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8 SE体验:被低估的小米8“特别版”

如果按照国际惯例,把SE解读成Special Edition的话,那么很显然,小米8 SE也就是小米8的特别版,必然也与小米8存在着丝丝缕缕的联系,同时又有着自身的特别之处。

首先最为特别的就是小米8 SE是一部“小屏”手机,当我跟大家一起观看小米8发布会直播的时候,就抱怨了一句,“为什么现在的手机屏幕越做越大?”随后这个抱怨随着小米8 SE的亮相便烟消云散了,还好小米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喜欢小手机的人。

说小米8 SE是小屏手机,肯定有人会嗤之以鼻:5.88英寸还叫小屏?同学们,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5.88英寸的小米8 SE的机身尺寸跟当年5.2英寸手机相差无几,而能够在机身尺寸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显示面积,还要啥自行车?毕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咱们对小屏的定义也在发展中。

小米8 SE的小尺寸再加上MIUI的全面屏手势,单手操作感受只想说一句:久违了。单手时大拇指在屏幕中间位置下滑就能实现下拉通知栏的操作,所以,就算不能触到屏幕左上方关系也不大。而小米8 SE的164g的重量,虽然谈不上重,但在小尺寸机身下密度更大,所以手感上其实有一丢丢偏重。

其实除了背面的设计语言一致之外,小米8 SE和它的大哥小米8之间,差别还真是比较大的,而不仅仅是一大一小的尺寸区别而已。

从背面就能看出,小米8 SE的机背并不没有小米8那样的曲线

虽然都是双面玻璃加金属中框,但小米8 SE并没有四曲面的背部,自然也就不存在水滴弧形而是一块2.5D玻璃紧密的贴在金属框之中,有轻微的悬浮感。

大家从发布会已经了解到小米8 SE背面玻璃采用了镜面设计,我想说它的确有一种买手机送镜子的效果,还原度非常之高,连脸上的各种瑕疵都能照得清清楚楚。比较可惜的是,虽然也用上了玻璃机身,但小米8 SE的NFC还是被阉割掉了,好在顶部保留了红外遥控功能。

只要稍微细心一点的话,一眼就可以从正面看出两者的区别,那就是R角弧度的不同,小米8 SE的R角更窄,屏幕内的圆角弧度也与这个R角保持了一致。所以机身整体上更显方正,属于锐利的那一类吧。

从图中两部手机的R角就可以分辨出弧度更小的那个便是小米8 SE

屏幕则是与小米8看齐的水准,同为1080P分辨率级别的三星AMOLED屏,支持P3广色域,最高亮度可达600nit,默认下为sRGB显示标准,观感上没有明显偏暖和偏冷的感觉,而且侧面刁钻角度看过去,也不会有严重泛红或泛蓝的情况发生。

小米8 SE和小米8一样是长刘海,不过它并没有红外人脸识别,我测试了一下暗光环境的人脸识别,速度要慢一点点,不过体验也还是不错的。刘海可以隐藏,但是因为通知栏区域明显要比刘海宽一些,在隐藏了之后,屏幕额头部分会显得特别宽,所以如果不是非常不能接受刘海的话,并不建议隐藏。

小米8 SE并没有像很多Android手机那样采用窄刘海设计,边框也比小米8要宽一些,但是对窄下巴还是表示服气的(图中靠上的为小米8 SE,靠下的是小米8)

底部对称设计,采用Type-C接口,标配QC 3.0快充

由于我们之前已经对MIUI 10做了详细介绍:《听着海浪声,我愉快地写完了MIUI 10深度体验》,所以现在就跳过这部分直接进入最激动人心的性能测试环节吧。

小米8 SE这次首发搭载骁龙710,再次彰显出了小米对于上游渠道商的话语权。在骁龙660机型价格不断下探的当下,中端市场也急需一剂强心针来拉动一下,另一方面,将价格定在1799元档的小米8 SE无疑也给友商造成了无形的压力。

骁龙710用上了和骁龙845一样的10nm LPP工艺,CPU部分是2个2.2GHz的Kryo 360 Gold大核,6个1.7GHz的Kryo 360 Silver小核。虽然是两大核六小核,但还是不难看出同骁龙845的如法炮制,所谓Kryo 360 Gold和Kryo 360 Silver分别由骁龙845的Kryo 385 Gold和Kryo 385 Silver简化而来,同样都是基于ARM A75和A55架构的半定制。

可以肯定地说,骁龙710是骁龙845同阶段的“低配”产品,官方称相比骁龙660性能提升20%,而更先进的工艺,显然是骁龙660不能比的。

我手上这款6GB版的小米8 SE安兔兔16.6万的跑分成绩,相比此前13万到14万分的骁龙660机型,的确实现了20%左右的提升,网页浏览和应用开启速度环节也有明显长进。但骁龙710的CPU大核只有两个,让人不免担心Android系统更注重的多核性能提升能有多少。

使用Geekbench 4.1运算跑分,得到单核1838,多核5664的成绩,单核性能确实瞩目,而多核性能其实也比预想的要好。这应该得益于高通DynamIQ技术,让大小核心可以根据需求独立开关、随意组合,调配更灵活,功耗控制更精准,对游戏和多线程都会有相应的升级。

不出所料,小米8 SE的骁龙710给出了介于骁龙660和骁龙835之间的跑分成绩

图形性能部分,GPU也升级到了骁龙845同系的Adreno 616,最高主频500MHz,官方宣称图形渲染速度提升35%,而在安兔兔7.1的精炼厂测试中,小米8 SE的22000分的成绩可以说是大幅领先骁龙660。

依旧使用《王者荣耀》和《绝地求生 刺激战场》两款热门手游进行游戏实测,同时通过Gamebench查看帧数波动。

《王者荣耀》开启高画质和高帧率模式,可以看到小米8 SE一局下来表现稳定,仅有的几次大波动出现在多人团战同时放大招的场景,最低点的帧率也能达到45fps左右,中间帧率则为58fps。

波浪线代表游戏中的帧数波动,可以看到《王者荣耀》游戏中只有3处较大的波动,上方数字分别表示中间帧速58fps,稳定性85%,平均波动幅度在3.26fps上下

《绝地求生 刺激战场》情况特殊的是,当画质开到最高档的高清时,游戏对手机锁定了最高帧数30fps,因此小米8 SE几乎是全程稳定在30fps。随后我又降低画质到均衡以开启超高帧率(抗锯齿开启并关闭流畅自适应),不出意料小米8 SE也同样进步到了40fps的稳定水平,可见仍有不少潜力可挖。

上下两条波浪线分别代表《绝地求生 刺激战场》在高清画质和均衡画质时的帧率波动情况,当锁定在高清画质的30fps时,波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同样使用Gamebench查看游戏中CPU工作状况发现,8颗核心中小核1-4核以及7、8两颗大核都保持全程开启,但5、6两颗小核只有偶尔参与其中,猜测这应该是高通的调度策略故意为之,以保证温度控制,因为游戏20分钟左右后,温度便达到了40℃。

图表中的粉色线和紫色线代表5、6两颗小核,从图中可见它们的参与程度并不高

《绝地求生 刺激战场》可以突破帧数限制,达到40fps左右的水平,同时手机全面屏对于游戏也还有待进一步适配

续航方面,《绝地求生 刺激战场》半小时掉电12%,小米视频看剧半小时掉电7%,刷微博半小时掉电6%,关闭网络8小时待机掉电3%,整体表现中规中矩,当然这应该与手上的小米8 SE搭载的还是MIUI 10开发版有很大关系。另外,小米8 SE发挥出了QC3.0快充的真正水平,3120mAh从0到满电只花了75分钟左右。

除了一颗高端芯片的搭载,小米8 SE的主摄也用上了目前旗舰级的IMX 363传感器,与小米8同款,只是另一颗副摄采用的是500万像素的S5K3E8负责景深虚化。当然我们也知道,除了CMOS之外,镜片组、双摄方案、处理器ISP和后期算法都影响着最后的成像表现。

这次小米8 SE的ISP是和骁龙845上那颗Spectra 280同代的Spectra 250,双路14bit,因此小米8 SE的实时取景、快门响应及成像存储等,体验都和小米8接近。不过如果拿它的成像跟小米8比那就有点不公平了,毕竟镜组不同,光圈小一些,也没有光学防抖。

弱光拍摄时候就发现,小米8 SE的成片率偏低,除了没有光学防抖之外,查看EXIF信息得知,它的快门速度有时会压到1/13秒,手持还是有一定压力的,按下快门后最好再稳一把。

除此之外,小米8 SE的整体表现让人满意,水准绝对在高端手机之上。尤其是经AI优化之后的画面颜色明显更讨好眼睛,白天样张解析力高细节丰富,宽容度很好,高光基本都压得住,没有出现溢出的情况,只是部分背光场景还是会出现紫边的情况。

夜晚也是,亮部体现得很好,画面颜色也很鲜艳,暗部没有出现死黑的情况,不放大的话,噪点对画面观感并不造成影响。

AI识别到鲜花对场景自动优化,画面颜色非常鲜艳

树叶在高光部分,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紫边

在天还未全黑时,小米8 SE体现出了较高的动态范围和同样高的解析力,天空都还保留了一些细节

曝光均衡,干净的画面。暗部和亮部环境都得到良好的保留

小米8 SE人像模式,虚化效果前后景有明显的过渡层次,色彩还原准确,但在较近距离拍摄时,人像主体有时会出现没抠干净的情况

前置自拍小米8 SE完全诠释出了“拍人更美”的真谛,得益于适中的美颜和色彩优化,也没有一些手机自拍上出现的皮肤太红的现象,背景虚化效果也非常到位。如果说后置摄像头的人像效果是自然美,那么前置自拍就是加了一些调味料之后有所修饰的美。

今年对小米来说的确非常特别,既是8周年,也是小米上市之年,小米8 SE这个特别版的到来,也让小米实现了应该说是有史以来最为全面的产品线,放眼国内市场,鲜有可以与它一战的,即使华为和荣耀加起来恐怕也只是勉强能战。

以后小米还会不会出SE版不知道,但在中高端市场,小米8 SE已经为很好地为小米拿下一城。至于有人说的,小米8 SE成功让小米6X失去了用户,倒不尽然,毕竟就算是200块的价差,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忽略不计的,而且6X的主要用户群在线下。而不管是小米8、小米8 SE、小米6X都可以说是各自同价位段的有力战将,应该如何选择,就结合你的钱包和需求下定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