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車謀殺案》只剩下米歇爾·菲佛光彩照人

看還是不看《東方快車謀殺案》,是一個問題。

看,就是期待改編;不看,則認為不可能。還是選擇看了,結果睡了一覺,唯一的收穫是米歇爾·菲佛。

作為一部小時候名聞中國的犯罪/懸疑片。電影院、電視臺反覆播過,十分難忘大偵探波洛的推理預設能力,得出驚人的集體謀殺結論。一晃30年過去了,黑髮人變灰髮人,演員都換了,劇情也有改動,味道全沒了。

這不能都怪編劇,畢竟製片方想打老觀眾的主意,所以不會走《冰血暴》《十二怒漢》翻拍的方式:邏輯不變,故事全變。新《東方快車謀殺案》依然是那個時代那個故事。

既然沒了懸念,懸疑片當然就沒意思了,眼看著各位乘客,看誰都是兇手之一,都和一樁兇案的被害人有關。事實也是如此,在萬綠叢中找點紅吧,米歇爾·菲佛出現了。

她飾演片中的犯罪集體策劃人,和謀殺對象(德普)一打招呼,那神態和語氣立刻將我吸引得身子前傾!

什麼叫徐娘半老?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不但風姿綽約,而且話裡欲迎還拒:你要是住嘴那咱還有機會。等到漫長的推理到達集體審判的時刻,米歇爾·菲佛坦承、包攬所有責任的一幕甚至令人眼眶發紅,也達到了本片的最高潮,堪稱以情動人的範本。

回過頭來,今年這版《東快》最大的問題除了不換湯也不換藥,就是沒辦法讓觀眾憎恨德普飾演的大惡人,進而無法同情這些殺人犯。

經典翻拍是一大類型題材,既是致敬,也是佔便宜,但便宜不那麼好佔。文藝片經典,比如文學名著翻拍,《紅樓夢》《戰爭與和平》《簡愛》《傲慢與偏見》等,只要演員合適,編導誠懇,基本上能讓人津津有味。懸疑片經典翻拍實在不能照貓畫虎,必須抓住本質,改頭換面。

《冰血暴》《十二怒漢》這樣的範例說明,懸疑片經典翻拍可以做得不亞於原作,是對電影藝術的新貢獻。所以請一批名演員助陣《東快》無可厚非,但對得起觀眾的最好方式,恐怕不是交作業這麼簡單。

何況,波洛一口蹩腳的英文有什麼意義?身體可夠好的,不但能打,中槍一兩個小時跟沒事人一樣。

除了米歇爾·菲佛,其他名演員都是電影學院一般學生水準,引進這種電影的決策人可以說,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