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人看起来友善的人,却喜欢独来独往?-来自知乎

猜想题主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可能是觉得“对人友善”和“独来独往”这两个特质是矛盾的,它们似乎不应该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但其实“友善”与“独来独往”并不矛盾。

事实上,在看到问题时和题主一样,困惑这两个特质为什么会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所以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种“矛盾”的感觉从何而来,再来说说友善且独来独往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

首先,题主之所以会觉得矛盾,可能有两个原因:

1. 误以为“独来独往”的人是孤独而没有朋友的。因此,困惑友善的人为何会没有朋友。

但其实,独来独往的人可能并非孤独、没朋友。他们只是喜欢独处,主动选择独处。二者的状态就像 loneliness 和 solitude,是不同的。

Solitude 是很容易和 Loneliness 混淆的一个概念。两者在英文里都有“孤独”之意,但表达的色彩稍显不同:

Loneliness 传达了孤身一人的痛苦,而 Solitude 则传达了孤身一人的荣光。

Loneliness expresses the pain of being alone and solitude expresses the glory of being

along.(Paul Tillich)Loneliness 是一种需要忍受的感觉。它很少是主动选择的。它是人们想要去回避的。而 Solitude, 则是一种主动选择的孤独状态,是自己感到享受的孤独状态。在 Solitude 中的人会主动回避和外界的联系,ta 的内心始终是平和的,甚至是充盈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很宝贵且有价值的。

比如,有很多闭关隐居,怡然自得的艺术家,就更偏向于 solitude 的状态。

2. 误以为“独来独往”的人是缺乏社交技能的人,一般不太懂得如何友善待人

但其实,独来独往的人并不一定缺乏社交技能。

独来独往的人也有可能是十分擅长社交的。只是,他们更难从社交中真正感到满足,也有可能更想要深度的沟通,因此他们不喜欢、也不善于应付社交中的表面寒暄,所以总是显得“独来独往”。

而这种更能从“与自己相处”中获得能量的人,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聊的内向者。

友善却独来独往的人,可能只是内向罢了

荣格在 1921 年提出了内向和外向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他认为内 / 外向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内向者的能量指向内部,他们对内心世界的兴趣更大,更喜欢安静和独处。

值得提醒的是,内向不等同于社交焦虑 / 恐惧,不参与活动是他们的自主选择,多数情况下,独处让他们感觉更舒适;内向的人也不一定是自卑、孤僻、不善言辞、缺乏幽默感的相反,他们可能非常擅长社交。因而经常被大家评价为“友善的人”。

这是因为,内向者往往有着以下独特的社交优势:

A. 内向者不太会给人错误的信号。

研究表明,在沟通中内向者和外向者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

外向者的表达往往更加抽象、灵活、带有感情色彩,而内向者的表达则更具体、客观、偏向描述性(Beukeboom, 2013)。比如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外向者更可能会说“Camiel 很不友好”,而内向者更可能会说“Camiel 对 Martin 大吼大叫了”。这可能是因为,内向者在说话时更审慎,更倾向于经过周密思考后发言,因此也不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理解。

B. 内向者更了解自己。

相比于外向者而言,内向者更喜欢深入思考并善于自省,因此,他们对自己的优势、劣势往往更加了解,这会帮助他们在社交中表达自己,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对象(Eysenck, 1977)。

C. 更容易有深度的交流和关系。

内向者不喜欢寒暄和表面的对话,而是喜欢深度的交流。这也使得他们虽然可能朋友总量不多,但容易和人建立起长时间的、稳定而深刻的关系(Eysenck, 1977)。

D. 内向者更善于观察细节。

尽管内向者的敏感往往使他们在外界刺激面前不堪重负,但这也使得他们对外界的观察更加细致,会注意到一些其他人注意不到的细节。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内向者的大脑在处理视觉信息时表现出了更强的活动(Depue, 2013)。因此,内向者脑中吸收的这个世界的细节更为丰富,而这些都可以作为很好的社交素材。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对人友善”和“独来独往”并不是互斥的。看起来友善的人“独来独往”也许是因为他们本身喜欢独处,这和他们的性格并无必然联系。

看完今天的回答,也希望更多人理解自己周围的“独行侠”。如果你本身就是题中所说的“独行侠”的话,不要害怕别人的眼光,勇敢地做自己吧~

以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