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冰箱是什么样?

小朋友到了夏天,打开冰箱,就可以拿出冰棍吃。爸爸妈妈买的鱼肉,都可以冻在冰箱里,过很久都不会坏。

但是,古人有冰箱吗?他们可不可以夏天吃冰棍呢?

也是有的。但你会问:古人没有电,怎么会有冰箱呢?

其实,夏天想来根冰棍,是不需要电的。古人在冬天,就到河里去凿冰,一大块一大块的,运到冰窖里。

冰窖是在地上挖出来的坑,外面用厚厚的土盖起来,大门也特别厚,比你家的衣柜还要厚,是用很多层木材叠起来的。

老北京的官办冰窖和民办冰窖,约有数十座。官办冰窖多为砖石砌筑的拱形地下冰窖,民办冰窖则皆为挖掘土坑,窖穴贮冰。官办冰窖至少还有3处尚完好保存着,一在紫禁城内;一在北海公园东门陟山门街雪池胡同,号称雪池冰窖;一在北海公园东夹道恭俭胡同五巷五号,号称恭俭冰窖。

根据资料:雪池冰窖是一个地穴,地面上只露出1米多高,没有窗,内部为拱形,很像一个地下城门洞子,冰窖的墙体和拱券全部用砖砌筑而成,白灰勾缝,非常坚固。内部空间长25米,宽10米,高10米,窖门有1米多厚,密封隔热性能非常好;大约能盛2500立方米冰,6座冰窖大约能盛15000立方米冰。


为什么冰窖要这样造呢?因为这样厚的土层,可以隔热。你想想,街上有些卖冰棍的人,如果没有冰箱,他就用一只泡沫箱子装冰棍,里面还垫上厚厚的棉被,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冰窖,古代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凌阴。

冰窖可不是只有大官才用得起。冰窖有官府的,也有私人的。官府的冰窖,是给皇帝或官员们用的。私人开的冰窖,到夏天就冻一些冰棍,拿到街上卖。老百姓都买得起。

冰从冰窖拿出来之后容易化,所以还有一种东西,叫冰鉴,用来在屋里放冰。

冰鉴是一种铜做的大箱子,里面是空的,冰放在里面,空的地方再放食物。

当然,因为没有电,所以在这种冰鉴里面,冰还是会化的,只是化得比较慢。不过,等化完了,冰冻的食物也就吃完啦。

这种铜箱子,普通老百姓就用不起啦。不过也有办法,那就拿个木箱子,裹一层棉被,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冰箱啦。

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回家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