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临床应用、药方选录

简介

南沙参

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四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A. berticillata (Pall.) Fisch.、杏叶沙参A. axilliflora Borb A. stricta Miq.或其同属植物,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图片

功效与主治

养阴清肺,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粘、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性味归经

【性味】甘,微寒。

【归经】归肺经、胃经。

用法与用量

内服:熬汤,9~15g;或入丸、散。

产地

生于小坡草丛、林缘或路边。产于华东、中南及四川。

禁/宜人群

风寒作嗽者忌服。

饮片炮制

除去根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临床应用

1.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南沙参9克,麦冬10克,杏仁9克,川贝母9克,批把叶9克。每日1 剂,水煎服。

2.百日咳:南沙参9克,百部9克,麦冬10克。每日l剂,水煎服。有缓解痉挛性咳嗽作用。

3.肺结核,干咳无痰:南沙参9克,麦冬6克,甘草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服。有强壮止咳作用。

4.胃阴不足,胃部隐痛: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佛手5克,延胡索5克。水煎服,每日1剂。现代可用于慢性胃炎和胃神经症。

5.食道炎、胸骨刺痛、吞咽困难:可用南沙参、麦冬、甘草、桔梗、金银花、连翘各100克,胖大海50克,共为蜜丸。每次1~2丸,日服3~5次,于两餐之间或空腹含化,缓咽。有明显疗效,而且复发率低。

6.小儿口疮:南沙参6克,王竹6克,天花粉6克,扁豆6克,大青叶6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2~5剂,溃疡面愈合,疗效显著。

7.虚火牙痛:大量南沙参(杏叶沙参)与鸡蛋同煮。食蛋。

8.产后无乳:南沙参(杏叶沙参)12克与猪肉适量同煎。饮汤吃肉

药方选录

1、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南沙参9克,麦冬10克,杏仁9克,川贝母9克,枇杷叶9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2、百日咳:南沙参9克,百部9克,麦冬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有缓解痉挛性咳嗽作用。

3、肺结核,干咳无痰:南沙参9克,麦冬6克,甘草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服。有强壮止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