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戏聚海淀“午间有戏”捕获童心

2018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正值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B-6北京外研书店内,戏聚海淀“午间有戏”戏剧艺术普及推广端午主题活动迎来了第二场。由于上一期端午主题活动反响不俗,主办方特意假期安排“加场”演出。此次活动与以往不同,招募的观众基本以家庭为单位,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来观看演出,现场人声鼎沸,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戏聚海淀“午间有戏”捕获童心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戏聚海淀“午间有戏”捕获童心

被台上表演深深吸引的观众们

戏聚海淀系列戏剧艺术普及推广活动是在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天地君盛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组织主办的。其中联合北京外研书店将戏聚海淀的系列活动之一“午间有戏”落地到书店内,并定期开展。同时,北京市海淀区戏剧家协会的强势加盟也为活动提供了强大的专业支持。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戏聚海淀“午间有戏”捕获童心

《青蛇》剧照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戏聚海淀“午间有戏”捕获童心

《青蛇》剧照

端午之际,以戏剧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主办方特意设计话剧《青蛇》片段的展演,今天已经是端午主题活动第二场。《青蛇》改编自中国民间传说,前世险遭不测的小白蛇,感恩感德许下有朝必报的誓言,今生修炼成人形,以身相许偿还千年之前的救命之恩的爱情故事。针对小朋友的观众群体,策划选取了《青蛇》中水漫金山片段的展演,法海和尚的搞笑小徒弟让在场的大小观众们捧腹大笑,美丽妖娆的青蛇姐姐受到所有小朋友的垂青,白蛇姐姐的悲惨境遇也赚到了不少小朋友的眼泪,演员们的表演可以说是可圈可点。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戏聚海淀“午间有戏”捕获童心

演员带孩子们做戏剧体验游戏

片段展演结束,戏剧老师又为大家拓展了更多的端午节习俗,除了吃粽子、饮雄黄酒、赛龙舟等被人们所熟知的习俗之外,还有避五毒、吃五黄、挂艾草、兰草浴等各地区更多度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演员们还把平时戏剧课上做的戏剧表演练习改编成孩子们可以参与的游戏带到现场,把所有小观众们组织起来,让“午间有戏”的舞台成为儿童乐园。为了紧扣端午主题,还现场为小朋友们发放粽子和五彩线等礼品,增加了小朋友们的知识,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印象。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戏聚海淀“午间有戏”捕获童心

演员带孩子们做戏剧体验游戏

随后,为了让观众们过足戏瘾,演员们又为大家奉献了话剧《青蛇》中又一精彩片段演出。演出结束后,现场的大小观众们都纷纷上台试穿古装与演员们合影留念,让大家在体验戏剧舞台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额头点上花钿,身穿古装的小朋友们有模有样,俨然一群从古穿越而来的小朋友。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戏聚海淀“午间有戏”捕获童心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戏聚海淀“午间有戏”捕获童心

现场观众试穿古装体验戏剧

据统计,活动现场观众达120余人。主办方表示,通过此次戏聚海淀“午间有戏”的活动实验,扩大了戏剧艺术的推广范围,“午间有戏”除了对年轻人有巨大的吸引力,也成功的捕获了孩子们的心,今后会更有针对性的设计面向不同群体的戏剧文化普及推广活动,让戏剧艺术成为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是小朋友还是大伙伴都能通过戏剧来启迪心智、探索未知。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戏聚海淀“午间有戏”捕获童心

现场观众试穿古装体验戏剧

<strong>※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简介※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市财政局发起设立,旨在繁荣文艺创作、促进文化交流、培养艺术人才的公益性基金。基金的设立,是北京市文化局立足全国文化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激发社会文化活力,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创新实践。

立足公益性、体现导向性、增强示范性,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重点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资助。基金面向社会接受申报、资助过程受社会监督、资助成果由社会共享,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搭建了一个开放平等、公开透明的艺术资助体系,努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文化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