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講述”舊時光 快去太原美術館看展覽

工作室一角放著一臺標準牌縫紉機。

我們總是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卻忽略了在我們生命中,那些承載著時光的老物件。它們,或許還堆砌在你家裡的儲藏室裡,或許早已隨著時光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是在記憶深處,或多或少,都有它們的影子。日前,太原美術館正在籌備一場名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時尚迴響”的大型展覽,不少市民聽到消息後,都積極地把老物件送到了籌備處,那些纏繞著時光、滲透著故事、陪伴你長大的老物件集體亮相時,似乎在娓娓講述那些成長歲月中關於年代和城市的記憶。

用尋常的老物件講述普通人的生活

策展人黃海波,一位優雅、知性的70後女性,曾經作為國家公派訪問學者,在美國研究歷史保護,她驚訝於美國人對於當地文化的熟稔和自信,就連街邊的流浪漢竟然都知道街頭地磚的由來和歷史,而且美國有很多主題性博物館,從老照片到老機械,就連一件件最為普通的衣服,也能構建起一個展覽,呈現流行趨勢。所以回到故鄉太原後,黃海波就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商量,也要做一個看似普通卻滲透過往的展覽。

“之所以選這樣的主題,就是因為我們是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既穿過補丁衣服,吃過供應糧,又充分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無論是精神產品,還是物質產品都極大豐富起來。”黃海波說,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值得紀念的時刻,比如家裡買的第一臺電視、第一輛私家車,自己用上的第一部手機和電腦,住上的有電梯的大房子……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細節,如果能夠串聯起來,是非常值得回味的,如果再用一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用品這樣一個角度串聯的話,那麼改革開放這40年來給國人生活帶來的深刻變化,會顯得彌足珍貴。

辦展覽容易,但是徵集老物件的過程,卻很複雜,因為很多老物件都被人們當成垃圾處理了。“我把想法跟周圍的朋友們一說,大家都覺得好,可事後都會說‘你怎麼不早說?東西都扔了!’”其實,改革開放之後,搬家也成了一種“特色”,有的人至少搬過3次家,最多搬過12次家,而這些東西在消失的同時,人也在消失,“40年前,經歷過改革開放浪潮的社會中堅大多是中青年,可是40年過去了,他們都已經步入老年。我們現在知道一幢歷史建築的倒坍是損失,其實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座博物館,很多極為珍貴的個人記憶,正在隨著一代人的老去而永遠消逝。”所以,舉辦這樣一場展覽,是一件非常緊迫的事情。

當時山西無線電廠出品的春筍電視。

走進這裡,有些人哭了 大家為老物件找到了好歸宿

為了徵集這些舊物,太原美術館在停車場劃出一角,請黃海波佈置了一間展品徵集工作室。當你推開那扇黃色鐵皮門時,一定要閉著眼睛,然後數上3個數再睜開,那時,你會覺得恍如隔世。藍色的布面老沙發上,有著多少人蹦蹦跳跳的童年;那件泛著黃色的腳踏縫紉機,感覺媽媽還坐在那裡“踏”出過年的新衣服;爸爸的二八自行車是兒時最舒服的坐騎……

從徵集之初到現在,很多人走進去後會問徵集小組的志願者,“你這老物件,南宮舊貨市場很多啊,有什麼徵集的必要?”志願者們知道,這些舊物並不稀罕,珍貴的是它背後蘊含的故事。“在舊貨市場,搪瓷碗就是搪瓷碗,但是在我們這裡,我可以告訴你這隻碗的主人是誰,他當時住在哪條街上,家裡幾口人,幾個人掙錢,一張飯桌上幾個人在吃飯。這個碗是在什麼情況下,花多少錢買的,他是平時用這個碗,還是過年過節來客人才用?”有舊物的人千千萬,但有靈魂的舊物,卻鳳毛麟角,這扇黃色大門,就是你通往過往的時光機,所以很多人會在回憶的過程中,痛哭流涕。

在工作室內,有一臺春筍電視機,這是當時山西無線電廠出品的稀缺貨。這臺電視機的主人是太原化肥廠的工人,也是一位父親。上世紀80年代,因為心疼女兒每天要去鄰居家蹭電視節目看,父親咬咬牙買了這臺二手電視。看了一段時間,女兒嫌電視太小了,於是巧手的父親買了一個“放大鏡”,一塊很大很厚的玻璃罩在電視機前,還給這塊大鏡子鑲了個木頭殼子。於是,女兒有了一臺讓所有人都羨慕的大電視。“電視是這位工人師傅的女兒捐給我們的,他的父親前幾年去世了,提起這段往事,她和我都哭了。”黃海波眼中泛著淚花說。

在工作室一角,有一臺標準牌縫紉機,轉軸的皮帶已經老化,機身也早已磨白了花紋,就那樣靜靜地立著,卻給人踏實的感覺。捐贈者名叫趙世媛,這是她媽媽的遺物,她媽媽曾是太原紅星服裝廠的職工,從她記事起,就總能看見媽媽在縫紉機旁工作,每天似乎有做不完的衣服。趙世媛的媽媽去世後,鄰居想用50元收走這臺縫紉機,她卻拒絕了,在她看來,只要是這臺機器在,她就像看到媽媽坐在那裡做衣服的樣子。聽說要辦一個老物件展覽,趙世媛不僅僅帶來了縫紉機,也帶了媽媽做的一件襯衫,在她看來,這是媽媽遺物的最好的歸宿……捐贈中,趙世媛始終把那件襯衫抱在懷裡不肯撒手,那是她記憶深處,最美好的、最溫暖的記憶。

原太原洗滌劑廠生產的名牌“芳芳”洗潔淨。

走進這裡,有些人笑了 老物件串起人與人之間的新故事

一件物品承載一個故事,而一件老物件,也能串聯起人與人之間的故事。當熱愛往事,有故事的朋友們相聚於此時,總能產生不同的回憶和火花,構建出一幕幕和諧、歡樂的新故事,那是屬於大家的魔法歡樂時光吧,也是本次展覽真正的價值所在。

工作室內,一輛二八自行車掛在牆上,這是一位名叫武二保的師傅捐贈的,老師傅當時是騎著這輛自行車來的,同時還捐了一個小包,裡面裝著各種各樣的零碎物件等。清點物品時,志願者發現了一個很別緻的工具包,裡面放著些修車工具,可是工具包為何要做成像“手槍套”一樣的形狀?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當天下午,恰好來了兩位捐贈者,常小平和範德峰,原本不認識的人因為一件件老物件聊到了一起。無獨有偶,兩位老師傅被那件工具包吸引了,“這不是放在自行車上的嗎?好多年沒見了。”拿上工具包,兩位師傅就順手比劃在了自行車上,這一比劃,還真解決了大家的“認知”難題。“這個工具包是放在車座下方,側樑上的。現在很多山地車不是都可以帶水壺嘛,這個工具包放置的位置就在那裡。如此說來,山地車的設計應該是沿襲了老物件的做法吧……”雖然老物件無法博古通今,但是卻構架起了很多人的回憶,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還有一件“印度綢”質地的洋裙,在上世紀50年代,被人們稱為“布拉吉”。這是80多歲的薛麗老人捐贈的。當年,年輕的薛麗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去學校報到之際,她的父親領著她在北京婦女兒童商場,花了20元錢,買了這條印著小碎花的裙子——當年的20元錢可是一筆“鉅款”啊。後來,回到太原的薛麗嫁人生子,這件連衣裙始終沒有離開過她。上世紀80年代,她的大女兒和二女兒相繼長大,這條裙子成為兩位女兒的成人禮服。雖不華麗,但在今天看來,依然時髦。不少捐贈者見到這條裙子時,總會感慨著自己的“臭美”經歷。

現在,徵集到的展品馬上突破1300件,這些物品以及背後的人和事,既是珍貴的個人記憶,也屬於我們這座城市,屬於我們這個時代。多希望,你我的故事也能在那裡,多希望在這個魔法空間裡,我們能抓住時光,放下生活中的一切瑣事,暢快地哭,肆意地笑……山西晚報 孫軼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