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漲奶怎麼辦?

淚流季節66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每個寶寶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所有的爸爸媽媽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送給寶寶。那麼,對於一個新生兒來說,媽媽能給他的最好的禮物是什麼呢?是包含濃濃深情的親吻,是親手縫製的虎頭鞋,還是保佑健康的長命鎖?都不是,媽媽能送給寶寶最好的禮物,也是寶寶一出生、第一時間就可以得到的禮物,就來自媽媽自身,它能提供寶寶健康成長所需的全部養料,還能預防疾病,防止過敏,它就是——母乳!

所以,新手媽媽又稱“寶寶糧倉”,但是很多新手媽媽都會面臨著漲奶的煩惱。

漲奶是因為乳房內乳汁太多,或者乳腺管不通暢,引起乳房發脹,並伴隨疼痛的現象。尤其是從產後的第3天開始,症狀會比較明顯,主要表現為產婦胸部脹痛,乳房發熱變硬,有些乳房凹陷等,漲奶不僅給媽媽們帶來痛苦,也會對寶寶哺乳造成一定的影響。

漲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媽媽沒有掌握好怎樣給寶寶哺乳。比如部分媽媽有乳頭凹陷,這必然會影響寶寶吸奶,寶寶吸不出奶,媽媽又不知怎麼辦,最後媽媽就漲奶,有些媽媽乾脆因此也放棄了母乳餵養,這很可惜,其實只要媽媽用兩手拇指從各個角度按壓乳頭兩邊並向外邊掰開,使乳頭突出,每天1次到幾次問題就解決了。有些是媽媽乳汁確實太多,寶寶吸不盡就漲奶,有些是沒有及時哺乳等等。

漲奶怎麼辦?怎樣用手擠奶?

乳房腫脹、或乳頭較平、下陷時常需要擠奶。用手擠奶時,產婦應先洗手,且要徹底地洗淨。然後採取舒適的體位,站或坐位均可,並將接奶的容器靠近乳房。產婦將拇指及食指放置在距乳頭根部2釐米處,拇指與食指相對,其它手指託著乳房。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輕輕下壓,但不可壓得太深,否則可引起乳腺導管阻塞。拇指及食指向下的壓力作用在二手指間的乳房組織,正位於乳暈下方的用於收集乳汁的乳竇上,乳竇內儲存著乳汁,手指反覆地一壓一放,乳汁就可從乳頭滴出,並逐漸增多。拇、食指沿乳暈各個方向移動,用同樣的方法擠壓乳暈,就可把每一個乳竇內的乳汁均擠出。擠壓各乳竇時手指不要去壓乳頭,壓乳頭不會壓出奶,必須壓在乳竇上。每一乳房每次至少擠壓3~5分鐘,至乳汁減少,再去擠壓另一乳房,二個乳房可交替擠壓。為了擠出足夠的奶,尤其是在出生後的前幾日,乳汁量少,擠奶的時間一定要充分,應以20~30分鐘為宜。

如何預防漲奶?

1.要儘早開奶,寶寶出生後15分鐘到2小時內就要讓其吸吮媽媽乳頭,勤吸吮,每側乳頭每隔2~3小時要得到吸吮一次。

2.每次餵奶,兩側乳房都應排空,讓寶寶吸盡一側再吸吮另一側。若一側乳房奶量已能滿足嬰兒需要,應將另一側乳汁用吸奶器吸出。

3.做好乳房保健,防止因乳頭皸裂疼痛而停止母乳餵養,護理方法很簡單,只要每次餵奶後,擠出一點乳汁均勻塗在乳頭上就行。


百科名醫

產後,很多新媽媽都會面臨著脹奶的煩惱:乳房脹痛得厲害,但奶汁就是不易出來,有些還伴有發熱,甚至發展為乳腺炎,或是不得不因此而放棄了母乳餵養。那麼,新手媽媽該如何順利度過脹奶這一關呢?

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產後生理性脹奶最常見於生完寶寶後的第3-4天,此時乳腺管尚不通暢,乳房內的乳汁也並不多,是由於乳房血液及淋巴液供應增加引起的乳房脹痛感。如果分娩後能讓寶寶早一點與媽媽接觸,並且在出生後30分鐘內就開始吸吮母乳,就可以有效地減輕新媽媽生理性脹奶的痛苦。

這是因為寶寶在吸吮乳頭的時候,來自乳頭的感覺信號傳入神經纖維到達下丘腦,再通過抑制下丘腦分泌的多巴胺及其它催乳素抑制因子,使腺垂體催乳激素呈脈衝式釋放,以促進乳汁分泌。

也就是說,寶寶越早開始吸吮,媽媽的乳腺管就可以得到越好地疏通,那麼,乳汁的分泌就越順暢,乳房也就不會脹得那麼難受了。生理性乳脹期在充分吸吮之餘可對乳房進行冷敷以緩解脹痛不適感。

正確的含乳,有效地吸吮

寶寶除了要做到早吸吮,還要有效地吸吮,才能更好地促進乳汁的分泌。那麼,怎樣才算是有效吸吮呢?有效的吸吮需要有正確的含接,正確的含接姿勢是寶寶的下頰貼在乳房上,嘴張得很大,將乳頭及大部分乳暈含在嘴中,含接好了可看到寶寶的嘴唇呈魚唇樣外翻,上方的乳暈露出比下方多,寶寶有慢而深的吸吮,有時還能聽到他的吞嚥聲。剛出生的小寶寶最好能每天吸吮8-12次,以使乳頭得到刺激而促進乳汁的分泌。

不宜太早開始喝催乳湯

豬蹄湯、鮮魚湯等含有豐富的營養,不僅有利於媽媽產後身體的恢復,而且能幫助乳汁分泌,可謂媽媽產後的最佳營養品。但新媽媽產後進補也是有講究的,太早喝下奶湯,奶水來得太多,也會使乳房脹得厲害,反而會影響到寶寶的吸吮。一般建議新媽媽喝催乳湯在產後一週左右才開始,之後再慢慢增加,以適應寶寶的進食量。

按摩促進乳腺疏通

乳房按摩可以改善和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進乳汁分泌,減緩脹奶的不適。新媽媽可以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學習乳房按摩的技巧:首先用溫水清洗並熱敷乳房(避開乳頭),取平臥位或半坐臥位,先擠少許乳汁塗抹在按摩部位,手指指腹沿乳腺管走向從乳房根部向乳頭方向呈螺旋形按摩,雙手繞乳房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按摩。

如果產婦及家屬不懂按摩的手法,建議不要自己在家亂按亂擠,以免因手法不當而導致乳房局部的皮膚及乳腺組織受損,使得疼痛加劇。

堅定信心,保持愉悅心情

情緒也會影響到乳汁的分泌,愉悅的心情可以促進乳汁的分泌。所以,新媽媽要樹立信心和堅定信念,不要有太大的精神負擔,應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這樣就能順利地度過脹奶期,實現母乳餵養了。


39健康網

漲奶,是不少新媽媽面臨的煩惱。

漲奶時,乳房脹痛的厲害,可乳汁卻出不來,有時候還伴有發熱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發展為乳腺癌,著實讓人苦惱。

如果出現漲奶的情況,不妨試試以下幾招——

1、寶寶早吮吸母乳

分娩後,讓寶寶早一些與媽媽接觸,最好在出生後半小時吮吸母乳,能有效減輕漲奶的痛苦。寶寶越早吮吸,媽媽的乳腺管就能得到越好的疏通,乳汁分泌順暢了,也就不會漲的難受了。

2.不要過早喝催乳湯

太早喝下催乳湯,奶水來得太多,就會使得乳房腫脹得厲害。一般建議,在產後一星期左右開始喝催乳湯,然後再慢慢增加量,以適應寶寶的進食量。

3.熱敷按摩

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學會按摩技巧:

溫水清洗並熱敷乳房(避開乳頭);

取平臥位或半坐臥位;

擠少許乳汁塗抹在按摩部位,手指指腹順乳腺管走向,從乳房根部向乳頭方向呈螺旋形按摩,雙手繞乳房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按摩。

溫馨提醒:不懂按摩的手法的人,不要在家胡亂按,避免手法不當造成皮膚或乳腺組織受損。

最後,媽媽們要保持愉悅心情,不好有太多的精神負擔,好心情能促進乳汁的分泌,讓媽媽們順利度過漲奶期。 21


家庭醫生雜誌

產後漲奶是每位產婦都會經歷的感受,但有些狀況是正常的,稱之為乳房充盈。而有些狀況是異常的,稱之為乳房腫脹。


按其表現和原因進行分析對比,可以參照下表:

要點 乳房充盈 乳房腫脹

時間 可發生在整個哺乳期, 多發生在早期乳腺導管沒有

皮膚溫度升高(熱)。 通暢期間,表現為疼痛。


原因 乳房排空再次泌乳充滿整 1.嬰兒開奶晚;

個乳房,乳房沉(重量增加) 2.嬰兒含接姿勢不正確

3.未按需喂未及時排出乳汁;

4.哺乳時間不足,未排空乳房;

導致乳腺管不通暢,乳汁淤積 在乳房內,發生水腫。


表現 乳房發硬,皮膚顏色正常, 乳房皮膚溫度升高,皮膚緊繃,

乳汁流出通暢,不發熱。 特別是乳頭部分,發亮甚至發

紅,乳汁流出不暢,可能持續發

熱24小時。


預防 按需哺乳。 早開奶,早期讓嬰兒頻繁吸吮乳

房使乳腺管通暢。

由上表可見,乳房充盈和乳房腫脹的母親都可能有乳房紅、腫、熱、痛的感覺,區別就在於乳腺管是否暢通。

基於以上的判斷,正常的乳房充盈無需特殊處理,按需餵養,及時排空乳房即可。


發生乳房腫脹最重要的解決方法是疏通乳腺管,排出乳汁。

幫助嬰兒以正確的含接姿勢,即鼻尖對準乳頭,待嬰兒“獅子大開口”時,將乳頭送入寶寶口中,含入大部分乳暈,而不僅僅是乳頭,進行有效吸吮。

頻繁地吸吮乳房,嬰兒是最高效舒適的吸奶器。

如果嬰兒不能吸吮,可選用手擠奶或吸奶器吸奶,保證乳腺導管的通暢。


乳漲了怎麼辦?總而言之一個字,“吸”就對了!


營養海賊團

漲奶主要是因為乳房內乳汁及結締組織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孕婦從孕末期就開始有初乳,當胎盤娩出後,泌乳激素增加,刺激產生乳汁,乳腺管及周圍組織膨脹,在產後第3、4天達到最高點。如果媽媽在寶貝出世後未能及早哺乳,或哺乳的間隔時間太長,或乳汁分泌過多,孩子吃不完,均可使乳汁無法被完全移出,乳腺管內乳汁淤積,讓乳房變得腫脹且疼痛。此時乳房變硬,乳頭不易含接,媽若會因怕痛而減少餵奶次數,會造成乳汁停流,加重漲奶。漲奶的時間要看你的乳房乳腺管是不是很暢通,一般情況下,新媽媽在產後分娩48~72小時,在體內泌乳素的作用下,孕期已發育的乳腺腺泡開始泌乳,泌乳開始時,乳房血管充血,淋巴管擴張淤積,乳房逐漸膨脹,如果乳房腺管通暢,媽媽們及時寶寶哺乳後入房就會減輕漲奶感覺,減少媽媽們因為漲奶而導致的痛苦,但是如果乳房腺管不通暢,媽媽們沒有提前採取措施,也沒有及時給寶寶哺乳,那麼漲奶時間就會加長解決產後漲奶的辦法 1讓寶寶儘早吸乳。如果分娩後能讓寶寶儘早與媽媽親密接觸,並在寶寶出生後半小時內就開始吸吮母乳,這樣不僅有利於寶寶吃到含有豐富營養和免疫球蛋白的初乳,還能刺激母乳分泌的增多。由於寶寶的吸吮能力很強,小嘴巴特別有力,因此可以通過吃奶這種方式來疏通媽媽的乳腺管,使乳汁排得更加順暢。2熱敷、冷敷雙管齊下:熱敷可使阻塞在乳腺中的乳塊變得通暢,乳房循環狀況改善。熱敷中,注意避開乳暈和乳頭部位,因為這兩處的皮膚較嫩。熱敷的溫度不宜過熱,以免燙傷皮膚。如果奶脹疼痛非常嚴重,也可用冷敷止痛。一定要記住先將奶汁擠出後再進行冷敷。3正確的方式按摩:適當的按摩可以有效的緩解漲奶現象,熱敷過乳房後,即可按摩。在洗淨自己的雙手後握住整個乳房,均勻用力、輕輕地從乳房四周向乳頭的方向按摩、擠壓,這樣做能幫助疏通乳腺管,促使皮膚水腫減輕、消失。在按摩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乳房的某一部位脹痛特別明顯,可在該處稍稍用力擠壓,排出淤積的乳汁,以防此處乳腺管堵塞,導致乳腺炎。


水凝心1

一、寶媽為什麼會漲奶?

寶寶出生後,沒有及時哺乳,哺乳間隔的時間過長,乳汁分泌多等因素,都會使乳汁沒辦法完全排出,乳腺管內乳汁淤積,從而引起漲奶。寶媽在產後第3、4天之後,漲奶的症狀會比較明顯。

二、寶媽產後漲奶要怎麼護理?

1、熱敷乳頭

寶媽漲奶嚴重時,乳頭會變硬,建議寶媽餵奶前先用乾淨的毛巾熱敷按摩乳頭,擠出一些奶水,感覺乳暈周圍比較柔軟之後再讓寶寶吮吸。熱敷時儘量避開乳暈和乳頭部位,這兩處的皮膚比較嫩,熱敷的溫度也不能過高。

2、用冷敷、冰敷減輕疼痛

漲奶感覺到乳房疼痛時,寶媽也可以用冷敷、冰敷的方法來減輕疼痛。不過寶媽在冷敷、冰敷前一定要先把乳汁擠出來。

3、調整哺乳姿勢

寶媽給寶寶餵奶時,要是哺乳姿勢不正確,很有可能會導致乳頭破皮。寶媽給寶寶餵奶時,不要只讓寶寶含住乳頭,要讓寶寶含住整個乳暈。

4、及時擠出多餘乳汁

寶媽哺乳後,如果還感覺乳房脹痛,建議寶媽用吸奶器擠出多餘的乳汁。使用完吸奶器之後,要記得消毒,吸出來的母乳要及時放冰箱冷藏。

5、按摩緩解

寶媽熱敷乳頭後,可以用按摩來緩解漲奶帶來的不適感。按摩乳房時,要掌握正確的按摩姿勢,一般以雙手托住乳房,從乳房底部腳低按摩到乳頭,再把乳汁擠到容器中。

6、飲食調節

寶媽要避免飲用過多的催奶湯水,儘量保證飲食清淡,避免乳汁分泌過於旺盛。

羊臣羚奶爸小貼士


羊臣羚奶爸

在母乳餵養一開始,很多新媽媽都會或多或少遇到一些漲奶的痛苦,程度輕的還好,程度較嚴重的可能一碰就疼,更有甚者發展為乳腺炎。

所以我們要多學習漲奶後緩解的知識,平時多注意這些問題也可以避免漲奶給我們帶來的痛苦。


一 漲奶後多讓寶寶允吸

這個是緩解漲奶最好的辦法,寶媽漲奶後,即便是寶寶不餓,也可以讓寶寶允吸,以達到緩解的目的。

有些媽媽因為漲奶帶來的疼痛,而導致不敢讓寶寶允吸,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僅不能緩解漲奶,還可能因為乳腺堵塞導致乳腺炎等一系列的疾病。

在母乳餵養過程中,如果因為漲奶帶來疼痛,要多讓寶寶允吸,通過寶寶的允吸,吸空乳房,打通乳腺管後,疼痛感便會消失。


二 熱敷和按摩胸部

每次餵奶前,可以先熱敷胸部幾分鐘,可以達到通乳的效果,平時也多按摩胸部,可以避免因為漲奶而造成的乳腺炎。

三 使用吸奶器等輔助產品

在母乳餵養過程中,寶寶有時生長過快,母乳需求量較多,而有時候需求量少就會讓媽媽漲奶,在漲奶又吃不了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來再放入冰箱保存起來。

四 減少母乳的產生

母乳的主要成分是水,所以多喝有營養的湯水可以增加母乳的產生,所以當媽媽漲奶時,就要少食用催乳的湯水,平時也要根據自己的母乳量以及寶寶的需求量來調整自己的食譜。


母乳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可是在母乳餵養過程中,媽媽會經歷很多艱辛,但是也會繼續母乳餵養,所以每位母乳餵養的媽媽在給予寶寶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多瞭解餵養方面的知識,幫助自己順利的餵養寶寶。


沐沐寶寶媽

在分娩後的一週內,許多寶媽都有過「漲奶」的體驗:乳房變得又大又重,同時還有一點酸脹。

這是什麼原因呢?

由於分娩後,身體由懷孕狀態進入哺乳狀態,體內激素水平發生急劇變化,乳腺組織產生大量的乳汁。為了滿足生產乳汁的需要,大量的血液、淋巴液聚集於此,而這一系列變化的結果就是乳房變得「酸大重脹」。

這種現象雖然正常而且很常見,卻可能給寶媽造成不適,使嬰兒吸吮乳汁變得非常困難。

如何預防漲奶?

1

儘早餵奶

如果可能,在寶寶出生後一小時內就開始給寶寶餵奶。

2

不要限制哺乳時間和次數

有的寶媽可能會想「給寶寶定一個規律的哺乳計劃,就像一日三餐一樣,這樣對寶寶會更好」。

其實完全不用這麼規律。只要寶寶想吃就應該餵奶,比如寶寶哭鬧、吸手指就意味著他餓了,需要餵奶了。

3

隨時讓寶寶來吸吮乳汁

寶寶剛出生的第一週,胃還很小,一次只能吃很少,需要頻繁地餵奶才能保證能量充足,一般保持在 8~12 次 / 天的頻率,即每隔 2~3 小時就喂一次奶。而有的寶寶可能經常處於睡眠的狀態,此時如果出現了漲奶也可以把他喚醒,讓他吃得飽飽的,然後再睡。

3

正確的哺乳姿勢

正確的哺乳姿勢可以幫助寶寶更舒適地吸吮乳汁。

出現漲奶了怎麼辦?

1

移出「多餘的」乳汁

脫下內衣:內衣過緊也可能影響乳汁的排除,因此哺乳前最好能脫掉內衣。

巧用溫敷:哺乳前用溫毛巾熱敷一分鐘,使乳房放鬆,更利於乳汁分泌。需要注意的是毛巾溫度過高可能加重腫脹不適感。

讓乳房變軟:乳房過大、太脹,可能導致寶寶無法很好地吸附乳頭。此時,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握住乳房,朝胸壁側擠壓,讓乳頭、乳暈變軟。當然也可以用吸奶器吸掉部分乳汁,讓乳房變軟。

輕輕按摩乳房:

哺乳時輕輕按摩乳房,能有效地刺激乳汁分泌。

巧用吸奶器:如果哺乳後漲奶仍然很明顯,可以用吸奶器吸出部分奶水(不是完全吸空),緩解脹痛。

2

冷敷

腫脹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乳房血液、淋巴液的充盈,減少充盈能很好地緩解漲奶。

哺乳後:將放置在冰箱裡冷藏過的毛巾取出放在乳房上,讓乳房降溫,減輕充盈、腫脹。具體時間因人而異,當感覺不是特別腫脹後就可以停止了。

哺乳間期:兩次哺乳之間,乳房很可能會再次腫脹,此時寶寶不願吮吸的話,可以繼續使用冷藏過的毛巾進行冷敷。

特殊情況的處理

1

副乳酸脹

一些媽媽在腋窩下會有部分的乳腺組織,這些組織稱為副乳。副乳和主乳腺管可能不相通,因此當正常的乳腺發生脹痛時,副乳可能會更加脹痛。

當哺乳期出現副乳脹痛時,主要的緩解方法仍然是冷敷。

2

乳腺炎

小部分的母親在哺乳期乳房腫脹得非常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有效的哺乳、正確的吸吮仍然是緩解乳房脹痛的有效方法。

但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緩解脹痛,甚至出現乳房腫塊、皮膚紅腫、發燒時,應考慮乳腺炎可能,需及時就醫。


會好健康匯

男人回答這個問題,必定是“老司機”。產後漲奶出不來,嬰兒餓得嗷嗷叫,這是很多年輕媽媽的煩惱,年輕爸爸手足無措,似乎幫不上忙。


解決漲奶的問題,有兩種方法:

一是年輕爸爸揉和吸,需要有點力度,不是平常夫妻纏綿那種手法,得用勁讓輸奶管通暢,年輕媽媽可能會感到有些輕微疼痛;吸也是一樣,用盡吃奶的力氣。


二是請專業揉奶師,費用有點高。她為了快速賺到錢走人,一般會下“狠手”,不管你的疼痛。當然,還是在你能承受的範圍內。


民說

您好,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您的提問,並且希望我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有一部分哺乳媽咪有過這樣的經歷,每次乳汁開始分泌時或退奶後的幾天內,乳房開始變熱、變重,出現疼痛,嚴重的時候還像石頭一樣硬。而且乳房表面看起來光滑、充盈,連乳暈也變得堅挺而疼痛。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哪怕媽咪強忍著脹痛哺乳,寶貝也非常難含到媽咪的乳頭的喲,這個就是漲奶啦。關於漲奶主要是由於乳房內乳汁及結締組織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導致的,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有效解決漲奶的辦法吧:

第一,一定要掌握好產婦發奶食物,例如雞湯、魚湯等營養湯的進食量,由少而多喲。

第二,哺乳前一定要熱敷乳房。只有輕輕從四周向乳頭方向按摩擠捏、使乳汁排出喲。

第三,房充滿時一定要進行哺乳,否則不規定餵奶次數和時間。盲目按時餵養,只會讓乳房蓄奶過多。

第四,乳汁分泌太多的話,經常會引起乳房脹痛。倘若孩子實在不能吃空奶,多餘的奶一定要用吸奶器吸淨的喲。

第五,產後不能及時哺乳,非常容易導致乳房脹痛,所以,產婦產後在30分鐘內及早餵奶。

第六,一定要有正確的餵養姿勢,然後讓孩子含接良好,這樣才能給孩子吃到更多的奶水,也能輕鬆解決乳房脹痛的問題。如果餵養姿勢不正確,也可能導致乳頭皺裂,然後母親因疼痛不敢讓小兒吃奶,或是乳汁蓄積在乳房中,引起乳房就更脹,以至於孩子也吃不飽。因此,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哺餵孩子的姿勢的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