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盆景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盆景微雜誌

社會浮躁,但和植物打交道能夠感受到歲月靜好的一面。因為這並不是一件一下能看到成效,看到結果的事,需要日日去關心,需要有耐心。


在長久的修建,努力下,不僅是你的盆景發生了變化,更多的是個人心境的變化。我見過一個養菖蒲的老頭,滿屋子有一千多盆大大小小的菖蒲,他是個藝術家,他很有趣。


他說,我的作品賣,但菖蒲不賣,別人求也沒用。因為修剪菖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當你堅持每天去做後,生活就會有不同的變化。因為修剪,同樣是修心。


來分享一盆養了十年的盆景吧。


朋友來到園裡,總會被這棵松樹吸引。然而,當我把它最初的樣子翻出來給大家看,所有人都會露出驚訝的表情。那麼,它最初是什麼樣子的呢?

2006年8月21日,這棵樹是這樣子的~

2007年12月16日,有了雛形~

2008年5月24日,相對豐滿了一些~

2015年5月18日,7年之後~

2016年5月30日,比上一年又豐滿了一些~

2016年7月14日,重新進行蟠扎復型~

2017年4月17日,春季給它換了個淺圓盆~

2017年7月12日,盛夏來張帥照。


從2006年到2017年,經過我們精心的製作和養護,這棵五針松從最初的毛胚養到現在的成型樁,美了不是一點點。這個時候,內心會很有成就感。


東家APP

月季盆景作為一個比較奇特的盆景種類,一直不如其他題材的盆景流行,甚至一提到月季盆景,新手會充滿各種美好的幻想:四季開花,造型優美!但是玩盆景的行家卻很少製作,因為月季生長速度過快,造型根本吼不住。比如下圖我用莉莉月季嫁接的小盆景,還是有一定觀賞性的。


比如下圖是悲傷大師做的月季盆景,雖然冠幅還沒長起來,但是隻看造型已經足夠優美了。
那麼月季盆景造型優美、四季開花,為什麼很少人制作呢?這其中估計不僅僅有技術難度,還有更深層次的文化因素,因為月季花在中華文化裡一直不是主流,而盆景又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鎮,在中華文化裡梅蘭竹菊都是被歌頌的,月季雖有提及,但不是主流,甚至還被排斥到邊緣。

近現代中華民族優越感全無,反而月季到歐洲轉了一圈,回來變成玫瑰了,又能代表愛情,我了個去!!!讓我回味一下。不過既然月季盆景有如此的美,那麼我們就可以製作。



選擇根系造型奇特的薔薇根,將側枝養護好,做好預先嫁接的設計,養樁是關鍵,不要急於嫁接,因為枝條長的看起來很茂盛,根系未必發達,這是盆景月季製作的核心。所以養一年根我覺得極其必要,切記!養好根,第二年春天即可嫁接,這樣根系養好了,一旦嫁接成活就能進入旺盛的生長。因為盆景特殊性,所以一般建議嫁接株形極其微小的超級微型月季,比如金平糖、捉迷藏、菜菜子等,這類月季株形極小,花也極小,所以株形比較容易控制,並且開花性極其優秀。依此做出來的月季盆景不僅造型奇特,並且四季開花,也算是盆景裡的一個小門類了吧。

當然我是以造型優美開花豐富的角度來欣賞盆景,但是更多的人是以一種禪意的心態來觀賞盆景,所謂掌中景是自然的縮影嘛。不過無論怎麼說,只要我們能從中欣賞到沒並獲得內心的愉悅,我覺得都是非常好的。對於盆景你覺得呢?


書香庭院的玉痕

您好,養花妙招為你解答。

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總有些塵囂讓我們心神不定。心不定,無論幹什麼事都是三心二意。想要安定心神,可以從玩盆景開始。

如果內心像一面明鏡,玩盆景便可以讓鏡子更加明亮。盆景,也就是靜心修行之品。

養花玩樹,澄明心境。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養花玩樹,可怡養性情,師法自然,尊重自然,在創作中參悟,達到寧靜致遠境界。

專業園藝人玩盆景是為了生活,他們把玩盆景當成事業;有些人玩盆景純粹是為了陶冶生活,修心養性,出於個人愛好,平日三五知己在一起,飲茶品樹不亦樂呼,有好作品也不願去參展湊熱鬧,玩樹只圖自己開心快樂;有些人玩盆景是為了彰顯富人的豪氣和財富,總喜歡帶客人到自己後花園轉轉,告訴別人我這樹有好幾百年了;所以同是玩盆景也可展示人間百態......


養花妙招

不知專業玩家和商業盆景人心境如何,但從一個初學的業餘愛好者角度來看,個人覺得業餘愛好者更為專注投入(精神方面)。

所謂“玩盆景”,我的理解應該是指醉心於此,不寄望於以此成名,以此獲利,樂此不疲,自我陶醉,自得其樂的人。這群人(應是本人才準確),對盆景的喜愛或許因於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也或是因一張照片、一個視頻等等。其“玩”的原因也許是本能的追求、對現實無奈的逃避、看破紅塵的淡然、大富大貴後對閒逸的追求…但總的來說,都是源於內心那份對寧靜的渴望。

“玩盆景”在於一個玩字,但此玩非彼玩。不是常說的玩弄、玩耍、嬉戲,而是如對孩子、對愛人般無微不至。每一點水都帶著夢想,每一次凝眸都溢滿了期盼,每一次撫摸都充滿了憐愛。

所謂“玩”,一切一切因是內心裡的自我追求,不求名利,才叫玩(現實中幾乎把沒有名利收穫,只未精神娛樂的一切活動都稱為玩了)。這個“玩”所包含的,更多應該是對盆景製作過程中心境的概括,在乎的是過程,享受著過程中所發生的諸如盼出芽、盼開花、盼成型時的“望穿秋水”、焦慮和失敗時的苦惱等等。


聽雨161574911

美化居所,釋放心情,陶冶情操,提升鑑賞!


鄧家阿三

賞玩盆景從看圖片到見實物再親手製作是個漸進的過程。唯有自己親自動手動腦才能體會其中的甘苦。從滿山遍野尋樁材汗流夾背控掘出來,栽植養護然後配盆配架整枝修剪澆水治蟲害。非痴迷者不能為之。成型後端做其旁用心觀賞真是人生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