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Too,是场什么样的运动?

打破沉默者

前段时间,一个叫罗茜茜的女博士举报了教授性骚扰,将北航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她所说,正是美国的#Me too#运动给了她勇气,说出当年的不堪。

和罗茜茜一样,去年香港的栏后吕丽瑶,港姐麦明诗也先后在脸书上转发#me too#,勇敢说出自己的性侵/性骚扰经历。

1、从塔拉纳创造了#me too#

1997年,一名13岁的女孩找到了塔拉纳,并向她倾诉了自己遭遇的性侵。塔拉纳是一位黑人女权活动者,她经常在社区,向底层妇女宣扬女权主义,宣扬女权保护。可女孩说完了,她却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安慰,甚至连一句 “Me too” (我也是)也说不出口,她呆坐在椅子上,沉思了很久。

直到10年后,她创建了一个非盈利组织“JUST BE”,想组织更多的力量去帮助那些曾经遭受过性骚扰和性侵犯的受害人。这10年间,她尝到了太多孤军奋战的苦涩,她知道,只有联合在一起,彼此敞开心扉才能唤起大家的共鸣,引起更多的重视。这一次,她在社交网站“My Space ”上设置了一个话题标签“Me too”,想以此鼓励更多的受害人,勇敢的说出自己的遭遇, 只是,效果并不理想。

2、艾丽萨的呼吁,使#me too#开始流行

2017年10月,好莱坞之神,哈维的性侵丑闻惊爆美国,数十名女性纷纷站出来指控,其中,就有那些家喻户晓的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格温妮丝.帕特洛,詹妮费.劳伦斯......

她们的发声,让事件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整个美国再一次集体关注性侵犯。

15日,塔拉纳的好朋友,著名女星艾丽萨.米兰诺,在推特上发文,“如果所有被性骚扰或性侵犯过的女性都能发一条 #Me too# 的状态,那人们或许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这些年塔拉纳在#Me too# 上的努力深深打动了她,这是个好时机,她需要做点什么!

很快,艾丽萨的呼吁在各大社交平台得到了响应,lady嘎嘎,黛博拉.梅辛,劳拉.得弗雷.....也纷纷转发,Facebook 上,仅仅24小时,就有了超过1200万的评论和互动。

有些人貌似平静,她们只留下了“me too”,有些人很激动,她们详细讲述了自己被性骚扰和被性侵的经历。诗人,作家,那吉娃·依比安,写道:“被指责的是我。人们让我不要谈论这件事,人们对我说这没有多糟糕,人们对我说我应该看淡它。”

男人们也并不回避。

喜剧演员,尼克.派帕斯写到:“男人们,不要说你有妈妈、姐妹、女儿,要说你有一个可以做得更好的父亲、兄弟和儿子。我们都可以。” 他认为,男性应该肩负起女权保护的责任。

安东尼.拉普,泰瑞.克鲁斯,詹姆士.范.德.比克,也表示自己遭遇过性骚扰,他们知道,性骚扰不仅是针对女性的侵犯。

社交平台也点火助力,推特称:“为能够帮助并支持我们的平台上的声音,特别是那些面对权势说出真相的声音而自豪”,它们特地在旗下平台Moments(时刻)上推广,支持#Me Too#。

3、在美国,#Me too# 这个雪球,越滚越大

11月12日,数百人在好莱坞的中心,参加了“还我职场游行”与“#Me too#幸存者游行”,他们举着“Yes Means Yes, No means No”,“Rape came before” (强奸到来之前)的牌子,穿着印有“Whiskey made me do it”(威士忌让我这样做的)的T-恤衫,沿着街道,大声喊道:韦恩斯坦就是个笑话,女员工们赶紧醒过来。

12月6日,《时代》周刊2017年度封面人物,5个半穿着黑色套装的女性十分显眼。无论种族肤色,无论职业地位,她们被称作“打破沉默者”。

她们是,公然指控哈维性侵的演员艾斯利.朱迪;

起诉电台DJ摸她屁股的乐坛天后,泰勒.斯威夫特;

被人在同事面前公然非礼的妇女运动领袖,阿达玛.尔武;

被男性性骚扰,甚至被威胁会伤害她和孩子的普通的女工;

举报上司性骚扰,掀起优步性别歧视整改的离职工程师;

4、#Me too# 的影响从民间到政界。

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名人掉进了#me too#的漩涡,《纸牌屋》的凯文.史派西被指性侵男演员,史泰龙被爆性侵未成年少女,魔术师大卫.布莱恩特,也被女模特起诉迷奸......有律师提出,应当将#Me too# 陈述纳入性侵指控的证据。

除了好莱坞,政界也不能幸免。

特朗普,老布什,克林顿被指对女性有不当行为;

加州,伊利诺伊州等州议会公开回应竞选中的性骚扰指控;

一些政界女性,也开始披露自己遭遇过的性骚扰。其中,一名国会女议员在接受采访时,声称遭遇过某幕僚长的强行舌吻,华裔议员赵小兰,也发声曾遭遇过性骚扰,只是并没有详说。

有议员发起提案,希望简化国会中告发性骚扰的过程。参众两院先后通过决议,定期对所有议员和职员进行反侵害和反歧视培训。甚至有议员提出议案,不应再用纳税人的钱为涉嫌性骚扰的议员与受害者和解,更有议员提出应当将其开除出国会。

5、#Me too#掀起世界波澜

借助社交媒体和《时代》杂志的影响,#Me too#这一打破性骚扰和性侵沉默的运动扩展到了世界,有至少85个国家在引用这一标签。

法国将其变形为“谴责你的猪只”,鼓励大家公开涉嫌性侵犯与性骚扰者的姓名。

意大利在公开经历时则是附带 “在那个时候”。

欧洲议会和欧盟办公室甚至在爆出性骚扰丑闻后,为回应#Me too#,特地召开了会议。

全球的反“性骚扰”浪潮,中国一直显得最为平静,但在罗茜茜之后,好像有了一点不一样。

---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