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好聽的歌劇?


今天六一,推薦五部經典歌劇唱段給小朋友。

少年兒童在電影電視上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從著名童星秀蘭·鄧波兒到奇蹟男孩,從《家有兒女》到《怪奇物語》,每個人從小都會接觸到熒屏、銀幕上的同齡人。在歌劇舞臺上,少年兒童的角色顯然不多,但都給人留下了鮮明的形象。

比才的歌劇《卡門》第一幕中,生活在西班牙塞維利亞的小乞丐們喜歡模仿士兵操練,他們模仿得像模像樣,是老百姓的一件樂事。作曲家通過童聲合唱在舞臺上重現了這一幕,為後來卡門的出場渲染了場景。

Marche et Choeur des gamins: "Avec la garde montante" Leonard Bernstein

拉威爾的歌劇《孩子與魔法》講述一個頑皮的小孩,因為沒做好功課受責罰,便發脾氣破壞東西。沙發、鐘錶、茶杯、童話書這時有了生命,紛紛來戲弄他。當他跑出屋外,又被動物們捉弄。最後大家終於原諒了他,因為他救了小動物,並把他送回了家。下面是這部歌劇的終曲《這是件好事,孩子,這是明智的》

Il est bon, l'Enfant, il est sage Seiji Ozawa

德·法雅的歌劇《彼得羅先生的木偶戲》借用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描述有怪癖的彼得羅為唐·吉訶德與桑丘演出木偶戲。後來騎士唐·吉訶德入戲太深,竟然上臺把反面角色劈成了木片,讓彼得羅十分傷心。這部歌劇只有不到半小時,是小孩很容易接受的童話。

El Retablo de Maese Pedro London Sinfonitta

洪佩爾丁克的歌劇《亨塞爾和格萊泰爾》講述亨塞爾和格萊泰爾兄妹沒有聽話做小工,媽媽生氣地把他們趕到森林採草莓,但他們卻在天黑後迷路。隔天上午,他們落入邪惡的巫婆手中。格萊泰爾趁機把亨塞爾放了出來,兩人合力把巫婆丟進火爐裡。結果,所有以前被巫婆變成薑餅的兒童也都跟著活過來。這段《跳舞二重唱》發生在兩人偷懶時:“跳舞!啊!跳舞有多好……哥哥快來一起跳,我把雙手給你,右腳先,左腳後,轉過來再轉過去。”

"Brüderchen, komm tanz mit mir" Gruberova

布里頓一生寫給孩子不少作品,這部兒童劇《挪亞方舟》也譯為《挪亞的洪水》,旋律、和聲淳樸可愛。作曲家希望取得這樣的演出效果:“最好是放在大廳或者教堂裡,而不是歌劇院。演出最好放在一片‘升高的講壇’,而不是傳統的舞臺;樂隊則要完全顯露。挪亞和妻子應該由專業歌手擔當,‘上帝之聲’的扮演者只要語調豐富,表達真誠就可以了,而孩子們最好11歲到15歲,聲音訓練有素,個性鮮活。較大的孩子甚至可以在換聲期。各種動物的扮演者聲音範圍就更自由了,只要表現力充沛就行。”以下是該劇一段膾炙人口的重唱“完工了,男人們和女人們”

Have done, you men and wemen all Owen Brannigan


消炎藥兒

經典歌劇很多。在中國流傳的歌劇包括世界上演率最高的《卡門》,《茶花女》和《托斯卡》,依次分別由法國的比才,意大利的威爾第,普契尼創作。其中許多膾炙人口的詠歎調幾乎是家喻戶曉,優美異常:《卡門》中的“哈巴涅拉”,“鬥牛士之歌”,“鈴鼓在我們手中搖”,“花之歌”,“書信二重唱”,“米卡艾拉的詠歎調”以及“賽格迪樂舞曲”都是世界名曲,而管絃樂《卡門組曲》更是風靡世界。《茶花女》中的《飲酒歌》幾乎成了每次音樂會的必唱曲目。而《托斯卡》中的男高音詠歎調《奇妙的和諧》與《星光燦爛》是每位男高音獨唱音樂會的首選曲目,《為藝術,為愛情》則是女高音的摯愛。

除了以上以上這三部歌劇之外,《圖蘭朵》和它其中的“今夜無人入睡”、《軍中女郎》和它的“歡樂的一天”,《丑角》和它的“穿上戲裝”,《浮士德》和它的“純潔的小屋”,《費加羅的婚禮》和它的“不要再去做情郎”,《魔笛》中“夜女王之歌”,《曼儂列斯庫》中的“從沒見過這樣美麗的姑娘”,《葉夫根尼奧涅金》中的“連斯基的詠歎調”,《賈尼斯基基》中的“我親愛的爸爸”等等等等,不勝枚舉!都是世界音樂寶庫中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