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家,关于他与她

时间进入二十世纪,在各项技术爆炸性发展的年代,最颠覆人们生活认知的,不是核能、不是航天飞机,而是电视、因特网、移动电话,因此这个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信息将世界联通为一个整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成为了真正的可能,天南海北的人们通过共同的媒介,在电子信息流中成为朋友,相隔千里的家人在这里互诉衷肠。

人们沟通的成本降低了,这是件好事。

但,事物的稀缺性降低了,其价值也会随之贬低。

曾经,千里之外的人们想要得知家人的音信,可能要耗费一天时间,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路程才能找到一个电话亭,寄出的信件更要一星期或者一个月后才能收到。巨大的沟通成本让人们格外珍惜这样的沟通机会,而对于电话、信件背后的那个人,人们往往也会倍感珍重。

可沟通的成本降低以后,人们对于联络就会显得漫不经心。尤其是移动信息技术越发达,这样的心理也越明显。

当沟通失去仪式感,情感的痛点也会暂时水涨船高。

直到某一天,当我们发现曾经风华正茂的家人已是苍颜白发,当我们发现他们为了和我们正常沟通而绞尽脑汁时,我们才会重新考虑沟通的重要性。

过年回家是中国人一年中最具有仪式感的沟通方式。

今日小年,时值春运,关于沟通,关于回家你有怎样的记忆呢?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联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制作我的离乡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