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为一生研究温州话,徒子徒孙成为博士的竟有上百人

这位温州学者没上过一天大学,他的徒子徒孙成为博士的竟有上百人。

为什么说他是最懂温州话的人?

郑张尚芳,虽是高中毕业,但工作之余,长期埋头在温州图书馆自学,以至于后来在很多场合,他都自称毕业于“温州图书馆大学”。

他几经时代沉浮,凭着过人的毅力、深刻的洞察力和活跃的想象力,从“古风犹存”的温州话等方言中,提炼出“语言密码”,终成汉语音韵学泰斗级大家。

他没上过一天大学

自称毕业于“温州图书馆大学”

郑张尚芳,1933年出生于温州龙湾,原名郑祥芳,因温州话祥尚同音,故笔名尚芳。高中时,他主张父母平等,改从父母双姓。

台湾学者丁邦新曾说,郑张尚芳先生是“中国语言学界的一位奇才”,就是因为他是以自学成才,成为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当然,其成长过程也是充满传奇色彩。

因为自幼喜欢语言文字学习,小学五年级的他就开始收集温州话词汇了。高中时代,他通过赵元任《现代吴语研究》的方言记音,自学国际音标,从此与田野调查(一种基本研究方法论)结下不解之缘,调查范围涉及吴、徽、闽、赣、客、粵、江淮超二百处方言,为学界仅见。

1952年,郑张尚芳从温州市立中学(今温州二中)高中毕业后,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没机会上大学。他后来去了北京地质学院专修班学物探,做过地质部物探队员、温州市五马中学教师、市图书馆编目员,“文革”中还当了十几年的渔业机械厂工人,但他始终不改对语言学的热爱。1955年至1964年,他发表了拼音及方言等大小文章10来篇。

他的努力获得了吕叔湘、袁家骅、王辅世、李荣等老一辈语言学家的热情关注和无私帮助,使他逐渐成为有专业水平的语言学工作者。

30岁时,他的上古音研究在高本汉、李方桂、王力的基础上取得了当时国内外的最新成就,确立其在汉语史的地位。1980年,他以普通工人身份破格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1991年晋升研究员。

他的研究涵盖方言学、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藏缅语、苗瑶语、侗台语、白语、汉藏比较、文献考订、西夏学等,此外他更是是国内语言学界古音韵研究的权威,被誉为汉语古音学说有代表性的八大家之一。生前还曾为中国语言学会、汉语方言学会、国际汉语语言学会会员,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并兼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语言所教授和南开大学教授等。

为了研究温州话

将街头吵架记录成卡片

郑张尚芳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在于对汉语上古音韵的研究。而开启他语言研究的金钥匙,就是他的母语——属于南部吴方言的温州话。

郑张尚芳曾在不少场合谈起那段岁月:民国时,他父亲是温州瓯江布厂的师傅,因参加工潮,成为通缉对象,被迫远走他乡。因此,郑张尚芳从小就寄养在永中街道石浦村的外祖父家中。当时,外祖父有一本清朝留下来的杂字簿,上面分类记着温州话的生活用字,还分为五谷类、动物类、用具类。这是幼小的郑张尚芳第一次知道温州话的文字表达,从此对方言产生浓厚兴趣。

早在1964年,他就在《中国语文》上连续发表了《温州音系》和《温州方言的连读变调》两文,总长达13万多字,这两篇论文对后来的吴方言音系研究(例如在对两套响音声母的处理方面)和吴方言连读变调研究有很深刻的影响。在进入语言研究所前夕,又在《方言》期刊上连续发表研究温州方言“儿化”现象的长文。

进入研究所工作后,郑张尚芳积极参与方言调查,曾调查过全国各地一百多个方言点,掌握了非常丰富的方言材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出版公司1987年版)中,他负责吴方言、安徽南部方言和粤北方言部分。他强调要注意方言语音的不同层次,是较早研究方言语音层次问题的学者;他又很重视方言语音异常现象及其成因的研究。

除了在图书馆钻研,当年为了研究温州话,郑张尚芳还经常在温州街头听别人争吵,并当场将吵架的口语记录成卡片。他说,这是研究语言的方法之一:“记得有一次我在人群中走,突然听到一句温州谚语,我赶紧走上前去,侧耳听两位老人的交谈,还问道:阿公,刚才您这句话说得好,请再说一遍给我听,好吗?老人发现有人在偷听他们的谈话,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我赶紧说明原委,老人的脸色也由阴转晴。”

经过多年在温州各个地方的苦心搜集,到1966年,郑张尚芳积累了俚语方言卡片3万多张,同时寻找到有关温州方言的书籍资料近70种。古人研究温州方言的资料,郑张尚芳收藏的可能比温州市图书馆还多些。2011年,在郑张尚芳的提议下,温州文化研究工程资助出版了主要汇集了清代至民国时期各类研究温州方言的著作——《温州方言文献集成》,郑张尚芳也是这套丛书的主编之一。这本书也让温州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家着手整理地方方言文献的地级市。

“那些方言古书不仅是我的,也是温州人民的。”郑张尚芳说,这些资料,如今都被整编入《温州方言文献集成》,“如果不及时整理这些文献,待到我们这一代老去,这些民间文化瑰宝恐怕就要被时代淹没了。我们既愧对前人,也愧对后人。”

把一名工人“带”成语言学大家

温州语言学家群体享誉国内外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因为自己热爱语言学,郑张尚芳看到有志于在语言学领域探索、试验的年轻一代,总是心怀喜悦,尽量给予支持和鼓励。

1969年,当他发现同乡潘悟云是个耐得住寂寞、又对音韵学有兴趣的人时,便开始教潘悟云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引领他入门。1979年,36岁的潘悟云考上复旦大学的语言学研究生,如今也成为汉语音韵学方面的著名专家。

温州著名方言学者沈克成回忆:他和郑张尚芳认识50多年了。郑张尚芳对方言的热情,沈克成在十几岁时就曾在市图书馆阅览室见识过:“他比我大六七岁,那时常常见他坐在那儿翻阅古书。至今,沈克成还感激郑张尚芳,“把我领进了方言学这一神圣殿堂”。

在郑张尚芳等大家的带领、教导下,温州语言学家群体不断壮大崛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另外,郑张尚芳还收到过一封电子邮件,是一群经常看他的博客的年轻音韵爱好者发来的。这些年轻人尝试着用郑张尚芳的上古拟音,给电视剧《封神榜》的首段进行配音,并发给他视频的地址。郑张尚芳查看了一下,感觉很不错,除了给配音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外,还特意把这段配音移到自己的博客上,供更多人欣赏。

“这些年轻人把剧中人物对白,一字一字找到上古拟音,又要连缀成句,把那么难念的上古音字句念得如此流畅,一定是花了很大的工夫来练习。想起我年轻的时候聚集同好,一字一字反复重新排比古音字表,就是不怕花工夫。”郑张尚芳说,对有创意、爱探索、愿意花工夫的年轻人的这些尝试,他觉得很欣慰,这能提高大家对上古汉语的兴趣,改变大家认为古音是绝学、太神秘等观念,很有意义。

在家乡度过最后岁月

始终不改的是对语言学的痴情

温州大学教授金理新说,自己算郑张先生的徒孙,两人也是忘年交。

他记得,郑张先生的身体一向不错,去年郑张先生和几位学术界的好友,还一起在南塘街聚餐,老先生胃口不错,根本看不出身体有问题。这几年,郑张先生除了著书立说,就是在全国各大高校开讲座,不过在温州的时间要比以往多了。

“他是个学痴,即使住院了,还托我看一份稿件,那是纪念一位著名学者的文章,我当时就劝他,别写了,好好休养,可老先生就是放不下学术研究。”金理新说,在老先生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们几个老先生的好友和弟子还常去看望,老先生总是忍不住要跟他们聊古音韵类的问题。

对于这样一位珍视家乡语言的人来说,晚年能够回归故里叶落归根,是一直以来的心愿。研究语言学的乐趣还是时时刻刻地给予他能量。这些年来,他始终不改的是对语言学的痴情。“对某个领域有着浓郁兴趣,就永远会在其中发现新问题来研究,永远不觉老。”他说。

郑张尚芳的儿子郑任钊说,父亲做学问的时候是最快乐的,去世前,还嘱咐他继续出版《郑张尚芳温州及浙南方言论集》,这是父亲最后的遗愿。“这项工作,父亲已经做了近十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书一直没能出版,我会和父亲的学生们一起,尽力做好接下来的工作,我相信这部书一定能够出版。”郑任钊

说,受父亲的影响,他也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希望能继承和发扬父亲的衣钵。

整理|郑夏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