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棺材里,竟是空的?

牌坊是一种石质门架,一般有两层楼那么高。贞洁牌坊也是如此,为一些亡故的女人而立,表彰她们“从一而终”的事迹。

与现代一般无二的是,上命的出发点是为表彰贞洁,下达之后,却成了无数人身上的枷锁。女人被迫为贞洁自杀,或因失贞被杀。一座座本该光耀门楣的牌坊,成了染血的墓碑,死在其下的亡魂不知几多。

在古代,并非任何女人只要一辈子守寡或者为贞洁自杀就可以获得官方认证的贞洁牌坊的。贞洁牌坊也不是个人荣誉,是整个地方上的大荣誉。那什么样的女子有可能获得贞洁牌坊?大户人家的小姐,或者独自拉扯出很有出息儿子的寡妇,才有可能获得贞洁牌坊的角逐资格。显然,普通人家的女人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一块贞洁牌坊经常是整个地方争取来的的荣誉,地方上的人千方百计去维护,决计不会允许任何人来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大户人家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精神生活也跟着水涨船高,不像底层人士,孩子当牛马养大。大户人家的姑娘,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父母对子女的感情相较底层人士更为深刻。为了维护地方上的荣誉,要牺牲他们的女儿,他们必然是不愿意的;公然去挑战所有人的道德观,他们也是做不到的。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开篇就是《牌坊》。牌坊道出了一个电视剧没有告诉我们的秘密。那就是,那些为贞洁自杀的女子,她们的坟被撬开后,是空的!

女子的父亲母亲,在下葬的那天,撕心裂肺的哭,也许并非为死别,是为生离!此生再见不到自己的孩子,让她远远地活着已经是父母与吃人的牌坊对抗下最好的结果。至于活得如何,父母无能为力,于是,哭的更加悲苦。也许她们趁着夜色,坐上小船,从此孤身流落,不知未来。可是她们本是知书达理,本该成为娇娇俏俏的可人儿。一块牌坊!从此避走天涯,竟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牌坊》一文中还道出,不远处的尼姑庵,总有很貌美的尼姑来了又走。来是一个人来,走是不堪地痞流氓骚扰而走。没人知道这些尼姑的来历,是否有家人。或许这就是棺材里女子的结局吧。

但是,在国人觉醒早期,尼姑庵被几个漂亮的有文化的女老师办成了学堂,她们教书育人,鼓励女孩学习,全力改变女孩的命运。还是不知道女老师从哪里来,但是,那时候能学到文化知识的女性,除了大户人家的小姐还有谁...

血淋淋的牌坊压抑了一整个民族几百年的灵魂,可是底下暗流涌动,终于汇成破土洪流,冲开旧社会的枷锁。她们想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是未来所有人的未来。她们为贞洁而“死”,为反抗吃人的命运而活!

时时想起今天的生活可能是前人连想都不到的,也是她们一代一代用一生去争取来的。那个连保全自己的孩子都要偷偷摸摸,且忍受生离死别之苦的时代终是一去不复返了。

罪是时代之罪,人是不屈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