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20年!一家人,爬山逐花!把生活过成美诗,把日子写成美书

20年,一家人,用心做同一件事——爬山,逐花!

这一家人,就是:妈妈潘小娴,爸爸朱苏权,儿子朱晴鹤。

从儿子朱晴鹤两岁半开始,一家三口,每个周末都流连在白云山,寻访隐藏于山间崖畔的各种奇花异卉,更发现每一棵通常不被人们所关注的寻常花草树木的四时美态,既看遍了白云山上的花开盛景,也邂逅了白云山许多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妙意境。

从此,生活过成了美诗,日子写成了美书!

醉蝶花

鸡冠刺桐花

荷木花

时光把最美的记忆留在我们心里,我们把记忆凝聚成《云山花事经眼录》

20年来,每当爬白云山,一家人必带两样东西,一是相机,二是纸张。到了白云山,一旦看到花,各有各的忙碌:

妈妈潘小娴,是个作家,最悠闲,也最浪漫。她只管赏花,逐花,常常就是一副“她在花丛中笑呀笑”的美好画面。

金丝熊猫花

爸爸朱苏权,最勤劳,总是勤快地干着笨重枯燥的活儿。他背着重重的包,拿着纸和笔,把花出现的地点、数量、结的果子,一一记录下来。如今,他在大学里开设公共选修课《文化植物赏鉴》,非常爆棚。

儿子朱晴鹤,颇有灵气,最喜欢做富有创造力的活儿——给花拍照。他两岁半开始随父母爬白云山,白云山赋予了他独特的灵气,于是,他镜头下的白云山花花草草,皆拍得灵气逼人。

无忧花

曼陀罗花

20年来,记不清拍了多少花,也记不清记录了下了多少种花。“这种不断逐花的热情,乃至后来,白云山的一草一木,什么时候开花,会开放在哪里,哪里的花开得最为茂密和灿烂,这些花与白云山有什么故事,我们都熟稔于心了。”爸爸朱苏权说,我们一家决定合作撰写《云山花事经眼录》,写白云山花草树木的四时美态,写我们一家“你若逐花,幸福自来”的快意人生,写与花草相伴的儿子小朱的快乐童年。

“每次爬白云山,遇见的花草美态,每时每刻呈现的美景都不一样。时光把最美的记忆留在了我们心里,我们把这些记忆凝聚成一套书《云山花事经眼录》。”妈妈潘小娴笑盈盈地说,刚开始准备写一本的书稿,最终却提笔难停,一口气写成了四本。因为,真正内心涌现出来的东西,真的是提笔就停不住呀!

妈妈潘小娴

儿子朱晴鹤

爸爸朱苏权

发现花草树木的四时美态,喜获亲子教育的美妙硕果

5月,《云山花事经眼录》已经隆重出版。全彩图文版,妈妈潘小娴和爸爸朱苏权共同撰文,儿子朱晴鹤拍摄大量精美花木图片。一家人一起合作一套书,美图美文,这样的写作颇为惊艳,颇为亮眼。

《云山花事经眼录》这套赏花阅山、关注自然审美的文化散文集,分为“春色、夏影、秋韵、冬彩”四册,呈现作家潘小娴一家三口,爱文学、爱植物、迷恋超然宁静大自然的故事。他们整整坚持了20年,每个周末在白云山上,既寻访隐藏于山间崖畔的各种奇花异卉,又发现寻常花草树木的四时美态、文化渊源,还连缀起白云山悠远的历史、美丽的传说。书中呈现的一家三口简朴恬淡的生活意趣,对都市人有着美好的借鉴意义,堪称亲子教育的生动范本。

假鹰爪花

爸爸朱苏权认为,爬白云山有四大好处,锻炼身体应该放在第四点,前面三点更为重要:一是回归大自然;二是密切亲情;三是让孩子快乐学习。

而儿子朱晴鹤在爬白云山中的快乐成长,很好地应证了为什么——此书堪称“亲子教育的生动范本”。

“20年来,和父母爬白云山的经历,培育了我不羁的想象力,培养了我勤于思考的习惯。这些人格特质,已切切实实地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儿子朱晴鹤说,“我十分感谢父母,他们在我生命的初始篇章中,引入了比白炽灯更加温和的阳光,引入了比钢琴更加悦耳的鸟鸣,引入了比书画更加自然的纹理。也正是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如今仍然热爱自然、热爱探索、热爱思考、热爱幻想的我。”

《云山花事经眼录》(春色)

《云山花事经眼录》(夏影)

《云山花事经眼录》(秋韵)

《云山花事经眼录》(冬彩)

美书美图,眷眷的花草情怀!你若逐花,幸福自来!

赏花,其实也是阅读人生。潘小娴说,20年爬山逐花,一家人留下了眷眷的花草情怀,留下了温暖的幸福光阴,更留下了对人生的美好体悟。因此,即使是自己回头再去读自己所撰写的文字,所拍摄的美图,依然是余香醉人,温馨满怀:

水蒲桃花

水蒲桃果

“竹溪的两棵水蒲桃,就长在山涧旁,涧水边还有一个小木亭子。有山涧,有凉亭,有花果,一派恬淡的古朴意境。淡黄色的水蒲桃果,时不时地掉落,落到涧水中,落到涧边的青苔上。于是,拾起,用手摇一摇,果儿“哗哗”,在幽静的竹溪显得特别的响亮和清脆。再用清清的冰冰的涧水洗濯一下,放进口中,有种冰凉凉的感觉,再加上果子的甜、香、脆,感觉很消暑呢。那一刻,时光慢慢,心情暖暖,笑声欢欢,此情此景,最恰当的就是这么一句——山中日月长。”

——《水蒲桃:绿白烟花团团开》

水石榕花

“花朵全部倒挂在枝头,就像垂满了一串串铃铛,显得异常喧嚣热闹;花色白中透绿,显得特别的清雅;花蕊儿像长了长长的黑色睫毛似的;裂成5瓣的花瓣呈倒卵形,每一瓣的边缘又都裂为一条条丝状的毛,像极了流苏。风过时,坠着流苏的花瓣,感觉好像一个个女孩儿穿着草裙,踏着叮叮当当的铃铛声,在绿云丛中,欢快地旋舞。”

——《水石榕:香香甜甜童话树》

刺桐花

“小朱小时候喜欢看刺桐花,因为个头小,蹲下来很自如。等到长大后,身高一米八六的小朱,觉得还是看鸡冠刺桐花舒服多了。我和老朱呢,对这两种花一直都喜欢。成年人的世界里,对于变化,不是那么热衷,都喜欢按着自己的常态生活。而在少年人的世界里,巴不得一天变一个花样,对他们而言,变化,就是成长。”

——《刺桐:血红象牙层层绽》

预告:《云山花事经眼录》新书发布会暨签售会,将于5月26、27日(周六、日)上午10点30分,在白云山山顶广场隆重举行。欢迎围观!

图 朱晴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