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哲学!大白话讲讲哲学这学问!别说你看不懂!

本文不想和大家说太多,来聊聊哲学这玩意,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能帮到我什么?


哲学?哲学! 社会人眼中这俩字,多半在脑子里浮现出,戴着厚厚玻璃片眼镜,满嘴‘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吧啦吧啦...

读哲学的都是闲的蛋疼,能找到工作吗?

业余读哲学,那是用来装x的!我等吃瓜群众读来也是没用。。。

叫人不敢相信,早在公元前6世纪,哲学就已经萌芽了,对比下,与它相爱相杀的神学(公元1世纪)、自然科学(15~16世纪),在神州大陆上早就风生水起,现在谁不知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谁身边亲戚朋友没有一个信仰天主基督佛教的。但是唯独哲学这个小可怜,现在留在人心中的还是:上等社会用来装点门面的存在。

咋回事呢?哲学就真这么冷门?这么难以被人接受?

当然不是!

当你叔对你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那他信奉的是实用主义;

当你爷爷对你说:叶落归根,人都是要看命,顺其自然吧。那他说的是宿命论和决定论。

当你弟弟对你说:读书赚钱再多有有什么用,早晚都是一个死。他信奉的是虚无主义。

你看,哲学其实无处不在,它不是抽离出来的文字,放在高高的架子上供你有空去看,而是根植于个体生命中必然发生的现象,当你开始思考,哲学就在你身边,它可能还指导着你的人生,你的三观,你脚下的路。

很多人上学写作文,老是喜欢引用一句话,“我思故我在。” 下一句接的,99%是‘’不思考的人类,和芦苇有什么差别呢?‘’逼格立马就上去了。

错了,错了。其实笛卡尔老人家说这话,完全不是这意思。 这牵扯到哲学的终极命题:人存在的意义。

话说当年笛卡尔他在研究哲学的时候,提出一种可怕的设想:"我"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我眼前的世界是不是假的?别忙着嘲笑,这个命题换在中国,就是“庄周梦蝶”的故事,现代很多电影如都在用一种具体的手法,去探讨这个命题:怎么去证明,"我"不是虚无的存在,"我"不是一个被造物主造出来,按照程序生存的物体?

笛卡尔想啊想,终于被他想到破题的路子: 如果"我"只是虚无的存在,“我”是被设定好的命题,那“我”肯定不会去怀疑“我的存在”这个命题,所以我不是一个幻境,一段程序。有点烧脑吧,仔细想想,只是这短短5个字,包含了如此缜密的逻辑,妙,实在是妙!

其实这也是西方哲学的折射,命题——运用逻辑将其破题——在破题过程中遇到的其他命题——继续破题,从公元前到21世纪,哲学一直在命题与破题中前进。

再来讲讲哲学与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它能帮到我什么?

很多时候,你爸妈,你亲人,你朋友和你说:

“孩子,相信我,大城市不好过,回来当个老师吧!”

“那条路我走过,太不适合你了,别走这条路。”

“上帝是真的存在的,信仰宗教让我得到了满足感、安全感,只要相信,你就能进入天堂!”

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安稳还是冒险?左边还是右边?我也一直在动摇,我也想抛弃现在摇摆不定的迷茫?如果我现在过得这么辛苦,如果我一直在苦苦思索,那干嘛不直接复制前人的道路,干嘛不选一条他们都走过的路,干嘛不复制他们感到会幸福的做法?

只有一个原因了,你不信那些摆在你面前现成的答案,你想亲自去走走,在答案之外的真理。

祝贺你,你被苏格拉底附身了。

你认为,答案要自己亲自去体验,亲自去怀疑,亲自去见证,那就去吧,哲学家都是头破血流,曲曲折折过来的,而且发展到如今,还没个准儿! 那又有什么,人生有正确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