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设立5周年座谈会举行

精耕国家战略,两岸深度融合。

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

自2013年2月设立以来,

当好“先行军”,深耕“试验田”,

全力推动两岸产业深度对接、

金融创新合作、功能平台建设、

民间交流交往迈上更高台阶。

今天(5月27日),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设立5周年座谈会举行,汇聚两岸智慧,共同分享经验,共谋未来发展,进一步推动昆山试验区在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环保部副部长周建,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周晓飞,教育部港澳台办主任刘锦,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陈克龙,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郭松,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璟,省发改委副巡视员尹建庆,苏州市发改委主任凌鸣,昆山市委书记、市长杜小刚,国台办、财政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等相关负责人,市领导张月林、张雪纯、冯仁新、管凤良、陈丽艳、陈辰扬、金铭、宋德强,以及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台商台胞代表等参加座谈。

汇聚两岸智慧 共谋高质量发展

周建在讲话中指出:

昆山试验区设立5年来,在两岸产业深度对接、金融改革创新、功能载体建设、人员交流交往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国其他地区提升两岸合作水平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近年来,昆山大力实施台资企业生根战略,聚力聚焦创新发展,不断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巩固提升台资在昆山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未来,希望昆山试验区在两岸产业合作方面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平台、提升层次、拓展空间,更好地促进两岸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形成更多更好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产生更为积极更加广泛的影响。

同时,昆山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创造了很多很好的经验,这也是两岸合作的重要领域。希望昆山试验区为两岸在产业、生态等诸多领域开展更为广泛的深入合作,推动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周晓飞指出:

昆山试验区对台合作先行先试工作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昆山台资经济发展,同时也探索和积累了一批地方层面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做法,为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强调,党的十九大关于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逐步为台胞提供同等待遇的有关精神,以及近期出台的“31条措施”,为昆山试验区继续发挥对台合作基础实、领域宽和水平高的特殊优势,进一步先行先试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广阔空间。

他希望,新形势下,昆山试验区要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继续发挥示范作用,并提出四点建议:昆山试验区的工作要“不忘初心”,紧紧围绕国务院明确的任务,持续贯彻落实五次部省际联席会议精神;在推进落实“31条措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昆山试验区工作基础好的优势,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探索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逐步为台湾同胞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的办法措施;充分发挥昆山试验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优势,加强对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有关问题的研究,提出价值高、分量重的分析报告和政策措施建议。

杜小刚在致辞中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昆山发展和昆山试验区建设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新老朋友表示感谢。

杜小刚指出

昆山试验区建设倾注了各方心血,国家发改委、国台办等22个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对昆山试验区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成功召开了五次部省际联席会议,形成了85项支持事项;昆山试验区建设积极提供了鲜活案例,昆山把昆山试验区作为最大的改革平台,在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合作、功能平台建设等领域,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和创新举措,提供了“昆山样本”“昆山方案”;昆山试验区建设充分释放了改革红利,产业合作掀起热潮,五年来,新增台资项目597个,总投资58.6亿美元,台商台胞“精神家园”建设成效显著,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月、中秋灯会、首届海峡两岸昆山马拉松比赛等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大批台湾青年来昆就业创业,已有10万多台商台胞在昆山安居乐业,台商台胞已经成为昆山大家庭的重要成员,“31条措施”中的大部分措施已在昆落地。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昆山试验区将继续勇担时代使命

杜小刚强调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昆山试验区将继续勇担时代使命。昆山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为追求,以实施昆台融合发展三年提升工程为抓手,项目化落实前五次部省际联席会议各项改革措施,高水平制定实施昆山试验区五年发展规划,着力打造昆山试验区升级版,积极争取首批台商台胞“同城待遇”试点,坚定不移保护台商台胞合法权益,坚定不移支持台企扎根发展、转型发展、永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动昆台融合发展迈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为全面深化两岸产业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台办、教育部、工信部、人社部、环保部、农业农村部、外汇管理局等部委领导在发言中也对昆山试验区五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昆山试验区继续开拓奋进,大胆改革探索,努力走在对台交流合作的最前列。

部分台商台胞代表和来自两岸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也分别作了发言。他们对昆山试验区下一步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一是高度重视创新驱动,扩大两岸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合作,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深化两岸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交流互动,拓展交流渠道,重视环境建设,吸引两岸高端人才来昆就业创业;三是加强两岸金融创新合作,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定位,丰富发展金融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扎根发展。

受昆山试验区建设推进工作办公室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李开孟汇报了昆山试验区研究成果。他建议,昆山试验区未来发展,要着重在构建两岸深度合作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机制、建立推动全方位交流合作的新路径、完善两岸融合发展政策创新试验平台等方面,继续开展创新实践,着力打造昆山试验区升级版,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发展历程

2013年2月3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

2013年11月22日

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23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一批先行先试政策正式落地

2013年12月27日

《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纪要》正式印发,明确产业、金融、商贸、载体、品牌、会展、人才、投资等八个方面支持措施

2014年12月4日

国家发改委在北京牵头召开昆山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

2014年12月12日

《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纪要》正式印发,明确在昆山保税区转型发展、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试点、深化两岸金融创新合作等六个方面给予支持,实行先行先试

2015年12月30日

昆山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金融创新合作、贸易便利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等四大类12条改革措施

其中一项重要成果的落实情况,就是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会议之后,为加速会议成果落地,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等有关部委多次到昆山进行驻点调研,形成了海关特殊监管区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方案。

2016年10月14日

税务总局、财政部、海关总署正式出台政策,明确在昆山综保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展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并对试点企业相关税收政策进行优化调整。

2016年11月1日

昆山综保区扬皓光电开出了全国综保区内销第一张增值税发票标志着这一试点在昆山率先落地

2016年12月5日

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在推动两岸产业合作、两岸金融创新合作、贸易便利化、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等四个方面给予支持,实行先行先试

2017年12月15日

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充分肯定,

自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以来,在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昆山试验区在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