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罵劉震雲是不是過分了?

貓貓呵呵

站在平常人的角度來看,小崔好像是有點反應過度了。但是,對於手機第一部小崔其實已經不再追究了,而且和馮小剛劉震雲依然還是能坐到一起的人,小崔之所以這麼生氣,原因在於《手機2》的開拍。

為什麼呢?在和劉震雲的交涉過程中,劉震雲說這次不叫《手機2》,而叫《朋友圈》,可在廣電備案或宣傳時卻用的是《手機2》,小崔明顯被劉震雲給忽悠搪塞了,這才是小崔憤怒的根本原因。

小崔講過,他現在不屑於也瞧不起馮小剛,因為那是十足的渣子,所以根本就不願意與他對話,他之所以想懟劉震雲,是源於自己對作家的厚愛和尊敬,小崔說過,自己當代最喜歡的作家劉震雲是其中之一,而且小崔出的書《不過如此》還請他作序。他看不慣劉震云為了錢喪失一個作家的尊嚴和臉面,去捧馮小剛的臭腳,這才是小崔生氣的地方。看著一個自己喜歡的作家慢慢被錢俘獲,他的內心是很痛苦的。


元芳有看法

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劉震雲是個作家沒錯,要說舉世聞名就太過了。再則,就是舉世聞名的大作家也不是不能說道,關鍵看他有沒有理。抬出舉世聞名這塊牌子,是指望大家都做腦殘粉嗎?范冰冰粉絲上億、人脈深厚,這又怎樣?指望我們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包容她?我們又不是李晨。

崔永元罵劉震雲有沒有理?我覺得罵得有理。

馮小剛說《手機》是和小崔開個玩笑,我估計他和劉震雲一邊寫(拍)一邊暗笑。他們覺得這個玩笑好玩,可小崔不是花花公子,雖然幽默但生活作風上很嚴肅,不像那些愛炒緋聞的娛樂圈人物,當然受不了這玩笑。這就像有人以出軌為榮而有人以出軌恥一樣。

劉震雲不覺得有什麼不妥,而小崔覺得不妥,不是劉震雲格局大,而且他廉恥觀與小崔不同。十五年後劉震雲、馮小剛舊病復發,繼續消費嚴守一拍《手機2》,其實是想再次消費崔永元。

小崔向劉震雲提出異議,劉震雲卻對小崔玩了一個偷樑換柱式的欺騙,說不叫《手機2》叫《朋友圈》。過一些日子小崔發現再次被騙,新仇舊恨湧上心頭,罵劉和馮是渣子。小崔的罵人行為完全可以理解,如果不罵就對不起一貫支持他的民眾。

小崔罵的過不過分?我覺得不過分。小崔罵欺人太甚的劉和馮,懟劉震雲女兒,用詞並不惡俗,沒用汙言穢語,也沒有無中生有,更多的是諷刺。小崔內心無比憤怒,但罵人時守住了一個文化人的節操,換我早已一萬隻草泥馬飛奔而過。


龍久於池

首先糾正一下題主所用的舉世聞名這個詞,用這個詞來形容劉震雲感覺有點過了。舉世聞名的意思是全世界都知道,以劉震雲目前的名氣來看,還達不到這個地步。不過,經過此次事件以後,劉震雲現在的名氣可謂是"舉世聞名"了,因為有國外的媒體都已經關注報道了此事。

其次,崔永元罵劉震云為金錢出賣靈魂,這句話說的沒毛病啊?也不能算是罵人吧?只能算是實事求是的說而已,不過用詞不那麼文雅而已。崔永元自己曾說過,劉震雲因為手機1的事情,對崔永元道歉3次,其中一次甚至說:"是的,無恥,為了掙一點快錢"。要知道很多文人都視金錢如糞土。

最讓崔永元無法理解和接受的是劉震雲的言而無信和出爾反爾。崔永元曝光的短信裡面提到了劉震雲要拍手機2,但是名字叫做《朋友圈》。結果宣傳的時候名字依然是手機2.這事放誰身上都會感覺憤怒的好吧?

也許當年的事件很多人感覺崔永元是不是太玻璃心了?可是你不知道的是當初馮小剛和劉震雲一起找崔永元,原本是安排崔永元演葛優的那個角色,後來因為央視有規定主持人不能有第三方職業。可崔永元卻給馮小剛和劉震雲說了很多關於主持的技巧。結果,劇情的安排確實嚴守一出軌。當初,崔永元主持的《實話實話》是很火的,後來因為身體原因退出了。可電影卻飾演的是因為出軌導致嚴守一退出主持位置。當年,天涯上有網友甚至貼出,手機1嚴守一的角色就是映射的崔永元。而且從幾個方面提出了劇情就是根據崔永元量身定製的。

劇情裡面有一個嚴守一把貝爾說成了瓦特,而真實的崔永元則是把劉備所說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說成了孟子。可見,編劇在寫劇本的時候,也是深入挖掘瞭解崔永元本人的。這種情況已經不能用所謂的巧合來解釋了。

所以,崔永元罵劉震雲並不過分。你看看,馮小剛和劉震雲都保持沉默,都不敢回應。這恰巧說明了二人自知理虧,心裡有鬼!


保險島島主

不過分,劉震雲想掙快錢無可厚非,但是人不要臉就不對了,請先看圖:

看完之後明白了,他給崔永元發短信說,十多年過去了,主人公是另外一個人和他沒關係,新電影叫《朋友圈》,不叫《手機2》,可是海報出來,叫《手機2之朋友圈》,你說小子也太不要臉了,你可以不回覆崔,但是為啥又一次捉弄我們可愛的崔老師!


荔枝資訊

好聽在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55d27de8fa6cd3f12d8064cccf688c99\

忠傑30




kakashii

很久沒回答悟空問答了,這一次選擇回答是因為大家都在關注崔永元怒撕娛樂圈的新聞。

娛樂圈從來是娛樂和消費大眾的,這次終於被大眾們消費了一把!除了個別腦殘粉為明星站隊,一些從法律層面一分為二分析事態和雙方權責,九成多網民旗幟宣明地一邊倒支持崔永元,連崔永元自己都承認的"公報私仇"的"網事"演變成了勇揭娛樂圈內幕的正義之舉。

沸沸揚揚鬧了這麼久,終於引起了官媒和政府部門介入,關於科技人員與"戲子"的收入及名望,國人特別是年輕人對前兩者迥然不同的追捧程度有識之士早有批評聲音,這次"4天6000萬"的鉅額收入把娛樂圈引向了社會的對立面,導演、演員、製片方等被舉一反三,一時間洪桐縣內無好人,男女關係、耍大牌都是小事,工作室、註冊地、偷稅、漏稅、一人多職巧取豪奪等也是中事,洗錢、圈錢等字眼出現更令人觸目驚心,拍個電影連浩浩蕩蕩去加油也有講究,一剎那間光鮮亮麗的娛樂圈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幾個上市公司的股票應聲而跌,多少億的資金灰飛煙滅。有道是神仙打架,一堆有關和無關的人遭了殃,事態結局如何尚未確定。

說回來劉大作家,這事鬧大了,全國人民都要感謝您!不是您言而無信,戲弄崔永元"朋友圈"改成"手機2"(見崔永元貼出的崔、劉對話),哪有這麼多一連串的事情發生呢?您是作家,別人沒文化,您不該說自己沒見識。我一直覺得崔永元因15年前被耍與他個人太敏感有點關係,但昨天看了一個人寫的貼子,指"武月"在字面上已暗指"和晶",現在再看,元者一也,"守一"是不是也暗指"永元"呢?如果是這樣,大作家您可太不應該了!用文字去傷害一個當您是朋友的人,何其忍也!


心茗雅筑

過不過分是個偽命題,只要沒犯法,沒有汙衊詆譭造謠,沒有過分一說。只是他們的事比較麻煩,估計是沒解的。兩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尿不到一個壺裡,這仇不知道要記到何年何月了。崔叔覺得當初老劉在《手機》這部戲裡是拿他開涮了,不但含沙射影的挖苦他得意之作(我認為是崔叔的得意之作,不代表崔叔就這麼想)脫口秀節目,還整了個婚外情給男主角,崔叔就認為老劉太不厚道了吧,我和你無怨無仇,你這麼損我幹啥,當時就開懟了,包括把馮導也帶進去了,要他們給說法,要道歉,作為我個人認為,崔叔這想法也不算過分,老劉和馮導為了社會和諧,抱著多一朋友總比多一敵人強的想法出來說明一下,沒有想傷害你的事,就是個商業娛樂電影,怎麼賺錢怎麼拍,如有雷同,那也是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沒有想侮辱誰的意思。這麼一說我想崔叔也就不會那麼動肝火。可老劉和馮導可不這麼想,老劉想我寫本子也不能照顧所有人吧,有雷同都找我,我本子還寫不寫啦,況且我也是名人,好像我做錯了啥似的,為啥要道歉掉面子。馮導也想,我拍戲又沒指名道姓,你老崔非得對號入座,那有啥辦法,況且我也是名人,好像我做錯了啥似的,我憑啥道歉。樑子就這麼結下了。就算《手機2》換名《朋友圈》,雙方都不想退一步海闊天空,仇的根子沒除,一樣是一路仇到黑,老死都是無解的仇。


好說593

崔永元懟劉震雲,

說他為了錢而出賣靈魂,

我看不過分,只是客觀批判而已。

這樣的批判,使我想起魯迅怒懟

文人梁實秋。

我覺得劉震雲,在這次事件中是不是

應該反思一下呢?是不是能夠引以為戒

呢?人被錢衝昏頭腦的事是常有的,

要不怎麼能有成語“見利忘義”呢?是不?!

但是劉震雲可以冷靜冷靜,

靈魂也可以迷途知返吧!


趙國臣瀋陽

《手機》中葛優扮演的《有一說一》主持人嚴守一,因為手機收穫婚外戀。有一天他把手機忘在家裡,妻子便知道了他出軌的秘密。當時崔永元主持的《實話實話》正在熱播,很多人把崔永元和嚴守一聯繫到一起,經常有人說他是《有一說一》的主持人,因此這個事件對崔永元打擊很大,加上其它方面的造成抑鬱症,時隔多年又搬出原班人馬拍《手機2》,崔永元聽到到消息後找到劉震雲確認,請看聊天記錄,說跟《手機》沒有關係,但是宣傳什麼的是《手機2》而不是說的《朋友圈》這也就是為什麼崔永元要罵了,他被耍了2次,此次已經舉報偷漏稅,想把馮小剛和劉震雲直接弄下去,至於牽連其他人只是先跳出來躺槍了,至於乾不乾淨就看國家的調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