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式和非承載式車身有啥區別?

wangqhwx

最近我有個朋友買SUV,他遇見這樣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說他遇見一些車型說我自己的車是承載式車身,還有另外一些車型呢,說我自己是非承載式車身,到底哪種好呢?胡在這裡就給大家簡單說一下。

所謂的承載式車身和非承載式車身,最大的區別在與那裡呢?就是這個車殼發動機變速箱這套傳動還有這個減震懸掛系統是裝在車殼上,還是裝在獨立於車殼的一個完整的底盤上。大家都知道大型客車大型貨車,它那個駕駛樓就是成員室和底盤它是分開的,但是咱們常見的轎車都是承載式車身,說白了它沒有獨立的底盤就是一個車身,總承咱們的發動機變速箱懸掛減震這套東西都裝在車殼上這種叫承載式車身。

那麼這兩種結構用在什麼車上多,有什麼優缺點呢?首先有一條對於轎車來說幾乎都是承載式車身,它能做到什麼呢?第一 結構重量比較低,這樣的話油耗也會降下來。第二 空間靈活性比較好。第三 就是說離地間隙比較小。

那麼承載式車身有這樣的優點,它又有什麼缺點呢?抗扭轉強度不夠,承載能力夠,但是有一些特殊工況的車型,你比如說大型客車、大型貨車和越野車,尤其是越野車,純正的硬派越野車,基本都是非承載式車身,大家看過視頻,它爬山涉水走極端路況,車體扭曲的非常厲害,如果沒有個強悍的底盤架,那它承受不了這麼強大的扭力,那麼所有的硬派的純正越野車和城市的SUV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它是非承載式車身,它有一套很強悍的骨骼就是說底盤。

那麼對於咱們市面上常見的這種長得像吉普的車型,有叫SUV的 有叫越野車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哪呢?老胡就這麼講所謂的城市SUV你可以把它理解為長得比較像越野車的轎車。最經典的例子豐田漢蘭達,那麼越野車是什麼呢?豐田霸道、陸地巡洋艦、吉普牧馬人,它們樣式差不多,那麼SUV和越野車是不一樣的,那麼從車身機構形式來說呢,基本上有獨立的底盤的非承載車身的SUV可以稱得上是硬派越野,大家非常熟悉的陸地巡洋艦、霸道、牧馬人這些車都是而城市SUV你比如說本田的CRV、豐田RAV4 甚至大一點的像漢蘭達它都是這種承載式車身,就跟轎車類似它只是長得像越野車,但它不是。

所以選擇車的時候大家可以注意點,如果你就是個越野發燒友,那麼必須點選有底盤的非承載式車身的硬派越野車,如果咱們就是自駕遊那麼SUV足夠。


胡侃汽車

SUV的全稱是Sport Utility Vehicle,也就是運動型多用途汽車,最早在歐美市場流行,現在已經蔓延至全球。根據功能性SUV可以分為越野型和城市型,現在國內市場上熱銷的絕大多數都是城市型SUV,在轎車的平臺上進行打造,既兼顧了轎車的舒適性,又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

而那些採用非承載式車身的越野型SUV反而是越來越被冷落,在消費者眼中成為了廉價、低檔的代名詞。甚至路虎發現都不再宣稱自己是帶大梁的非承載式車身,重新起了一個叫做IBF整合式車身結構的別稱。正是因為如此,很多硬派越野車都因為銷量不佳被迫停產。今天我們就來,重新的認識一下非承載式車身結構,相比城市SUV的承載式車身都有哪些優點。

什麼是非承載式車身結構?

非承載式車身的SUV有剛性車架,又稱底盤大梁,車身本體懸置在車架上。非承載式車身就是用底盤大梁來承載整個車體,將承載式車身安裝在車身上的一些零件,比如發動機、傳動系統等,安裝在了車架上。這樣車身和車架就成為了兩個獨立的個體,通過橡膠軟墊或彈簧作柔性連接。車架的振動通過彈性元件傳遞到車身上。

非承載式車身結構的優勢

非承載式車身結構最大的特點的就是車身強度高,鋼架能夠提供很強的車身剛性,對正面的衝擊力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如果發生正面碰撞,非承載式車身結構的車型安全係數更高。

隨著自駕遊的流行,很多車主都開始選擇拖著房車去旅行,採用非承載式車身結構的車型的拖拽能力和載重能力是那些承載式車型所不能比擬的。因為非承載式車身結構車型的拖拽鉤是連接在車身大梁上,不會對車身造成影響。

對於一些硬派越野車而已,這種車身結構可以說是高強度越野的標準配置。因為在越野的時候,隨時都有可能遇到上下落差大的崎嶇路面,如果是承載是車身結構,很有可能會造成車身的扭曲變形,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車門無法正常關閉,車身多處異響。而非承載是車身結構將大量的部件都安裝在了底盤大梁上,大梁通過前後懸架裝置與車輪聯接,車輛的扭曲都會被堅固的梯形車架而吸收。所以,Jeep牧馬人、奔馳G級和豐田普拉多這些經典的硬派越野車都採用了非承載式的車身結構。

另外,行駛在顛簸路面時的舒適性和平穩性更高,因為非承載式車身結構的車架和車身是相對獨立的,它們之間為柔性連接。這種底盤懸架對路面顛簸的反饋在車內感覺要輕微很多。

非承載是車身的缺點

當然每種車身結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非承載是車身也有它不可迴避的缺陷。因為車架和車身是相對獨立的,所以就耗費更多的鋼材,不僅增加了車輛的自重,生產成本也會隨之增加;還有就是會增加車輛的高度,重心偏高,不過對於硬派越野車來說也不算是什麼缺點。


愛車幫手

答:汽車的車身分為兩種結構形式:承載式和非承載式。

承載式車身通俗的來說就是車身是一個整體,像是發動機、懸架等等其他部件都安裝在同一個車殼上,車的地板一般是較薄的鋼板,車殼承載了整車的重量,車的底部沒有安裝額外的車架來承重。現目前來說,幾乎所有的轎車和絕大部分SUV都是承載式車身,因為少了專門的車架會大幅減輕重量,有利於輕量化和燃油經濟性。

非承載式是指底盤有一個很大的車架,車殼和其他部件是連接安裝在這個車架上的,車架承受整車的重量。非承載式稱身現目前主要應用於貨車和專業的越野車輛,但是由於重量加大,會更加笨重,操縱性不如承載式車身,且燃油經濟性不好,舒適性較差。

就安全性來說,承載式車身的空間利用率更高,舒適性更好。缺點就是抗衝擊力會弱一些,受到撞擊時容易出現扭曲變形。非承載式車身強度好,剛性大,有較強的抗衝擊能力和抗顛簸能力。所以,非承載式車身但相對於承載式稱身來說,車身強度大使得其在裝機時不易變形,所以吸收能量不足,對乘員的剛醒衝擊力也許會更大,但是不容易出現車輛變形擠壓到乘客的情況。

安全性是需要綜合評價的,除了車身承載方式外,還與車身的材料,結構的設計,安全氣囊的類型、吸能方式的設計等等很多因素有關。


汽車工程研究生


曉車裡手 最直接的解釋這兩種車身的區別是:一種底盤可以與車身分開(非承載),一種不能與車身分開(承載式)。



卡車、貨車和硬派越野車 基本是非承載車身。跑車、轎車和SUV 都是承載式車身。

非承載試車身的汽車 鋼性強,載重量大,油耗高。承載式車身的汽車舒適性強,油耗優於非承載車身的汽車。

各有優勢和劣勢,具體以用車需要來覺定。


曉車裡手

這兩種車身有著各自的優缺點和優勢,因此針對不同的車輛形式選用不同的車身結構,下面我就對這兩種車身做一個具體詳細的分析,篇幅略長,大約需要2分鐘的閱讀時間。

承載式車身:

對於家用車來說,非承載式車身最大的缺點就是重量大,因而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汽車設計者取消了非承載式結構中獨立的剛性車架,使得整個車身成為單體結構,這就是承載式車身。

承載式車身的車身外殼,車頂和地板以及A柱、B柱、C柱都是連接在一起的。在衝壓階段,鋼板先被衝壓成不同形狀,然後焊接成一個完整的車身。其實這些部件大致可以分為兩種:覆蓋件和結構件。

所謂的覆蓋件就是覆蓋在車身表面的部件,如車門、車頂以及翼子板等有金屬蒙皮的地方,它們起到了美觀、空氣動力學以及遮風擋雨的作用,一般都用厚度不超過1mm的鋼板衝壓而成,我們平時所說的某些車鋼板薄就是指這個部位。

而結構件被覆蓋件遮擋,在覆蓋件之下,對車身起到了支撐作用和吸能作用。承載式車身最大的優點在於重量輕,重心低,車內空間利用率也比非承載式車身要高,所以在家用轎車領域基本上全部取代了非承載式結構。但是在載重汽車和純越野車中,還是需要非承載式結構。

非承載式車身:

非承載式車身的車架和車身是兩個獨立的部件。具備剛性的車架,又稱作底盤大梁,這種車架一般是矩形或者梯形,隱藏在車身內部,我們一般看不到。


車架承載著整個車體,發動機、懸架和車身都安裝在車架上,車身不承擔車輛的重量和扭矩,因此就算沒有車身,光一個車架裸奔也是可以運行的。

非承載式車身最大的優點是:車身強度高,鋼架能夠提供很強的車身剛性,也有利於提高安全性,這一點對於載重汽車和純越野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缺點也非常明顯:由於車架使用的材料較厚,因此整體重量較大,成本相對較高,而且重心也大,不利於車輛的操控性。可以說是一種取捨的表現。


明說汽車那些事

承載式與非承載式通俗的說有以下區別:

車架:承載式車身與底盤、車架是一體的,非承載式車身帶有大梁,車身與底盤是分離的,車身只是汽車的一個配件!理論上,承載式車身拿掉以後車就散架了,非承載式車身沒有車架完全可以當做敞篷車開!
用途:一般早期的汽車、硬派越野車多采用 非承載式車身,一般的現代轎車和城市suv多采用承載式車身。
強度:對於承載式車身來說,車身剛性很重要,要通過良好的設計,分散汽車底盤、發動機、變速箱等綜合應力,有車架、副車架綜合承擔,而對於非承載式車身來說,車身剛性一般由大梁決定!
重量:承載車身一般採用普通鋼材和高強度鋼材混合承受應力,因此車身普遍較輕,而非承載式車身車架一般都是矩形或者梯形的,佈置在車身的最底部,重量較大,因此對於油耗還是有區別的。

操控:承載式車身重心較低,操控較好,非承載式車身的駕駛室放在大梁、車架上,重心較高,對操控不利。

眾口說車

非承載式車身說白了就是從汽車發明開始存在的底盤形態,在福特發明流水線汽車之前,客戶買車要先購買底盤,然後再去購買車身,最後組裝。非承載式車身能延續上百年肯定有它的優勢,那就是底盤抗扭矩性強,剛性好,越野性能也就更強。現在主要用於越野車和載重車上。

代表車型:牧馬人

承載式車身的汽車沒有剛性車架,只是加強了車頭,側圍,車尾,底板等部位,車身和底架共同組成了車身本體的剛性空間結構。這種承載式車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載功能外,還要直接承受各種負荷。這種形式的車身具有較大的抗彎曲和抗扭轉的剛度,質量小,高度低,汽車質心低,裝配簡單,高速行駛穩定性較好。但由於道路負載會通過懸架裝置直接傳給車身本體,因此噪音和振動較大。與非承載式車身最大不同是:無單獨的承受外力底盤結構。承受外力結構部件與乘員乘坐車身部分為一體式,該部分可直接安裝懸掛、發動機、傳動等機械結構,外部覆蓋好外觀衝壓件後即成型。

代表車型:漢蘭達


邊鋒車庫

要解決承載式和非承載式該選誰的問題,我覺得必須要先搞清楚承載式和非承載式車身之間的區別。

我們先說說承載式車身。承載式車身也就是由懸掛直接承載車身的結構,而這種車身結構特點十分鮮明,那就是舒適性。一般來說,採用承載式車身結構的車型,懸掛都會是獨立懸掛,或者是半獨立懸掛,也就是說每個車輪之間的懸掛系統各自獨立,遇到起伏不定的路面時,可以分別進行濾震而不相互影響。所以,由於承載式車身結構舒適性的特點,大多應用在轎車以及城市SUV車型上,保證了其乘坐的舒適性。

而非承載式車身結構與承載式恰恰相反,它的車身不直接與懸掛相連,而通過車架,也就是我們總說的“大梁”。那麼非承載式車身結構的特點是什麼呢?其實也是和承載式車身的舒適性相反,“大梁”的存在讓車身整個行程一個整體,車輛的剛性要更好一些。並且在懸掛上,好多車型採用的也是整體橋結構,也就是左右輪連接成一個整體,雖然過一些起伏不定的路面缺少了舒適性,但卻保證了車輛的可靠性,不容易發生斷軸的情況。所以說,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大多應用在硬派越野車上,讓其能夠在越野路段上有一個良好的可靠性。

那麼既然明白了承載式與非承載式車身之間的區別,也就知道了到底該選什麼。如果是轎車和普通的城市USV,選擇承載式;而要是硬派越野車的話,那就是非承載式車身。


高氏觀市

承載式汽車就是沒有底盤大梁,所有發動機等設備零件直接裝車身上架在輪子上,唯一優點是省油,最大缺點是不經撞,被電動車撞一下都得傷筋動骨。非承載式汽車是所有零部件設備包括車身都裝在底盤上,唯一缺點是重量大耗油高。

買車買哪種好,取決於駕車習慣,每年裡程和常走的路況。如果每年開車裡程較多的且駕駛習慣比較老到安全的,買省油的承載式比較好,如果經常出外旅遊走鄉下路,或者年裡程較少的,買非承載式比較好,道理很簡單,即使你再省油,一年能省多少油錢呢?一年算你走兩萬公里,每百公里省油五升,那也只是省一千升油,承載式的車子被別人撞一次就不止這個數了。


155142585569

路虎衛士的非承載式車身

世界上首款大量量產、使用承載式車身的雪鐵龍 Traction Avant,大概可理解為座艙和底盤能不能分開。

ATS 2500 GT的底盤,以前的汽車基本是非承載式車身設計,鋼管車架+冗合一切的底盤。

生活中最常見的非承載式車身,其實就是小時候的四驅車,馬達、電池、傳動軸、開關全部集成在底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