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冷的不仅是输球还有输人?国乒世界冠军输16岁小将摔拍吃黄牌

中国乒乓选手打外战时似乎都有这么一个现象:赢了被外界认为是理所当然,没多少人关注;输了则被认为是爆冷,全世界都会对选手和教练各种解读甚至口诛笔伐。乒联中国公开赛5月30号又出现这一幕。

方博在资格赛次轮1比4不敌中国台湾16岁小将林昀儒,赛后绝大部分媒体都是以爆冷的字眼来报道这个结果,因为方博属于国乒一线选手,也拿过团体世界冠军,所以我们很多国内球迷对这个结果都比较敏感,从球员到教练都被批的一无是处,最后一些极端声音又开始唱衰国乒,认为现在我们的乒乓球没了谁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各种危机四伏!

说实话对这个结果擅先生也挺意外的,从过程到结果,方博是完败,赢得那一局更像是搏杀回来的,这似乎并不符合对战双方的身份级别。国人底线是方博可以输,但不要输得这么彻底,他们感觉方博在16岁小将面前毫无办法,只能被宰割。我跟几个业内人士交流了一下,方博此次参加中国公开赛状态并不佳,首轮资格赛也是差点被人家爆冷,最后4比2赢得比较惊险。

严格说来林昀儒并不是无名之辈,在他那个年龄层次也算得上翘楚,香港公开赛的U21冠军就是他,先后赢了我们国乒两位超新星,实力可见一斑。他打方博心态很好,就是去拼,即使赢球后他赛后接受采访时还是说方博实力比他高,只不过他压力小一点,因为他属于小字辈,没那么多心理包袱。相反方博这边明显临场心态没控制好,比赛中间甚至还情绪失控摔乒乓球拍,被裁判发黄牌警告!从这个角度来讲,方博输球并不稀奇,他的心态已经崩了。

擅先生发现部分舆论声音对这个比赛结果过度解读或者带节奏,偏离了正常竞技交流,直接是各种阴谋论和人身攻击。有些人借题发挥,拿着方博输球以及在资格赛被淘汰的参赛选手做文章,批评现在的教练团队怎么不行或者差劲。这样的论调其实很离谱,有人说现在的新人或者部分中游老将在资格赛外战中相比从前输球频率越来越高,我提醒一下在此之前我们有多少新人能在国际大赛上露脸?还不都是国字号那几个超一流高手打比赛,所以我们看不到像现在这么多新人在国际赛场真实表现。现在内外环境都变了,我们一大批新人频繁出现在国际赛场,所以我们看到了他们成绩的起伏,但再看看我们前几位高手,他们现在外战成绩相比从前退步了吗?

而且我们中国公开赛刚结束资格赛,最后结果还没出来,就忙着来给现任教练组盖棺定论,从之前的吴敬平到现在的刘国正都被这样对待,是不是有点太心急了?这样的套路玩了一次又一次,不断怂恿网友内讧,真的有点其心可诛了!方博输球原本只是一个简单的竞技层面的事情,偏偏要带节奏带到一些莫须有的问题,对教练进行含沙射影的否定,这已经不是媒体舆论应有的是非观。表面上是在为某位教练不平,实际是在消费他,借着他的名义煽动情绪和挑拨离间。无论是国梁还是国正,首先有“国”再有“梁”和“正”,都是围绕国乒来实现自己价值,前面两者所有的辉煌都是建立在后面第三者的基础上,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只看到前面的国梁或国正,看不到后面的国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