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博物館歷任館長都是誰?

景堂71321865

故宮博物院新中國成立後的幾任院長其他問答高人介紹的比較得多了,我就介紹下解放前的一位吧。他就是馬衡先生。



馬衡(1881-1955),浙江省鄞縣人。早年在北大任教,1924年11月,清室善後委員會成立,馬衡參與故宮文物點查。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馬衡任古物館副館長,從此便一直在故宮工作,為故宮博物院服務了27年,作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他擔當院長的19年(1933-1952),正值戰亂,烽煙遍地,他與故宮同人一起,不畏艱險、不辭勞苦地帶著故宮文物南遷、西運,創造了萬餘箱文物幾乎未損的奇蹟。在新舊政權交替的關鍵時刻,他又巧妙地與當局周旋,拒運文物赴臺,保全了北平故宮的文物。  

 “九一八”事變後,華北告急,故宮博物院決定將文物遷至上海,史稱“南遷”。時任古物館副館長的馬衡親自監運數量最大的一批文物到上海,保證了這批4635箱零2包的國寶的安全。

  就在他完成押運工作後不久,時任院長的易培基因被誣盜寶被迫辭職。此時戰事日緊,北平尚有文物未能運出,到滬的國寶也沒找到安頓的場所。危難之際,馬衡毅然擔起了院長的重任。上任伊始,他立即組織開展對故宮博物院留北平文物的清點及南遷運滬文物的點收工作。“七七事變”後,南京形勢緊張,剛剛在新庫房安頓下來的國寶眼看又有了危險,於是馬衡又組織把故宮博物院文物遷移到西南的大後方,史稱“國寶西遷”。

  西遷比南遷更為艱苦,更為危險。除了要保證裝箱運輸的安全,還要躲避日軍的追擊轟炸,防範土匪的搶劫。文物被分成三路押運,馬衡院長帶領故宮同人跋山涉水,歷經艱難險阻,用生命護衛著國寶。

  抗戰勝利後,馬衡院長奉命主持故宮博物院復原工作。之後,舊政權決定將南京與北平故宮的文物精品運往臺灣。當時馬衡已與北平的地下黨組織有聯繫,決意不僅自己不去臺灣,而且要保住北平的文物。於是他表面上佈置裝箱,卻又要求大家“不要慌,不要求快”,以拖延時間。到遼瀋戰役結束,沒有運走一箱,平津戰役開始,仍沒有運走一箱。南京政府一再催促,馬衡均以各種藉口繼續延遲。最終,北平解放,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一箱也沒有運出去。

  北平解放後,百廢待興,被留任的馬衡院長繼續為故宮博物院的全面恢復及以後的發展付出了大量心血。1952年退職之後,他還將自己所藏大量甲骨、碑帖等文物捐獻給了故宮博物院。逝世後,他的子女又遵其遺囑捐贈了家藏的種類眾多、數量巨大的文物。


光明大先生

現任院長:單霽翔

1954年生於北京市,祖籍江蘇江寧,1971年1月參加工作,1985年6月入黨,2002年起任文化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局長、黨組書記。2003年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專業讀研究生,並獲工學博士,高級建築師,註冊規劃師。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歷任院長:易培基 ( 1928-1933)

880年2月28日出生,湖南省善化(今長沙市)人。曾任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故宮博物院首任院長。弟為近代思想家易白沙。
受過良好教育,畢業於湖南方言學堂,曾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參加武昌起義,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黎元洪的秘書。1925年10月,故宮博物院成立,任理事兼文物館館長。1933年,因故宮盜寶案蒙遭冤屈,被迫辭去院長之職,移居天津,轉至上海法租界。晚年生活處境悽苦。1937年9月病故,終年57歲。

歷任院長:馬衡 ( 1933-1954)

浙江鄞縣人,字叔平,別署無咎、凡將齋。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長,金石考古學家、書法篆刻家。
早年入讀南洋公學(現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曾學習經史、金石諸學。精於漢魏石經,注重文獻研究與實地考察。中國金石學家,考古學家,書法篆刻家。南洋公學肄業。曾任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考古學研究室主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1952 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歷任院長:吳仲超 ( 1954-1984)

又名蘭久、鏗,江蘇南匯大團鎮(今上海市浦東新區)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首任故宮博物院院長。1984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歷任院長:張忠培 ( 1987-1991)

張忠培(1934年—2017年7月5日),男,漢族,1934年生,祖籍湖南長沙,著名考古學家,吉林大學考古專業的創建者。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故宮研究院名譽院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
2017年7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歷任院長:鄭欣淼 ( 2002-2012)

鄭欣淼(1947.10-),陝西澄城縣人,中共黨員。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故宮學”專家。歷任中共陝西省委研究室副處長、處長、副主任、主任,中共陝西省委副秘書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組組長,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國家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黨委書記,文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為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華詩詞學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會長,中國魯迅研究學會、中華詩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故宮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特聘教授,南開大學兼職教授。多年來從事政策科學研究、文化理論研究、魯迅思想研究;2000年以來,著力於文物、博物館研究。2003年首倡“故宮學”。先後出版著作14部,2003年以來發表論文、散文等200餘篇。

小朋友OR大朋友

現任館長是單霽翔,2012起任職至今,之前應該在國家文物局工作。而關於歷任館長,分別是:

易培基:1925年10月—1933年7月

馬 衡:1933年7月-1952年5月

吳仲超:1954年1月—1984年10月

張忠培:1987年6月—1991年9月

鄭欣淼:2002年10月—2012年1月

不知道以上表述是否準確,關於現任單霽翔,多說兩句。


在這個網絡時代,單霽翔現在應該算是網絡紅人,前兩天,剛剛給美國總統做了一次講解員。

最近關於單霽翔的報道,都在說他通過反向營銷行李牌兒的事情。

如上圖字幕所言,欲揚先抑,讓大家不要買他們行李牌,容易丟,第一次出差就會丟,為什麼呢?緊接著說出了理由:因為故宮的行李牌,太好了!

現在,大家都知道單館長是個段子手,說起來什麼是一套一套的。



關於法國前領導人,單館長也是什麼都敢說。而讓大家更佩服的,可能就是關於故宮票價的事了。大家都知道,現在國家AAAAA級的旅遊景區,門票動不動就200元左右,而故宮現在還是執行多年前的幾十塊錢。關於不漲價這一點,單館長是這樣說的:

怎麼樣?是不是要給這個館長先生點32個贊?其實不止這些,關於故宮的內部管理,這位先生也是很有魄力的:
因工作的緣故,深知公家單位在內部管理中存在的很明顯,但又不好管理的方面。這位單館長敢於說出這樣的話,可想而知在故宮內部管理上的決心之大。管理更好了,體現在旅遊者方面,一定是到故宮遊覽體驗更好了!這一點,毋庸置疑。


風景故事

故宮博物院現任院長為單霽翔。

2012年1月初,單霽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現為中國文物學會會長、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2014年9月22日,單霽翔榮獲文物保護專業內最高學術榮譽“福布斯獎”。

石渠寶笈特展引發“故宮跑”,《我在故宮修文物》熱播,“萌萌噠”的大清皇帝令人忍俊不禁,典雅的故宮日曆成了流行禮物……這幾年,故宮博物院成了“網紅”。這背後,是以單霽翔為代表的廣大故宮人的辛勤付出。

在人們印象中,博物館都是嚴肅、高高在上的。但單霽翔近些年力圖改變人們的這一觀點。本文以故宮文創產品為例舉例說明。

故宮博物院裡有200多隻野貓,每隻貓都有名字,每天抓老鼠,儼然“大內高手”。故宮由此開發的“故宮貓”系列文創產品,深受孩子們喜愛。故宮還有狗,每天閉館後負責起故宮的巡邏工作,也十分敬業。所以,故宮又開發了牡丹圖案和菊花圖案的狗服,和2016年春天的牡丹展和秋天的菊花展同步推出。

故宮,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達著傳統文化的價值。

從朝珠耳機到“正大光明”充電器,從“奉旨旅行”行李牌到“朕就是這樣的漢子”摺扇,故宮的文創產品在2015年年底就達8700多種,營業額超過10億元。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強調,故宮的文創產品一定要以故宮文物的研究為基礎。比如,清郎世寧的《乾隆皇帝大閱圖》中有一匹漂亮的白馬,故宮將這個圖案製成領帶,單霽翔出國時戴著,惹來很多外國領導人“垂涎”;《雍正十二美人圖》已經開發成文創套裝,有美人傘、書籤等。

現在,人們逛故宮,都會在文物商店買上幾件故宮的文創產品。有足夠創意,價格也能接受,無論是收藏還是送人都很值得。

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昭聞天下

首先故宮名字叫故宮博物院,所以應該是故宮博物院院長,院長是單霽翔。

下面是搜索的人物介紹。

1992年01月至1994年05月

北京

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副局長。1994年05月至1997年08月

北京

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1997年08月至2000年01月 中共

北京

市房山區委書記。2001年01月至2002年08月

北京

市規劃委員會(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2002年08月,任

文化部

黨組成員、

國家文物局

局長、黨組書記。

2003年考入

清華大學

建築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兩院院士

吳良鏞

教授,2008年獲工學博士學位。2012年1月,任

文化部

黨組成員、

故宮博物院

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