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打着这台30多年前的日野FG后 再次唤起了曾经对速度的记忆

当我们再次启动这台30多年前的日野FG,清脆的引擎声响起那一刻,再次唤起了儿时对速度的记忆,那是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时代,却有着最初的梦想和渴望。


在童年的记忆中,提起日野这款车,那个大鹰标就是图腾一样的存在,每天蹬着一辆破自行车在107国道上往返与中学和家里,路上看到挡风玻璃下挂车鹰标的车,跑起来永远就像一阵风,刷的一下就过去了,印象中这是当时记忆中最快的卡车了,能与其媲美的可能就是当时风靡一时的依维柯客车了。

日野FG

现场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师傅谈及当年曾经去提过一批日野中卡,当时摸到车时候的兴奋现在还记忆犹新,跑在路上就是快,到底有多快呢?老师傅给我打了个比喻,脑子中闪过超车的念头,一加油就过去了。

经典造型

这款车在日本本土属于第三代Ranger,海外版则属于第二代日野Ranger,也就是现在日野500的前身,1980年推出,1989年在日本本土结束生产,亚洲不少地方一直卖到95年,不过在印尼,这款车一直卖到2003年才停产,同时80年代还以贴牌福特D系列的形式在澳洲销售。

48W多公里了

该车为四圆灯,后期版本改为方型灯组,这两种车型早先国内都曾有引进。同时期四圆灯的日系卡车总给人一种很精神的感觉。该车整体为军绿色,原本为蓝色,后期给改了色。

日野FG

雨刮采用对刮的设计,下面的日野的鹰标看起来就像一个展示飞翔的鹰,一直以来就像收藏一个日野的鹰标,这个翅膀深深烙在了脑海,那是最初对于什么叫速度的记忆。

三角窗上的OK标识还在

转向灯和雾灯都还是原厂的

驾驶室前部有FG的型号标识,其中F表示的是平头载重汽车,G则表示总重为14吨,驱动形式为4x2。 离地间隙较高,俩雾灯为日本小糸的产品,四个大灯已经换成了国产的品牌,转向灯和角灯为日本制造的IKI,几十年过去了没掉色,也是厉害。

内饰情况

驾驶室可翻转

驾驶室带有卧铺,翻转方式和目前的轻卡比较一样,关于目前主流的什么四点悬浮之类的配置,在这台车上是没有的,驾驶室悬置形式也跟普通常见轻卡类似。

制动系统

该车制动系统采用真空助力的液压制动,也有叫风吹油的,加力鼓分布在大梁一侧,结构很紧凑,在发电机后面带有真空泵。


发动机很干净没什么漏油的地方

直列式柱塞泵

该车配有一台直列六缸发动机,型号标识已经看不到了,根据年代推算应该是,虽然过去30多年了,发动机没有什么渗油的地方,看起来非常的清爽,发电机为日本富士的产品,直列式柱塞泵为日野的产品,铭牌上EH700的型号,似乎告诉了我们这款发动机的型号。

空滤堵塞指示器印象中日野700上也有

虽然过去了30多年,但是基于这款日野的后期车型依然还在帝都的东五环周边活跃着,尽管挂着各式各样的农机牌子,这些日野和五十铃卡车还在拉着一车车红砖支援着帝都的建设。

方向盘很大

A柱上的各挡位的限速标识

其实自新中国成立后,缺少柴油货车的状态维持了很长时间,以1980年为例,我国柴油卡车保有量中进口卡车占据着高达81%还要多的比例,十年后的1990年进口卡车也占据了55%的保有量比例,其中以日本和东德的卡车最多,当时这些车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承担了不可缺少的历史性运输任务,也伴随着一代老卡车人走过了最美好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