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露专栏|凤鸣浦江,上海姑娘居文君成为国际象棋世界棋后

上周末出了一件大事,一个上海小丫头加冕“后冠”,这可不是一顶寻常的珠宝之冠,而是国际象棋世界棋后的象征——上海姑娘居文君,做到了!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国际象棋是舶来品,影响力和普及度不如国粹围棋、象棋,大约和桥牌差不多。但在欧美国家,国象影响力非同小可,单说作为全球国象最高组织机构——国际棋联,其拥有正式会员数,在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中仅次于“第一运动”国际足联名列第二!而且,准确地说,国际象棋除了其竞技意义外,更多的是代表人类智商精华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标志,早在20年前就举行了当时最高计算力单机计算机专业软件和人类棋王的“人机对抗”,即使人类棋手渐渐甘拜下风,但丝毫不影响其地位。和中国有关的事情就是:“天才少女”侯逸凡首次夺得棋后时,《纽约时报》发表专栏评论,素昧平生的首富比尔·盖茨专门在自己的社交平台称赞并祝贺,这是其他运动项目的参与者难以遇到的。

上海是中国最早引入国象运动的城市,谢侠逊主编的《中国象棋谱大全》就专门录入了“万国象棋”即国际象棋对局棋谱。依靠一代代国象人薪火相传,上海女将王频、王蕾、秦侃滢,先后成为中国女队夺得国象奥赛团体冠军的主力,前年,上海男棋手倪华随中国男队首次获得奥赛男子冠军。但唯一令人遗憾的是,17年前,天赋极高的秦侃滢挑战谢军失败,和后冠擦肩而过。如今“90后”居文君终于弥补了上海棋界的遗憾,梦圆棋后,完成我们这座“智慧城市”又一历史性的突破。

居文君是百分之百的“上海囡”,她的成长,完全得益于上海棋牌的优良传统,从小学起即得到国象系统培训,一旦发现她的棋才,从校园到区、市,乃至最终进入国家女队,居文君的成长一路顺风,其背后,则是戚惊萱、李祖年、叶江川等名将的悉心指导。而中国女子国象突破的“传家宝”之一“男帮女”,也在居文君身上得到再一次体现。这次冲击棋后成功,不得不提到“少帅”倪华的功劳,由倪华牵头,王玥、李超等名将组成助手团,准备充分,针对性极强,导致在开局第一盘“适应期”(注:下成和棋)后,后面双方大打出手,第二至第六盘都分出了胜负,其中居文君整整多出两个胜局。足见从技术到比赛心理,男子高手组成的助手团都帮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当然,在并非完全由国家体制运作的今天,这样规格的助手团也意味着上海棋院给予数量不小的经济支撑,这也是在上海市体育局支持下,单霞丽院长才能书写如此大魄力大手笔。

棋后,得来不易,是漫长备战期的有条不紊,是比赛幕后看不见的点点滴滴,而正所谓夺冠易守成难,但愿居文君加冕棋后,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