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貴為蜀漢開國皇帝,為何執意迎娶年老色衰的寡婦吳氏?

雍保國

公元212年十二月,劉備與劉璋決裂,劉備的援軍之師立刻成了劉璋的腹心之患。經過三年的戰爭,劉璋抵擋不住張飛、趙雲等劉軍大將的凌厲攻擊而節節敗退。最後,山窮水盡的劉璋被迫向劉備投降。益州自古號稱天府之國,不僅有肥沃的平原可供產糧,而且益州物產也是極其豐富。據《漢書》記載:巴、蜀之地“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實之饒。”加之四川地帶多鹽井,這無疑會極大地加強劉備的經濟與軍事實力。更重要的是,劉備已經實現了諸葛亮《隆中對》跨有荊、益的戰略方針,從此劉備可以利用四川多水彙集的優勢,以船運的便利攻打漢中或同時發動偏師出荊州攻洛陽牽制曹操中原軍隊,繼而突破曹操關中防線。


看著形勢對自己越來越好,漂泊半生的劉備十分高興。就在同年(公元214年),劉備迎來了更大的一件喜事,他準備違心地迎娶新夫人吳氏。對比年輕貌美的孫夫人,吳氏早年喪父,且寡居多年,掐指一算已經步入中年。但是對於此事,劉備不情願的最大原因是吳氏是同宗劉璋的兄嫂。可是,劉備又不得不贊同這樁婚事。究其原因,都是因為當時益州混亂的局勢所逼!

在劉備入主四川之前,四川的主人是劉焉、劉璋父子。劉焉被朝廷任命為益州刺史後,曾經面臨著難以上任的窘境。因為彼時的益州爆發了以馬相、趙袛為首的黃巾餘亂,數萬亂軍橫行益州,相繼殺死綿竹令、益州刺史等東漢官員。雖然最後被賈龍為首的益州軍閥平定,但是也為益州本地軍閥的滋生提供了溫床。劉焉雖然依靠賈龍等益州軍閥的支持最終就任,但是他卻難以控制益州軍閥的日益壯大。最後劉焉組建了自己的部隊——東州兵。史載“劉焉為益州牧,初南陽三輔民數十萬戶流入益州,焉悉收以為眾,名為東州兵。”

本來劉焉來到益州一是因為避禍,二是因為望氣者傳言益州有天子氣。所以劉焉最終的打算是建立獨立王國,當然難以容忍益州土著軍閥的壯大,於是劉焉開始壓制益州軍閥賈龍、任岐等人。隨即,益州士族與劉焉交惡,繼而兩方發生戰爭。最後,劉焉依靠東州兵平定了任岐、賈龍的叛亂,卻從此失去了益州士族的信任。隨後繼位的劉焉幼子劉璋又平定了益州豪族趙匙、龐羲的叛亂,從此益州士族和劉璋政權的矛盾開始變得不可調和,直到以劉備為首的荊州集團控制益州。

劉備控制益州後,劉璋武裝部隊東州兵與益州豪族的矛盾暫時退居二線,以劉備為首的荊州、南陽集團開始成為益州豪族的新矛頭。史書《華陽國志》評價劉備入主益州後的政治、軍事現狀用了八個字“豫州入蜀,荊楚人貴”。為了在嚴重排外的益州本地站住腳,劉備不得不採取各種手段拉攏昨天還是仇敵的東州軍事集團。最典型的就是劉備迎娶寡居的吳氏。

吳氏,原為劉焉之子,劉璋之兄劉瑁之妻。更重要的是吳氏還是東州集團重要將領吳懿的妹妹,史載吳懿為人高亢強勁,其家族亦是兗州陳留豪族。雖然劉備最初顧及吳氏的身份,但是為了政權的穩定,最終兩人在荊楚頭面人物諸葛亮等人的撮合下成婚。東州軍事集團也和荊楚集團握手言和,益州局勢開始穩定下來。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吳氏亦被冊封為皇后,吳懿等東州集團軍事將領也成為了蜀漢對外征戰的重要將領。


大福讀史

劉備一生,史書上有記載的夫人總共有四位,分別是甘夫人、糜夫人、孫夫人、吳夫人。

甘夫人即劉禪生母,赤壁之戰後病死,後被追諡為皇思夫人,再被追諡為昭烈皇后。

糜夫人是當時徐州別駕麋竺、南郡太守糜芳的妹妹,生卒年不詳,但《三國演義》小說中說她是在長坂坡死於戰亂,趙雲害怕曹軍盜屍,推土牆將她掩埋。

孫夫人是孫尚香,吳國國主孫權的妹妹,顯然,這是一場政治聯姻,《資治通鑑》記載,劉備入蜀後孫權接她回到東吳,生卒年不詳。

吳夫人就是我們現在要重點說的。

吳夫人姓吳,這一點不用多說,但具體叫什麼,沒有記載,所以向來都稱其為“吳氏”。

但吳氏並非只有劉備這一個丈夫,在此之前,她曾嫁給當時益州牧劉焉的兒子劉瑁,只不過這劉瑁死得早,所以吳氏就成了寡婦。

公元214年,劉備兵臨益州,此時的益州牧是劉焉的小兒子劉璋,也就是劉瑁的弟弟。劉璋懦弱,只得投降,劉備於是輕而易舉地得到益州大片土地,開始入主蜀地。

安身立命之後,身邊需要一個夫人,此前劉備的三個夫人亡的亡、跑的跑,這時還真就成了一個單身漢,所以,就有人開始張羅給他介紹對象了。

誰合適呢?

按說,按目前劉備的地位和身價,娶個賽若天仙的黃花閨女太平常了,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事,但屬下們為他想到的偏偏是這個人——

誰啊?吳氏!沒錯,就是前面提到的劉焉的兒媳、劉瑁的遺孀吳寡婦。

這就奇怪了,為什麼偏偏是她呢?

原來,這裡面還真有故事。

吳氏是陳留(今河南開封)人,她的哥哥叫吳懿,這兄妹二人父親死得早,因為父親生前與劉焉關係很好,所以劉焉遷任益州牧的時候,便隨著劉焉來到蜀地。

這個劉焉也是漢室血統,是西漢時期魯恭王劉餘(漢景帝第四子)的後裔,看著天下大亂,漢室傾頹,便慢慢有了自立為帝的想法。既然有這念頭,所以就很在意有沒有暗合這一想法的所謂祥瑞啊、天意啊、吉人啊等等,恰好,有相士見到了吳懿的妹妹吳氏,便說此人一臉吉象,“後當大貴”,於是,劉焉便動了心思,命跟在身前的兒子劉瑁將吳氏迎娶進門。

劉焉的如意算盤其實打得很好,吳氏“後當大貴”,那麼兒子將來必定前程廣大,說不定便會成為帝王,那麼作為帝王的老子,自己是不是可以先一步登天呢?

只可惜劉焉想到了開頭,卻沒想到結局,這個吳氏確實是大福大貴之命,只不過他的兒子消受不起也沒能扛得住,娶了吳氏後沒幾年便真的登天了。

但不管怎樣,因為相士之言,吳氏的頭上卻已有了光環。

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劉備入主蜀地後,大臣們要勸他迎娶吳氏。

吳氏到底相貌如何,沒有記載,所以說劉備娶寡婦是為了美貌,這一點無可考證,但古人信奉天意,講究命相,卻是不爭的事實。

嫁給劉備後,相士的預言果真在吳氏身上呈現了。五年後,也就是公元219年,劉備攻取漢中自稱漢中王 ,立吳氏為漢中王后;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不久便立吳氏為皇后 ,劉備死後,吳氏被劉禪尊為皇太后,公元245年八月,吳氏去世,諡號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