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误区:不赢球就该退役让位?张继科有权利站在球场上

“体育强国根本的标志不仅在于竞技能力,还在于体育风貌。不光是拿金牌了,鲁迅先生提倡的“不耻落后”,那些在体育场上跑到最后,但仍然坚持跑下去,这种跑让人肃然起敬。我感到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就要这种精神,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战胜自己。”

德国公开赛,张继科男单首轮不敌阿波罗尼亚,关于要张继科“退役给年轻人让位”的言论又纷至沓来,可要张继科让位的人,知道张继科此次参赛用的是他自己的世界排名,没有占用国家队名额吗?

和阿波罗尼亚的比赛结束后,对手和张继科紧紧拥抱。2月份卡塔尔公开赛,张继科高烧上阵,对阵的同样是阿波罗尼亚,张继科获胜之后两人交换了球衣。同为运动员,阿波罗尼亚更能体会这位大满贯球员的不易。

这一年来,张继科因为脚伤迟迟难愈,竞技状态受到很大影响,本次全运会,细心的日媒注意到:“因为反反复复的脚伤,张继科的腿部肌肉果然退化了”。

因为换了新球,大幅度削弱旋转,为了拧出转的球,张继科手腕压力过大,手腕伤甚至成为最困扰他的伤病。而此次德国公开赛,正是阴雨天,张继科的腰、肩膀,又有了反应。张继科有先天性腰部骨裂,肩膀打过七针封闭,肩、腰、脚、手腕……张继科真的是伤痕累累。

而张继科的成绩呢?三大赛单打五连冠,奥运三金一银,九次大赛五金二银一铜,即使从15年开始他因为伤病陷入低谷,张继科仍是男乒成绩最好的。可以说他是“什么成绩都拿过了”。

成绩无人超越,伤病又一直折磨着他,张继科还站在球场上,真的是完全地出于对乒乓球的热爱了。

很多“喷子”,运动员成绩一下降就要人退役让位,然而从事实上来讲,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让张继科退役,因为他一没有“占位子”,二没有“占资源”,他在输球之前就已经没有“位置”了。近期的输球,是张继科被抛弃被边缘化的结果。而不是他输球了所以该被边缘化。

为什么这么说?作为大满贯球员,张继科只参加了九次大赛,同龄人马龙却参加了十三次,更不用说比二王一马等前辈了,张继科的参赛机会可以说少得可怜,然而前八次比赛,张继科一次都没下过领奖台,在他之前从没有人做到过。第九次比赛就是今年的世锦赛,张继科作为大满贯得主,教练组给了他一个机动名额,而因为他状态原因,其实梁靖崑作为替补是随时可以取代他的。接下来的亚锦赛,在马龙、许昕输外战,女乒丢金的情况下,张继科守住了老将的尊严和樊振东会师站上领奖台,这才确定了参加世锦赛,这个名额,他拿本来就是应该的。

六月初的世乒赛不敌韩国李尚洙是张继科第一次遭受重大失利,但是在四月中的国乒教练组竞聘中,陪伴张继科多年的主管教练肖战,和张继科从09年开始负责张继科的科研团队,就已经被违规调离了。

在那次比往年迟到了好几个月教练组竞聘中,竞聘男一队教练员的是肖战、刘恒、马俊峰、刘国正、王皓、马琳,六个人竞聘五个岗位,最终没能竞聘成功的是肖战这位培养了大满贯张继科和多位世界冠军的金牌教练,而毫无执教成绩的马琳,大学十年没毕业,甚至都不符合“本科以上学历”的硬性规定,却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国家队。

四月中旬的亚锦赛开始,乒乓球用球改成了尼塔库新球,新球加大直径,削弱旋转,旋转最好的张继科是受该球影响最大的。而陪伴张继科多年的主管教练和科研团队,却在亚锦赛之前被调走了。男乒“四大主力”里面,只有张继科是实质上教练团队全换的。(马龙原主管教练秦志戬升任主教练,技术团队不会跟着升职;许昕樊振东教练吴敬平退休,技术团队不会跟着退休,更何况许昕亚锦赛战绩不佳吴敬平被再次返聘、樊振东新主管教练王皓一直是他的省队教练;只有被分到刘国正手下的张继科,主管教练、技术团队是完全不熟悉的。)

但是亚锦赛大家都还没有熟悉新球,凭借卓越的天赋,张继科硬是在脚缠绷带站桩打的情况下打进了男单四强,而马龙、许昕、丁宁等奥运冠军则纷纷输给了外国人。在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的情况下,张继科尽管有伤、教练团队都换了,但他仍然以出色的发挥“守住了老将的尊严”。但是到了六月的世锦赛,经过一个多月的封闭训练,吴敬平帮助许昕加强了反手,李晓东为首的教练组为马龙改进了器材,樊振东和王皓“无缝衔接”,只有张继科,每天要比别人多花几个小时来康复的张继科,面对完全陌生的教练科研团队,只能“单兵作战”,短短一个月,连磨合都不够,遑论其他?

而世锦赛期间,孔令辉因欠赌债遭诉被紧急召回国,女队人手不足,被派去堵女队缺口的是谁呢?是张继科的新任主管教练刘国正。根据国际乒联新闻报道,张继科赛前一个小时又半个小时是在自己练球,张继科连帮他分析对手查找资料的教练都没有。国家队出现问题,需要人牺牲去堵缺口,这是常态,而被牺牲的张继科,不该遭受那么多的攻击指责。

国家队与张继科是什么关系?就是最常见的公司与员工的关系,而且是在员工落难时不但不伸手帮一把,连公正都做不到,反而要落井下石的那种公司与员工的关系。没有任何人给过张继科额外的照顾,他站在场上需要的不过是一张球台,他们也只是给了他一张球台,仅此而已。


张继科是从陪练做起的,没成绩的时候他进国家队不是占用资源,是给国家队做贡献。一进入主力层张继科就在团体赛中屡次建功,没耗费一点培养成本,拿了冠军之后才成为绝对主力,445天最快速度获得大满贯,实现史无前例的五连冠,七年没下过领奖台,是国乒投入最少回报最多的。即使现在受伤状态低迷,张继科参加商业活动所得大部分也是上交国家队的,别说负担他打一次公开赛,就是打满一年的公开赛,也绰绰有余。他给国家队的回报远大于国家队对他的投入。

张继科,不欠任何人的,他只需要对自己负责,想打就打,累了就休息,除了他自己,谁都没有资格要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