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紡織城

新中國成立不久,一座頗具規模、代表那個年代最新技術的新型紡織工業基地,在西安市東郊的滻河之伴,白鹿塬腳下拔地而起,這就是當時堪稱亞洲第一的紡織行業的老大——紡織城。當她在這裡落腳時,竟將六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原始生活從沉睡中搖醒,夢幻般展現在世人面前,驚豔世界。

西安東郊這一塊特殊的區域“紡織城”,它不是一個行政區劃,只因這裡是西北國棉三廠、四廠、五廠、六廠以及西北第一印染廠的聚集地。“紡織城”也因此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而聞名全國.當時“紡織城”有亞洲最大的紡織企業、遠東最大的印染企業,鐵路專用線直通廠區。

蓬勃發展的”紡織城”盡享計劃經濟體制的各種便利,併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即便是在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紡織城依然顯示出了其優勢慣性,每年兩千多萬的利潤,高於西安當時工資平均水平的收入,使這裡成為西安流行風尚的發源地,就連紡織女工也成為當時西安市民的最佳求偶對象,而這些也讓紡織城一度成為西安的“小香港”、“小上海”。上世紀80年代年輕人流行的板寸頭、招手停就是從這裡發源.。


紡織城是個很有氣質的地方,每每經過這裡,總有種很斑斕的懷舊情緒,這裡停駐著那些樸實而溫暖的記憶,這些記憶和早晨打鈴上班有關,和鐵皮飯盒有關,和公共澡堂有關,和露天電影有關,和“四班三運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