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件」變壓器套管基礎知識講解,一文看懂套管的一切!

變壓器套管的用途:是將變壓器線圈的引線分別引到油箱外面的絕緣裝置,它既是引線對油箱的絕緣,又是引線的固定裝置。

在變壓器運行中,套管長期通過負載電流,當外部短路時通過短路電流。因此對變壓器套管有以下要求:

①必須具有規定的電氣強度和足夠的機械強度。

②必須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並能承受短路時的瞬間過熱。

③外形小、重量輕、密封性能好、通用性強和便於維修。

套管的外部構造包括:接線板、引線接頭、防雨罩、油表、油塞、油枕、上瓷套、末屏、吊環、取油閥、銘牌、放氣塞、連接套管、下瓷套、均壓球。

內部構造:

1.以油浸漬的電纜紙和鋁箔均壓電極組成的多層圓柱形電容芯子作為主絕緣,瓷件作為外絕緣及變壓器油的容器。

2.套管為全密封結構,其內部的變壓器油為獨立系統,不受大氣影響。

3.套管的整體連接採用強力彈簧機械緊固,既保證密封,又可補償由於溫度變化而引起的各部件長度變化。

套管頭部的油枕用來調節因溫度變化而引起的油體積變化,使套管內部免受大的壓力。油枕上的油表供運行時監視油麵。尾部均壓球的作用是改善電場分佈,從而縮小套管尾部與接地部位和線圈的絕緣距離。

油紙電容式套管末屏上引出的小套管是供套管介損試驗和變壓器局部放電試驗用的,正常運行中小套管應可靠接地,拆卸末屏小套管時須防止小套管導杆轉動和拉出,以免發生引線斷線或極板上的引出銅皮損壞。

三相變壓器套管標號的排列:從變壓器高壓套管一側看,從左到右的標號順序為:

高壓:O,A,B,C;中壓:Om,Am,Bm,Cm;低壓:O,a,b,c。

套管按絕緣材料和絕緣結構可分為三種:

①單一絕緣套管:又分為純瓷、樹脂套管兩種;

②複合絕緣套管:又分為充油、充膠和充氣套管三種;

③電容式套管:又分為油紙電容式和膠紙電容式兩種。油紙電容式變壓器套管從載流結構進行分類,一般可分為穿纜式和導管載流式,其中導管載流式按油中接線端子與套管的連接方式可分為直接式和穿杆式。穿纜式和直接導管載流式套管在電力系統得到廣泛的應用,而穿杆式結構的油紙電容套管則為數不多。

電容式套管的電容芯子是在空心導電銅管外面用0.08~0.12mm厚的電纜紙緊包一定厚度絕緣層,在其外面再用0.01mm或0.007mm厚的鋁箔包一層作為電容屏,以後交錯地繼續包電纜紙和鋁箔達到所需層數和厚度為止。

這樣形成了多層串聯的電容器電路,導電管電位最高,最外層鋁箔接地(地屏)。按串聯電容分壓原理,導電管對地電壓應等於各電容屏間電壓之和,而電容屏之間的電壓與其電容成反比,使得全部電壓較均勻地分配在電容芯子的全部絕緣上,從而使套管尺寸小、重量輕。

變壓器套管的型號及其含義:B變壓器用; F複合絕緣式;D單體絕緣式;J有附加絕緣的;R電容式;Y充油式;L穿纜式;Q加強式;L可裝電流互感器的;數字/數字額定電壓(KV)/額定電流(A)。

油紙電容式套管頂部密封不良,可能導致進水使絕緣擊穿,下部密封不良將使套管滲油使油麵下降。

套管瓷絕緣發生汙閃的兩個必要條件是表面落有髒汙粉塵和表面溼潤。套管表面髒汙容易發生閃絡,造成誤跳閘。

同時,閃絡也會損壞套管表面。套管表面髒汙的另一危害是:髒汙吸收水分後導電性提高,不僅引起表面閃絡,還可能因洩漏電流增加,使絕緣套管發熱併產生裂縫,最後擊穿。

油紙電容式套管芯子是由多層電纜紙盒鋁箔卷制的整體,如按常規注油,屏間容易殘存空氣,在高電場作用下,會發生局部放電,甚至導致絕緣層擊穿,造成事故,因而必須高真空浸油,以除去殘存的空氣。

油紙電容式套管的芯子兩端纏繞成錐形的原因:為了使各極板之間承受近似相等的電壓,使電場趨於均勻,提高抗電強度,必須使各極板間的電容近似相等。但電容大小與極板面積成正比,因此隨著電極徑向尺寸的加大,軸向尺寸應相應減小。所以,必須使油紙電容式套管的芯子兩端形成錐形。

油紙電容式套管的檢修:

①檢查套管瓷件應完好無裂紋,表面光潔;無放電閃絡痕跡,法蘭鐵件完好且與瓷件結合牢固,填料完整。

②檢查末屏接地良好。

③檢查套管油位適中,無滲漏油現象。

④套管進行介損、絕緣測試。如不合格,解體檢修。

安裝油紙電容式套管應注意的問題:首先核對套管型號是否正確,電氣試驗,油化驗是否合格。檢查套管油麵是否合適,是否有漏油或瓷套損壞等。核對引線長度是否合適。

將套管擦拭乾淨,檢查引線頭焊接情況。起吊套管要遵守起重操作規程,防止損壞瓷套。套管起吊時的傾斜度應根據變壓器套管升高座的角度而定。

拉引線的細繩要結實並掛在合適的位置,隨著瓷套的裝入,逐漸拉出引線頭。注意引線不得有扭曲和打結。

引線拉不出時應查明原因,不可用力猛拉或用吊具硬拉。套管落實後,引線根部的錐形絕緣應伸入套管均壓球內,根部絕緣如有損壞應重新包紮。引線和接線端子要有足夠的接觸面積和接觸壓力。接線端子要可靠密封,防止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