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單位,5類“混混”

混混,在普遍的概念裡,就是"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人"。由於現在的單位,不少人有類似的症狀,所以,人們開始把這類人,叫做單位的混混。

由於這些人,混跡在單位,受單位"似有還無"的制度約束,所以,便形成了各單位各具特色的"混混"。而這些人,恰恰就是這些單位壞風氣的始作俑者,也是壓倒這些單位的最後那根稻草。

第一類: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官混"。這類"官混",估計各單位都有,尤其是國企事業單位。他們千方百計混上某個官位後,便千方百計地不作為,不幹事,更不幹人事。慵懶散貪,是他的典型特徵;吃拿卡要,是他的看家本領;昏聵無能,是他的學術名詞。這樣的"官混",不但不作為,還像個殭屍,常常逆潮流而動,遇事更是開溜打太極,實在是"混"到家了。

第二類:巴結領導的"工混"。有些員工,正本事沒有,正業不幹,專幹溜鬚拍馬的營生。領導想要什麼,他就千方百計地給弄來;領導想聽什麼,他就絞盡腦汁地給歌頌;領導對誰不滿,他就挖空心思地修理;領導對誰發怒,他就第一個跳出來咬。當然,豐厚的回報是有的,不只是待遇,而且是官位。因此,他總能混得"人模狗樣"地,在單位永遠是高昂著頭、大聲地笑。

第三類:無事忙的"鬼混"。還有一些員工,並沒見他幹什麼,卻成天十分忙碌的樣子,風風火火地,逢人就訴苦,見人就表功。可仔細觀察後,你會發現,他純粹就是在"鬼混",不是在這個部門說閒話,就是在那個部門造是非。投機鑽營是他的拿手好戲,哪裡有好處,就往哪裡鑽;哪裡有熱鬧,就往哪裡蹭;哪裡鬧鬼,哪裡就有他的鬼影。整個一個混賬透頂的無事忙。單位裡典型的"混混"。

第四類:"提前退休"的"老混"。體制內,怪現象很多。突然一鳴驚人後,哪怕你才20歲,就可以一勞永逸地,直接進入退休狀態,什麼都不幹;投機取巧混上個官級後,50歲不到,就可不"折騰",能"安全地"混到死;請客送禮評上職稱後,即成終身制,30歲就可安享晚年;更有一些人,不想作為,或在外幹私活,單位的一切,都可以假裝不在乎,"提前進行退休"。而這樣的"老混"最多。

第五類:得過且過的"瞎混"。還有一些人,不得志,不得勢,被邊緣化,或是政治抱負沒現實,或是懷才不遇,坐了冷板凳;或是不求上進,對人生不抱希望。這些人,為數也不少。他們對生活熱情不高,對單位更無好感,甚至埋怨單位、仇恨單位、巴不得單位趕緊跨掉。在這種消極、避世、仇恨中,這些"瞎混",得過且過,對付著過,給單位背上沉重的財政和精神包袱。

看一個單位是在走上坡路,還是在走下坡路,只要看這個單位,這5種"混混"有沒有,多不多?

一個單位,如果這5種"混混"多,而且甚囂塵上,那這個單位,就註定好不到哪裡去,尤其對年輕人,更可能是個"精神病院"。

因此,對於年輕人,這樣的單位,絕對不能呆;對於沒法離開的中青年,也只能盡力而為,慢慢地,也會身不由己地,加入到各等級的"混混"中。

要是有人問,對這樣的單位,有沒有什麼徹底的好辦法?答案是有!要麼是自上而下的徹底改革,要麼是自下而上的徹底變革。否則,一切都是廢話!但是,辦得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