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農村百分之九十多的年輕了人都在城裡買了房,再過二三十年農村會是一種什麼狀況?

鄭坡京

如果任由這種現象的發展,那麼將來農村將會成為一個一個的空村,就像許多城市衰敗後成為空城一樣。但是現在這種問題正在逐步的解決,特別是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將會逐步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對農業的補助,對農民的培養,廣闊的農村將會成為我國未來發展的一個大舞臺。

城鄉差距將會逐漸縮小,加上農村原有的優美的環境,原生態的農產品,再加上中國人傳統的葉落歸根濃濃的鄉土人情,相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返回到鄉村去創業。農村條件的改善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科技人才投入到農村廣闊的建設中去。

農村建設成為美麗鄉村之後,也會成為城裡人休閒度假的好去處。現在在大城市的郊區,已經有很多城市裡的人在週末或者是假期到農村去租一個小房子,一是遠離城市的喧囂,讓自己的心獲得一份靜謐,二是帶著孩子感受和親近農村大自然;相信在不遠的將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會選擇工作,在城市生活的鄉村。


南繁北育2017

說不定到那一天,農村將會是一個嶄新的模樣。

第一,農村的人口結構將會有著很大的變化,留守老人將會成為主力軍。

當下,農村的主要人口以“三留守”為主,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年輕的勞動力幾乎都到城市去打工。這裡面有很多人被稱為農民工。

曾幾何時,有過先生代農民工與後生代農民工的概念,今後,恐怕農民工這個概念也要全面消失了。

所謂先生代農民工,一般指的是上世紀7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他們一面在城市打工,一面還會回到農村,將來他們很大部分還是會到農村養老。

而後生代農民工,主要指的是上世紀70年代之後出生的人,他們大多數都會留在城市,是不會回到農村的。因為他們這些人當中,雖然有人是出生在農村,但恐怕從小就沒有接觸過農活、農業,對於三農沒有什麼感情,也缺乏適應。

那麼,今後農村人口的局面,主要就是老年人口,即使是留守婦女、兒童也會減少,因為他們都會跟隨進入到城市,比如現在不少農村兒童至少都到縣城裡讀書。

第二,農村要有大發展,未來的資本、人才下鄉和土地改革或是關鍵。

雖然說現在還比較慎重,但是等到農村人口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恐怕就會出現重大的政策變化,比如資本、人口下鄉,或者是土地方面的改革,從而催生農場、農莊等形式的發展,這完全是可能的。畢竟將來的農村事業,不可能靠一些留守老人來承擔,而且當他們去世之後,農村總歸是要有人來發展的。

第三,未來的一種可能,城鄉將會真正一體化,有的年輕人一邊在城市居住生活,一邊在鄉下創業。

這種情況恐怕是會有的,也會有很大的面。特別是一些將房子買在縣城的年輕人,他們如果在縣城找不到合適的創業就業機會,或許就會把目光放到廣袤的農村天地,只要有好的政策,一定就會吸引他們到農村去幹一番事業。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品質追求的提高,農村農業也會有深度的革命與創新,將是一個非常嶄新的局面。


碧翰烽

我本身也是農村的,我認為現在更多的年輕人都去了城裡,去了大城市寧願打工也不願種地,如果按現在這種情況發展,農村人會越來越少,可是我們生活總需要吃飯,需要糧食,需要蔬菜,我認為後面國家會加大對農民的優惠政策,或者會實現機器化農業,和美國一樣,一個人可以管理禮幾百畝地,說好的社會主義也會向資本主義靠攏!


木子雪135

危言聳聽,看看現在的房地產,也不可能有9成城裡有房,確實有部分人在城裡買房,又有多少是投資的。看看經濟發達地區有多少打工仔,看看經濟不發達地區有多少人。就知道大部分是了。有錢的或許會生活在城裡,大部分農村人還是會回農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