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旁軸世界—Leica 徠卡 入坑指南

“Photography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my space… it is to discover, it is to capture giving flow to what the heart feels and sees in a certain moment, it is being in the street, trying, knowing, learning and, essentially, practicing the freedom of being, of living, of thinking…” -- Rui Palha

不知不覺,入手M10大半年了... 雖然快門按的不多,但依然記錄了這半年多來的生活。喜歡帶著他一起出門;喜歡他的古老而優美的經典設計;更喜歡舉起他,將影像重疊時優雅地按下快門的感覺... 凝固了時間與生命... 這種經典的情懷讓人著迷!

旁軸相機 Rangefinder Camera

如果你熱愛攝影,旁軸相機依然一定是想要嘗試的裝備。無論是膠片亦或數碼,旁軸相機都有著小巧的體積與復古經典的金屬外觀,更讓器材黨、撫摸黨愛不捨手。

旁軸相機,也稱為旁軸取景式相機,由於取景光軸位於攝影鏡頭光軸旁邊,而且彼此平行,因而取名“旁軸”相機。在整個照相機技術發展過程中,這種相機的品類是最為繁多的一種,結構上亦大相徑庭,因此也最具文化特色。從出類拔萃的徠卡產品,到著名的祿萊雙反,都是旁軸相機的成員。

對於選擇恐懼症的擼主,當初選擇旁軸的Leica還是哈蘇的中畫幅X1D,糾結了很久。最後黃邊聯動測距旁軸相機戰勝了理智。雖然沒有Canon 1D、Nikon D5、Sony A9系列的瘋狂的追焦連拍,畫質、寬容度又趕不上中畫幅的X1D, 但是 IT‘S LEICA!

Leica M10

2017年1月19日,Leica發佈了新一代數碼M系列相機,M10。更加纖薄的機身、更高的ISO感光度、更加討好的直出JPG色彩,讓M10成為最為均衡的一代。當然那個裝X的可樂標從M-P之後,又回到了顯眼的位置...

3月份去三里屯遠觀了一下北京的發佈會。

之後便開始搜尋購買渠道。無奈國內訂貨週期長,水又深(主要是窮),擼主便從東京的mapcamera預定了銀色。經過超級漫長的等待,終於到貨。刷卡走人,買了一堆銀灰色盒子回來。

如有你有一定的攝影基礎,相信上手M10會比較容易。

唯一要熟悉的就是黃斑對焦。

一旦習慣起來對焦會更加快速,熟悉鏡頭景深標尺預估物距、或是預先對焦等待被攝物體落入焦點範圍、亦或是超焦距。

擼主一般會把對焦環放在1m的位置,無論遠近,都可以快速的轉動對焦環到想要的焦距。

拋開那些所謂的玄學、德味、空氣感,Leica M10 依然是一個值得擁有的相機。當你習慣於黃斑對焦,攝影變得簡單起來。

照例放上一些最近的照片,均為直出JPG。

Leica Summilux 35mm f/1.4 ASPH II(11663/11675)

在M系統的世界裡,帶有小廣角性質的35mm,一直都是受歡迎的鏡頭焦段。 許多攝影史上的經典作品,都是使用35mm鏡頭拍攝。很誘惑的一句話吧,以至於第一次購買Leica M的朋友,基本都會選擇35mm的Summilux f/1.4或是更加小巧的Sumicron f/2。

擼主也沒有例外,第一隻M鏡頭選擇了原廠的經典,現行版Leica Summilux 35mm f/1.4 ASPH II (11675)。

Leica Summlux- M35mm F1.4 共有5代, 第一代發佈於1961年,57年前~~

1. Summlux-M 35mmF1.4 (1961-1966)

2. Summlux-M 35mmF1.4 (1967-1995)

3. Summlux-M 35mmF1.4 Aspherical (1990-1994)

4. Summlux-M 35mmF1.4 ASPH I (1994-2010)

5. Summlux-M 35mmF1.4 ASPH II (2010)

相比前一代 ASPH版,新鏡頭採用浮動式鏡片(Floating Element)的設計,增加了邊角的畫質。同時也改善了ASPH I (11874)的聖光問題,當然也有很多人推崇Leica Glow...

銀色機身搭配銀色鏡頭(11675)甚是協調。 此外,遮光罩變為更加亮騷的方形金屬。

最大光圈至最小光圈,對焦在最近距離到無限遠都有優異表現,全開光圈就是工作光圈, 銳度也讓人滿意,增加浮動對焦組以改善近攝能力(最近對焦距離70cm)。

鏡頭採用了9片5組的設計,其中5片為高折射率的鏡片,1片為非球面鏡片,最近對焦距離0.7米,最大放大倍率1:17.5,最小光圈16。尺寸為56x46mm,重320g (現行版以及不再使用黃銅,銀色版也是一樣)。

在擼主的幾個M口鏡頭中,最喜歡的還是35 1.4。當然35mm焦段的M口鏡頭還是有很多選擇的,原廠的各種八枚玉、七枚玉、鋼嘴老版讓老法師法推崇不已。

樣片:

七工匠 7 Artisans 50mm f/1.1 - 國產夜神

去年夏天又購入一枚超高性價比的50mm鏡頭,七工匠(之前木有聽說過) 50mm f/1.1。不到2k的價格、支持M系統黃斑聯動對焦、以及F1.1的大光圈極具誘惑力(與當年flickr老法師Tinyeyes的50/1.0只差0.1哦 )。雖然整體素質不及 LEICA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但依然是個不錯的入門選擇。

這枚個性十足的國產夜神,提供的不僅僅是超大的光圈,舒服的色彩, 還有光圈f1.1全開與f1.4之後那截然不同的焦外散景、氛圍效果。七工匠這款鏡頭擁有相對小巧的體積、輕便的重量、不俗的做工與手感。並且只有Leica Noctilux 50mm 0.95 三十分之一、Summilux 50mm 1.4 十五分之一的價格。

作為第一代產品,最大光圈的銳度低、光圈環無檔位、抗眩光能力弱、手動調焦範圍過大等問題依然需要解決。

一次無意間看到七工匠的黃金版50mm f/1.1,迅速聯繫了店家,火速拿下(貌似是英國一哥們兒定製的..)。

難道真的只有10個嗎?!

配上銀色M10, 外觀騷到不行~~ 都不好意思出街了。

樣片:

Voigtländer 10mm f/5.6 Hyper Wide Heliar aspherical

這是擼主17年底入手的第三個M口鏡頭,也是第一次體驗福倫達(日福)鏡頭。

10mm 超廣角的焦段也讓他成為M口鏡頭中最廣的一隻。也是擼主考慮購入的主要原因。

全金屬機身搭配金屬鏡頭蓋,內有植絨。

固定的金屬遮光罩。遺憾是無法加裝濾鏡,對於風光攝影有一定的限制。

鏡頭凸起,類似於佳能8-15mm魚眼鏡頭。

一如福倫達其他鏡頭一樣,整體做工不錯,十分可靠。對焦環組您也是十分舒服。光圈環和Leica類似,檔位清晰。

體積十分小巧,僅為67mm*68mm, 重375g。 對比一下佳能的24mm 1.4。

黑色鏡頭搭配銀色機身也不錯,大眼睛也沒有絲毫違和感。

由於擼主2017聖誕節去度假了,沒有把這個鏡頭帶在身邊,目前沒有拍什麼樣片。

Leica 相機配件

Billingham Hadley Small

復古小巧的單肩包,可以裝下一機兩鏡,也是擼主外出主要的攝影包。有時候也會用內膽包,簡單的放在揹包裡。

JAY TSUJIMURA 925 銀製快門按鈕 - 櫻花

日本匠人手工打造,完美契合M10快門螺孔。實際使用十分舒適。 安裝時需要狠心才能擰緊,不要問擼主是怎麼知道的...

Leica M10 原廠指柄 (24015)

原廠指柄,增強了單手的握持感,同時採用與M10機身質材相同的鍍鉻磨砂質感。

個人覺得外觀相比美國的大拇指更好看。目前國內也有知名度比較高的柄叔,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Leica M10 原廠棕色半皮套 (24021)

半包皮套,復古棕色,皮質也不錯。使用半年多,更加復古了... (劃痕不少)

安裝稍麻煩, 需要擰底部螺絲,換電池和SD卡都不方便。 正面凸起,也同樣帶來握持感的提升。

背面帶有屏幕保護蓋,也可拆卸。

Leica M10 原廠棕色皮肩帶 (18764)

實際的體驗比較一般,皮質不是很柔軟,時間長了會有明顯的褶皺。唯一的好處就是與皮套同色,沒有違和感。

Leica M10 鋰電池 BP-SCL5

M10 電池所有退化,只有1100mAh,比M240還要小。不論官方如何宣稱,擼主實際使用一塊電池在300-400張左右,60%使用光學取景器,40%使用機身LV,回放查看照片概率70%。無論如何,第二塊電池是必須的,價格也是很坑爹的。

MD->LM的轉接環

一個小巧轉接環,可以讓老鏡頭換髮青春。 特別是法蘭距相似的,比如Leica R、MD接口等等。

寫在最後

2018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萬物復甦,又來到了入坑的最佳時節~~ 熱愛攝影的你,是不會錯過這些精彩的。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風景,一路有愛相伴。心之所向,素履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