父子之間感情傷害最大的。

孩子有癮,父親當然要管,管不了,必然走向對立。所以,我們應該吸取的教訓是:在孩子接觸遊戲前,就提前防範。而不是事後強力扭轉。

當然,很多父母壓根就沒有這個條件,孩子在城裡讀書,父母到外打工,不受監管的孩子不經意間就被遊戲迷住了。

這也是客觀條件。

這時,還是要用父愛和母愛去感化他,如果孩子不再在乎父母,父母的管教也就失去了本該具有的力量。

有觀點認為,父親和兒子之所以容易走向對立,這是人類數萬年進化使然,因為父親就像獅子群中的王,兒子遲早要去挑戰他。

其實,沒那麼嚴重。一個家,也就三口人而已,談不上爭奪權威什麼的。

有本事的父親只會在外面爭取自己的權威,而不是家裡。

有出息的兒子也只會在外面尋找自己的地位,而不是在家裡。

家裡,只應該是一個避風的港灣,一個溫馨的所在,一個其樂融融的世界。

有了愛,才能互相理解,理解後,一切才好坐下來慢慢解決。

其他回答裡提到的“多年父子成兄弟”,這是最佳的父子狀態,我們做父親的,都應該主動學習,更新觀念,朝這個方向努力,再努力。

把父子感情好,當成做父親的一個任務,一個目標,而且是大目標。

失去了父子情,互相走向對立,那麼,你的打拼還有意義?或者說,你還有多少動力?

男孩子的人生道路上會有很多陷阱,早戀,遊戲成癮,沒有上進心,打架鬥毆,抽菸,成績不好失去理想,對人生沒有期待,等等。

這些都應提前做好防範,提前看出苗頭,不要等到陷進去後再去打再去罵。

最好的辦法是,儘可能早地讓其認字,儘可能多地認識更多的字,讓其愛上閱讀。

然後,你剩下的事就是,塞一堆書給他就行了,因為這能填滿男孩子那躁動的心,更能填充他那幾乎無限多的時間。

部隊上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你不給士兵們找事做,士兵們就會給你找事做。

如此一對比,我們當然選擇給他找事做。

熱血男兒,總得做點事去發洩。

因此,培養他的一些愛好,正能量的愛好,讓他一生都有事情可做。相應地,你操的心就會越少。

喜歡閱讀的男孩子,長大成青少年後,會更多地走向自己豐富的內心,如此,他才有足夠的力量去抵禦外部的誘惑,並有足夠的智慧克服自身的困境。

孩子雖才3歲,卻有時喜歡拿著圖畫書專注地看,我們最喜歡他這樣了,因為他的獨立時間,就是我們的自由時間。


寒木釣萌

這個問題可以從家庭的生命週期來看。家庭首先是由一男一女(異性戀的語境下)通過婚姻組成,他們離開了他們的親生父母(原生家庭),然後組成新的家庭,在新的家庭中,生育兒女,成為父母,形成下一個原生家庭。然後子女在這個家庭中成長,後獨立,與另一個人結婚,形成新的家庭。

在這個過程中,兒女一輩有一個從依賴父母到獨立成人的過程,這個過程雙方的生命是朝相反方向的。父母的生命邁向衰老,邁向死亡;而子女邁向壯年,欣欣向榮。像兩輛對向為開的火車,兩邊的前進都加快了遠離的速度,相互之間的張力也就更大。

從兒女的獨立成長的角度,對立是必然的,甚至是必須的。

在我們信息日益變化的大數據時代,父輩們的人生經驗已然無法作為我們今生要活成什麼樣的參考或指引,何況,人類的成長往往不是依賴於他人傳授的經驗,而是自身的經歷、思考、沉澱。正所謂,“聽了那麼多道理,也過不好這一生”,我們唯有不依賴(甚至不聽從)父母長輩的道理,我們才有機會自己獨立思考,獨立面對生活的抉擇,獨立做決定,獨立承擔責任,也才能成長為真正獨立自主的大人。

這就像是新生兒剪短與母親相連的臍帶,靠自己去獲得生命的能量,與其說是“更幼小的力量天生想要打倒強大的同性”,倒不如說是一種超越,一種生命力的凸顯。

那麼,從父(母)親的角度呢?生命邁向衰老,不斷提醒著死亡的到來,死亡,是人類的終極命題之一。如果父輩無法與他自身的關於生命的消殞這個議題和解,那麼,孩子的成長、生命力,比如獲得的成就,或與父母意見相悖的地方,都可能時刻地在提醒他們,這個時代,這個世界,可能會越來越與他們無關了。

是的,他們之間有愛,有血緣的緊密連接。但關於生命的新生與衰老是嵌在基因裡的議題,不是簡單的誰對誰錯誰是誰非可以解決的。

反而,勇於去對立,去走與父母不一樣的道路,意味著生命更有力量,甚至是為這個家庭/家族做了更大的超越與突破,本身,值得慶賀。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李曉純


暖心理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雄性的父子關係,在哺乳動物當中,一直會有種類似於弒父情結。一種競爭關係的存在。我們舉個例子:在獅群當中雄獅平時過著是非常大爺的生活。我但是隨著時間的流失季節的流轉,雄獅一天一天變老了,當老雄獅已經不能統領他的獅子群的時候。如果有年輕的獅子起來造反,可能這個雄獅就是他的兒子,打敗他,自己獲得對獅群的領導權,自己當老大,這是我們在自然界當中最常見的。

我們在人類的社會和家庭關係當中,男孩兒在成長過程中也會有這樣的狀態。到了青春期發育的時候,他特別需要在家庭當中證明自己。那麼為了證明自己的權威感,他們會非常喜歡挑戰離自己最近的最重要的男性權威。這種挑戰的是被視為一個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的“弒父”的心理過程。當然並不是說真的就是把自己的父親殺掉。它是指在心理上和父親的權威進行徹底的挑戰,並確立一個獨立的自我,他不再盲目崇拜父親,不再覺得父親無所不能。他希望自己成為他生活當中的權威。


這個時期呢,父親管男孩子管的要特別的有藝術。因為管的太多了,他會覺得你在干預他自我的邊界。不管有道理沒道理,他都會覺得受到了侵犯,會可能會更加的逆反。你管的少呢,這個時候的男孩子缺乏正確的理念的培育或者是比較好的男性形象的引導。也不行。容易做錯事或者價值觀扭曲。。這個時期父親對他的觀察要很密切,干預儘可能的少,不要因為瑣事去和兒子糾纏。在人生的大方向上、大的價值觀和品格方面進行把關。

作家汪曾祺有篇文章叫《多年父子成兄弟》,其實這是一種特別好的境界,男孩子跟父親之間。如果父親從來沒有虐待過他傷害過他,父親和兒子的關係是正常健康的。,那麼無論經過怎麼樣激烈的叛逆期,他們都最終會互相越來越認同,互相越來越理解。以至於年齡漸漸大了之後,看起來不像父子兒像是兄弟倆了。


陳嵐的女拳

  題主所提這個問題,並不是普遍現象,但卻是客觀的存在。這就是老話常說的,瞧這你倆就像天敵關係似的。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下面我做幾點分析:

  第一,父子關係的對立與衝突,與父親權威被挑戰有關係。在中國傳統家庭裡,父親往往以權威的形像存在,但是隨著兒子逐漸長大,父親的權威越來越多地被兒子挑戰。身為父親卻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不願意向兒子低頭,哪怕是錯了也不認錯。但是,在民主型家庭裡,父親願意聽取兒子的意見,會根據具體情況說出自己的想法,或給兒子一些做事的方法指導,兒子則容易聽進去。

  第二,父子之間都固執地堅持自我,互不妥協。我們常說的“代溝”現象,其實就是兩代人觀念之間的分歧與衝突。對於父親們來講,多年養成的堅持自我的意識,有時很難改變。父親往往認為自己生活經歷豐富,人生經驗遠勝於兒子,因此,父親做出的任何與兒子有關的決策,都帶到命令甚至強迫性質的,完全不顧兒子的感受。在父親看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兒子好,但兒子不這麼想啊,你是父親又怎麼了,你怎麼能這樣隨意干涉我的生活呢。

  第三,與家風建設不到位有直接的關係。在傳統的家庭倫理關係中,有“父慈子孝”一說,三字經更有“子不教,父之過”一說,其實這裡反映的都是家風建設。有人說家是講理的地方,也有人說家是講情的地方。其實兩者如果融合在一起,既講情又講理則更容易讓父子關係容易和諧相處。因此,身為長輩的父親,要學會尊重兒子,遇事和孩子合情合地進行交流與協商,就容易被兒子所接受。相反,兒子在得到父親的信任與尊重時,也會體諒和理解父親,對於父親給的建議則能有選擇傾聽。

  最後一點要說明的是,在很多家庭裡,父親對兒子有過高的期望值,看到兒子做不到時,則容易對兒子產生不滿情緒,隨口從言語中說出對兒子不滿的話。教育和發牢騷是兩碼事,身為父親絕不能用不滿、諷刺、挖苦、打罵的方式面對沒有實現自己意願的兒子,只要你那樣做,兒子不僅會失去自信,甚至還有可能破罐子破摔呢。


韓國成老師

實際上,這裡面有兩層原因。比較表面的一層,是隨著兒子的長大,越來越多的自主性會出現,而普遍來說兒子會比較調皮,所以經常會惹麻煩,或者無法耐心學習。這就會讓家裡頭疼。父親,一般作為家裡的權威,少不了要嚴加管教。一開始可能兒子是服管的,但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兒子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性格,挑戰作為家庭權威的父親。所以在這個情況下,兒子和父親會容易對立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層原因是,能夠發展出與父親的對立,恰恰反映了兒子正在從一個孩子長大為一個成人。父親是他同性別的榜樣,所以在從小與父親互動的過程中,兒子就學習到了父親的行為模式。兒子長大了,對於父親來說,就像是一面鏡子,或者說是一堵牆,無論做什麼都會被以相同的方式對待回來。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父親非常氣憤,感覺到自己已經沒有能力管教兒子,從而感覺到失望。其實,這未必是個壞事。走向對立的過程,也是在走向獨立。而且,對立也只是一時的。如果接受了一時的對立,就會發現,當青春期過去,兒子在家庭外的關係(朋友關係、社交關係、戀人關係)開始迅速發展,在人際的互動中他能學習到更多行為模式,從而可以調整自己的做法,和父親減少衝突摩擦。

所以,對於父子關係,我們要客觀看待。即使是父子關係走向對立,也未必意味著結果就是破滅。學習是終生的,在與兒子相處的過程中,學習也是相互和持續的。


鵜鶘心理陳小康

現在社會父子關係的現狀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常常表現為父親生活經驗的傳授和教養,但伴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逐漸社會化的同時二者的關係卻逐漸走向對立的狀態有著其背後的道理我們就分析一下。

觀點一、父子關係長大逐漸走向對立是人類社會原始繁衍需求的產物。自然界存在著競爭,會出現類似弒父情結的出現。原始社會中兒子的逐漸成長,伴隨著性成熟兒子逐漸的成為父親傳宗接代的競爭者,這也不難解釋伴隨著兒子長大,父親和孩子的關係逐漸走向對立面。現代家庭雖然受到輿論、法律等社會規範的制約,孩子很少調整並取得家庭權威,但原始繁衍的需求仍然影響這父子之間的關係。

觀點二、兒時父輩的生活經驗作為孩子行為模式的參考和指引,但孩子的成長個社會化的需求和利益變化的社會交往環境,從父輩那習得經驗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的社會化需求,孩子只有從對父輩依賴中走出來,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問題作出判斷和選擇,甚至是獨立承擔責任,所以伴隨著兒子的長大鬍子關係逐漸走向對立其實是孩子獨立的表現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父子關係的處理並不是單方的迎合的行為模式,需要雙方的良性互動,父子之間可以互相傾訴溝通,互相學習交流,成為師友,甚至是鐵桿朋友,無論雙方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事情,都能在一起風雨同舟共同面對,所以父子間只要有良性的互動就能避免父子關係逐漸走向對立。


鵜鶘心理

父子關係的重要性和獨特的價值是其他關係無法替代的。

要說父子之間普遍容易走向對立,實在不能苟同。但要說有些父子鬧不好會走向對立,倒也還不算少見,追究起來在不同的階段常見的問題大概包括:

1、小的時候“慣”。很多父親因為工作的關係跟孩子相處的時間比較少,好不容易陪伴身邊,總不免有些負疚和補償心理,孩子要什麼都給買,怎麼玩鬧都順著,表面上父子關係不錯,但對於孩子的成長沒啥好處,這樣的父子關係實際很表淺。

2、長大以後“辦”。有些同學因為缺少父親的言傳身教,也感受不到父親的權威,因為個人成長經歷或是環境的原因,時常難免有些行為不入老爸“法眼”,尤其是進入青春期之後,更是“結黨”“滋事”甚為叛逆,這時父親往往試圖充當“法警”的角色,立規矩、抓問題、搞懲罰,不僅難以有效引導孩子,反倒傷及父子關係。另外更多父親都會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情結,對兒子期望很高卻又恨鐵不成鋼,處處覺得孩子不滿意,在孩子看來父子也像對頭一般。

3、自己老了“盼”。因為父子之間本是最可以相互理解與信賴的人(沒有之一),等孩子成家立業特別是父親自己退休賦閒之後,很多人總是期盼著能跟兒子多聊聊人生和事業,既想傾訴自我又願聽到孩子的故事,然而現實當中卻很難如願。

然而必須要說,身為父親的人如果能夠在兒子各個成長時期有效的發揮作用,就可以建立超越一般的父子關係,老爸和兒子之間既是師友,又是嚴父孝子,更是鐵桿死黨,無論對方遇到什麼事情,都能風雨同舟、同甘共苦,令人豔羨不已。



回答這個問題,也算是與天下父親共勉吧,為人父的我們關鍵是要了解和理解孩子,還要跟他們發展幾項共同的愛好和共赴的“事業”才好。

(圖片來自網絡)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臺灣作家劉墉說過:女兒是用來保護的,兒子是用來跟父親賽跑的。這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這並非完全出於文學家的浪漫。根據腦科學研究發現,男女大腦灰質不同,男性的大腦單個半球內聯絡多一些,而女性是左右兩個半球聯絡多一些,男女的不同大腦區域發達程度也不同。男性做事想事容易“一根筋”,目標導向,不大注重關係,會就事論事;男性因為雄性激素的緣故,也比較喜歡攻擊,甚至用攻擊來表達親近。孩子小的時候,女孩大多喜歡玩洋娃娃,很多男孩喜歡的遊戲是“打架”。雖然現在很多人提出男女差異有很多也是社會養成的,不過生物因素也還不能完全抹殺。社會角色上,兒子長大的標誌就是打敗父親,超越父親並取代父親;女兒成長的標誌是取代母親,照顧家人也照顧母親。看起來,兒子跟女兒功能的確有差異。


不過文明社會兒子長大了並不一定需要跟父親走向對立。當父子關係隨著兒子的成長越來越惡化,也許要考慮以下原因:一、父親是否過於專制,以至於影響兒子獨立性的發展,兒子不得不靠反抗來推開父親,贏得自己的發展空間?二、父親是否對自身有太多不滿,但無法改造自己。兒子被父親當成自己生命的延續,不自覺地把兒子當成自己的一部分,然後把對自己的不滿都投射到兒子身上,看兒子左也不順眼,右也不順眼,其實真正討厭的是自己。


這裡,這位父親提到“年富力強的一方不可避免走向衰老”,父子之間最多的似乎是一種妒忌,兒子妒忌父親的“年富力強”,或者曾經的強大,而父親已經感受到自己的衰老,開始對兒子產生妒忌心理。這種不甘心被打敗,似乎也是自己一些理想還沒有實現留下的遺憾。父親可以考慮去處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後跟兒子重新調整溝通方式,對待逐漸“年富力強”的兒子,不要太強勢,因為他也開始在新世界裡贏取自己的自尊和自信,他渴望平等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