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问世间情为何物

《青蛇》

初读李碧华作品,被她的一句:“谁敢说,一见钟情,与色相无关”所惊艳。一见钟情不再是才子佳人,浪漫爱情故事的开端,而是见色起意的赤裸欲望表露。木心的一句:“一见钟情,钟的是脸”与之遥相呼应。

李碧华的书,偏爱《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等,其文风冶艳辛辣,诡谲绮丽,将爱情与世俗讲透。大有张爱玲“左手繁华,右手苍凉”之遗风。而李碧华却特立独行,不愿像谁。主张藏比露好,迄今读者无法一睹其真容。

而对照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与李碧华的《青蛇》,发觉其中对爱情的理解和领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张爱玲的爱情论是:“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粘的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中的一颗朱砂痣”。

李碧华的爱情论是:“每个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女人,白蛇和青蛇,同期的,相间的,点缀他荒芜的命运。只是,当他得到白蛇,她渐渐成了朱门旁惨白的余灰,那青蛇,却是树顶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叶子。到了他得了青蛇,她反而是百子柜中闷绿的山草药,而白蛇,抬尽了头方见天际皑皑飘飞,柔情万缕新雪花”。

男欢女爱,情仇爱恨都可归纳为一句话:“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许仙与白娘子流传千年的爱情故事早已耳熟能详,无需赘言。而从《青蛇》中,却可以解读出更多新意。

在爱情游戏里,最重要的,也就是第一眼。白蛇与青蛇修炼成人形,到人间经历四时风物,生老病死。二人烟视媚行,水蛇般曼妙身姿款款而行,令凡夫俗子纷纷为之倾倒。

白蛇于书斋外偶遇俊朗小生许仙,一见倾心。清明时节,西湖畔,白蛇洒酒为雨,制造邂逅。二人于船上同撑伞游湖,情投意合。船泊靠岸,以伞相赠,一借一还,便有了故事。

白蛇爱许仙清秀俊逸,老实易相处。许仙爱白蛇貌若天仙,温婉动人,兼有豪华宅院,衣食无忧。有娇妻豪宅相伴,夫复何求?二人婚后开医馆施药救人,琴瑟和谐,现世安稳。

千年修行换情爱一场,想爱便去爱,不问值不值得。为了他,你情愿洗手作羹汤,夫唱妇随,从一而终,过人间平凡小日子。为了他,你不惜自损修行,于端午节饮雄黄酒,只为消除猜忌。

为了他,你不惜上昆仑山,斗仙鹤取灵芝草,拼死一搏只为救夫君性命。为了他,你不惜与法海斗法,水浸金山,殃及无辜,触犯天条。为了他,为了留存许家血脉,你不惜被镇压于雷峰塔下,历经劫难。

人间有情,但情为何物?本性刁转古怪、贪玩任性的青蛇,会到舞榭歌楼声色犬马。会抓苍蝇爬横梁,本性难移。会与道士斗法,捉弄其受伤撞船。

修行五百年,方得皮囊一具,却没有人的感情,连眼泪都不知为何物。不懂七情六欲的青蛇不惜以身犯险,偷尝禁果。

第一个试探的对象便是许仙,青蛇对其百般挑逗诱惑,许仙到底是沦陷了。而她对许仙,没有爱,只有试探。到底是年少轻狂,一心争强好胜,只想证明白蛇可以做到的,她也可以。却因此葬送了她与白蛇的姐妹之情。

第二个与之纠缠不清的便是法海。道行高深的法海以降妖除魔为己任,静坐禅思时却常动心起念,情关难过,心魔难除。故找青蛇帮忙,看其能否乱其定力,以助修行。

一向不近女色的和尚,一旦有红袖添香,与之耳鬓厮磨,难免动了凡心,怦然心动。故青蛇说,原来人人都没有定力,禁不起诱惑。

红尘色相,皆是虚妄。法海在许仙面前,将豪华宅院变成一片废墟荒岭。法海训斥许仙,沾完色,又爱财,喜新厌旧,一切皆是贪念。故欲将其带往金山寺,剃度出家,四大皆空。而许仙反驳,他只是凡夫俗子,不愿当圣人。迷恋红尘,宁愿沉沦花花世界。

许仙,钱塘人,书坊教师。清秀俊朗,一表人才。老实易相处,懦弱无主张。普通人的优点与缺点兼具一身,故令白蛇对其又爱又恨。见白蛇与青蛇一同沐浴嬉戏,嘴上念着非礼勿视,眼角余光却迟迟不肯移开。开药铺多得妻子出钱出力,主持大局,女强男弱的局面令其自卑难堪,买醉街头。

面对青蛇的挑逗诱惑,把持不住,移情别恋。轻信他人之言,买雄黄酒回家试探白蛇,欲令其原形毕露。没有主见,缺少担当,枕边人尚且信不过,绝非白蛇可托付终身之良人。

表面老实的人,内心最是躁动不安。平日规矩良善,只因没有机会犯罪作恶,一旦条件成熟,照样为所欲为。

故事最后,当青蛇目睹白蛇被镇压于金字塔下,永世不得翻身,一怒之下刺杀了许仙,了结一段尘缘。这是李碧华安排的结局,爱恨分明,不拖不欠。在爱情赌局里,本就是你情我愿,愿赌服输。

不曾拿起,又谈何放下?不曾得到,又谈何失去?不曾经历,又谈何忘记?法海天生慧根,道行高深,以降妖除魔为己任,公正不阿,法不容情,一副卫道士模样。

路遇蜘蛛精,会斗法将其收服,不顾哀求,将其镇压于亭下。维护三界秩序,惩恶扬善。竹林见蛇妖助孕妇产子挡雨有功,放其一马,并留佛珠助其修行,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色戒色戒,有色不戒,动心起念,情关难过。妖魔易除,而心魔难除。而当青蛇乱其定力,证明和尚也有七情六欲,六根不净,无法做到四大皆空时。一向自视甚高的法海恼羞成怒,千方百计收服蛇妖,却是欲盖弥彰。

一向主张人和妖不能有凡俗之念的法海,使劲浑身招数与白蛇斗法。水浸金山,翻江倒海,万浪滔天,最后殃及无辜,众生凋零。白蛇触犯天条,被囚于雷峰塔内,历经劫数。而法海牺牲金山寺僧人无数,必受严惩,难逃一劫。

红尘俗世是修罗战场,每天上演着爱恨情仇,厮杀暴戾。人间烟火是修道场,悲欢离合,亏欠补偿在不断更迭。而人在其中修行,年岁渐长,愈加成熟精炼,不动声色。人间有情,但情为何物?最后学会落泪的小青能否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