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德:景仰达里克!

×

操作提示

确定要执行该操作吗

王雄德:景仰达里克!!

景仰达里克

王雄德

一、梦飞达里克

一次偶然的擦肩而过,探访达里克庙便成了我的一块心病。只因琐事缠身,一拖再拖,一直没能如愿。前几天做一梦,梦中的达里克庙僧人穿梭,香火缭绕,像是在搞什么大的祭祀活动。也许是从服饰上看出了我的外来客身份,一位管家模样的僧人竟将我拒之门外。梦醒了,我抽着烟,懒在床上做出了尽快探访达里克庙的决定。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托朋友要来达里克庙管理所莫所长的电话,开门见山说明来意,我身体不好,想携家人朋友来庙中烧香拜佛,许愿祈福。莫所长是地道的蒙古人,豪爽地答应了我的请求,他在走青海塔尔寺的路上,说让我到庙上后,找一位名叫娃代的总管,并告知我娃代的联系方式。莫所长的爽快应允让我感激万分,即刻吩咐家人及大何准备行囊,打电话让通古淖尔的隔山姐夫杀羊,再三叮咛他别忘了带上羊杂碎。我则开始熬电话粥,邀约朋友一同前往。毕竟是野游,人多了热闹。挂了电话,先后给“大科”和“V73”加足燃油,检查备胎、防冻液及随车工具。一切准备就绪,已是黄昏时分。

二、行进达里克

元月4日10时30分,我们一行2车8人,驶上了通往豪斯布尔都苏木的乡村小油路。我坐在头车前排,算是压阵,毕竟是陌生路,路面又窄,保证安全是第一位的。车子驶出北大门,从工业园区路口向左拐,经锡林高勒一路向南。轻易不出巴音城的我,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左顾右盼,四处瞭望,感觉沿途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新鲜,那样好奇。工业园区的厂房、锡林高勒的水源井、牧区的风力发电机、十个全覆盖的牧民新居,让人目不接暇。车子刚驶出锡林高勒,天上竟然飘起了雪花。在雪花的衬托下,戈壁显得更苍茫,路面显得更狭窄,空气感觉更潮湿,我一再提醒司机,慢点,再慢点。一为安全,二怕甩丢了后面的车。伴儿来,伴儿去,这是出门人的习惯。

雪,越下越大,四下里渐渐有了银装素裹的意境。为了缓解司机的心理恐惧,我索性海阔天空地侃了起来。什么“王姐夫失恋啦”“转脑子被评为优秀司机啦”“我家儿子彻底颠覆王氏家族祖孙三代不喝酒的历史啦”……还时不时地惹点腥,动点荤,不知不觉,100公里过去了。忽然间,一路荒凉的戈壁滩上看见了一辆桔黄色的皮卡车,五六个头戴黄色安全帽的电力工人正在顶风冒雪架设高压线路,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我按下电动车窗,向他们招手致意,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祝福,祝福他们安全作业,平安回家。

雪越下越大,车子渐行渐慢,我们“蹑手蹑脚”、屏住呼吸行驶在镶嵌于冰天雪地中的羊肠小道上。迎面是雪花飞舞,四周是白雪皑皑,倒也别有情趣,富有诗意。要不是腹中空空,胸无点墨,我好想用最美的文字将这美妙的诗情画意记载下来。一阵“轰隆隆”的马达声,不由得将我的视线扯出了窗外,我立马让司机放慢车速。一辆摩托车从我们的右侧超过,跑出不远驶下油路停了下来,车上的“雪人”下了车。天呐!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路肩下的雪地里,一只身架不小的母羊有气无力地站在雪地上一动不动,尾巴、后腿鲜血淋淋,腹下偎依着一只刚刚分娩的小羊羔。母羊为了不让羊羔挨冷受冻,硬是忍着疲倦和疼痛,用身体为自己的孩子撩开襁褓,遮风挡雪。看着这感人的一幕,也算是大半个男子汉的我,禁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难怪古人有礼爱存羊、舔犊之情的美丽传说。

三、走进达里克

下午1点20分,我们到了一处三岔路口。路旁竖着一块标牌,按箭头所指,我们知道,达里克庙到了。入口处的柏油路两旁矗立着2根约3丈高的木杆,木杆顶端飘扬着七彩的经幡,显得既引人注目又庄严肃静,算是庙宇的迎宾门吧。沿着平坦笔直的柏油马路,我们走进了庙宇大门。红色栅栏门,绿色栅栏围墙,显得很敞亮、很通透,给人一种饱览无余、一目了然的感觉。通往庙宇的油路两旁各有一块20亩开外的生活基地,南侧是果园,果园东边用废木料堆砌成一道木墙,排列有序,码放整齐,就像东北的木头篱笆墙,显得别有一番景致。西侧的菜地中央,3棵硕大的柳树一字儿排开,树冠足有3丈,树干胸围约有5尺开外。正值隆冬时节,虽然树叶落尽,但也不失她高大坚毅、苍劲挺拔的伟岸。庙宇座北向南,呈品字形布局。正北方是主殿,左手是去年新建的僧人生活区,右手是早年的旧庙,一排整齐的平房,门楼显得古色古香,质朴典雅。整个庙宇静悄悄地,不见人影儿。我拨通了莫所长给我的联络电话,听筒里的声音很柔和、很亲切,让我对这次探访许愿更加踏实放心,更加信念十足。电话中我作了自我介绍,简单说明来意,总管说他在庙里,马上就来。刚挂了电话,一位衣着平常、面相和善、约莫30岁上下的胖小伙笑呵呵地向我们走来。握手,问好,各自介绍,我们方才得知,他就是我们要找的娃代总管。简单寒暄几句,娃代引领我们一行走进一扇朱红色的大门。娃代介绍说,这是庙里的生活区和客人接待区。一幢独立结构的砖混平房,U字形建筑,宽大的庭院用狐形阳光板封闭得严严实实,既保暖、又美观,一种安全、静谧的感觉,给生活区增色不少。生活区里,清一色的木纹地板砖,光洁明亮、纤尘不染,看得出僧人们的勤快与好洁。厅内大小餐厅、客房、僧人宿舍、办公室、库房、锅炉房等一应俱全。更令人惊讶的是,整个生活区竟然全是洋暖房。用手摸上去,采暖片温度滚烫,根本无法沾手。比起城里的供暖温度,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娃代从东头依次打开了3间客房,说是专门为我们准备的。待我们放下行囊,他又带我们参观了庙里的厨房、餐厅。他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柴油灶、煤气灶、锅碗瓢盆一应齐全,让我们放心使用。要是怕肉消了,可以先存放到冰柜。进入小餐厅,四张圆桌一字儿排开。朝门的圆桌上摆放着几只蒙古特色浓郁的烤瓷器皿,分别盛放有油炸齐蛋子、炒面,还有当今时尚的老干妈,油泼辣子、盐末子、酱油、醋等调味品。临走时他带着一丝腼腆的口气叮嘱我,僧人的厨房是禁止吸烟的,除了厨房,你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吸烟,只是要注意防火。我们呈上为僧人们准备的保温杯、新年挂历等小礼物,娃代总管见实在推辞不过,只好打开库房门悉数收下,说是等茣所长回来之后一一作交代。望着娃代总管出门时的背影,一种尊重、崇敬、佩服的感觉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是啊,人们都说蒙古人耿直豪放、热情好客,那么,我说,蒙古人中的僧人更加忠实憨厚、厚道善良。

四、夜宿达里克

目送娃代总管出门,已是下午3点多钟了,突然感觉肚子在咕咕作响。我这才想起,由于琐事缠身,从早到晚尚未进茶水。遂吩咐妻子和大家一起动手,有的洗菜,有的烧水,按原计划吃第一顿饭——麻岗拉面。面是出发前从花园市场买来的现成面剂子,做起来倒也省事。不到半小时,地道的民勤麻岗拉面开锅了,权当是中午饭。也许是饿了的缘故,大家吃的津津有味。我破天荒地吃了一碗半,算是创了近些年来的吃饭纪录。吃拉面不喝汤,等于刀口没加钢。一鼓作气,喝汤2碗。心想,即使憋破肚子,撑坏胃也值得!因为今天的拉面汤实在是别具风味!

放下碗筷,洗锅抹灶完毕,搭上了羊肉锅,待水煮沸后勾了沫子,加入调料、盐巴,我便带领大家去完成此行的正事儿,到庙里上香许愿。我对大伙儿说,光吃饭不上香,庙里白来一趟。光上香不赏光,等于空游四方。意思是让大家准备好上布施的零钱,免得到时手忙脚乱。大家自然是积极响应,不吝不惜。因为人人都清楚,烧香拜佛心要诚。不图虚名,心诚则灵。走进大殿,娃代总管开了灯,为我们每人递过一盏酥油灯,指点我们点灯,上香,磕头,许愿。我们一行8人依次礼数完毕后,我不动声色地走过财神、文殊、王母娘娘等众菩萨,唯独面朝观世音菩萨,双手合十,叩首默拜,因为久病的我太需要观音菩萨保佑我远离病魔,大吉大利。再加上远在民勤的2个爱女一再嘱托,我必须诚诚心心地叩拜观音菩萨,以保我家大小人等平平安安。其余的财神、喜神等,我虽一一跪拜,但深感与我不大沾边。一则钱乃身外之物,二则色是刮骨钢刀,年事已高,唯求平安,别无它念!祭祀完毕,我们一行8人自愿在功德箱里上了布施。少则20,多则50,表达的是一颗虔诚的心。

我是咱家出了名的夜猫子,虽无夜不归宿之恶习,却有鸡鸣才眠之奢好。失眠难奈,只好拿了提前准备的充电灯,全副武装,出门夜游。

山场地方的夜,万般静谧,显得格外空旷。夜黑得出奇,伸手不见五指。置身“迎宾门”外,回首望去,惟见咱们一行借居的三间客房里仍有两盏灯亮着。灯光的映射下,3棵高大挺拔的柳树更加显得婀娜多姿。我想踏着皑皑白雪,走上前去仔细端详,抚摸这三位不离不弃的“钢铁女神”,却又怕践踏了铺满遍地的洁白无暇、完美无缺的银色壮锦。可转念一想,我等平生第一次踏上这块处女般的圣地,踩下几片零散的足迹,权当是对达里克山脉顽强生命的亲切见证。心一狠,腿一迈,我沿着如镜的白雪朝大柳树走去……我将充电灯架在头顶,伸开双臂,试图去拥抱她的身躯,却是“臂”长莫及,劳而无功。我只好轻轻地抚摸着饱经风霜的树皮,一股冰凉渗入骨髓,像是触电的感觉。再次伸手,如同抚摸爱人的肌肤一样,明显不一样的是,我感觉到了深深的年轮和无尽的沧桑。我踮起脚尖,伸长臂膀,狠下心折断一根纤细的树枝,捏在手心里,反复地折弯,伸直,再折弯,再伸直……感觉是那样柔韧、那样绵软……这足以说明,虽正值隆冬,她们仍坚持在暴风雪中顽强地活着。我想,难道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命力吗?

手里捏着已渐渐发热的树枝,我伫立在风雪旷野里,久久回不过神来……

回到客房,已是午夜时分,尽管儿子重复着均匀的鼾声,我却难以入眠……

五、遗梦达里克

迷迷糊糊、半睡半醒的我,像一个高烧患者,在达里克庙3号客房极不老实地折腾了半夜,估计是到了凌晨时分才进入梦乡。

老天先我而醒,将一抹清淡的鱼肚白透过后窗洒满了寝室。我转眼望去,天亮了。置身于万籁俱静的深山旷野,懒在榻榻米上,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宁静,无疑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奢侈。大山里的景致,不同于城市的繁华。正是老天赐于她无限的神奇,才让人们品尝到其独特的风味。山里的风,山里的空气,山里的日出日落,山里的风土人情,山里的一草一木,每一样都是那么别致,那样诱人。没有城市里冰冷的水泥路面,没有纵横交错的车水马龙,没有邻里间木讷的苦涩面孔,更没有喧嚣的马达轰鸣……生活在山里,就好比置身于唯我独尊的世外桃园,可以将所有烦恼抛弃,可以将一切意念归真。可以扯开嗓门呼喊,可以撒开双腿狂奔,一切是那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除了透明的阳光,清新的山风,没有任何污染与杂念,一种原生态的感觉,真是醉人!

习惯于按时起床的我,今天破例睡了回懒觉。因为,我不想舍弃这份宁静,更不愿浪费这份难得的时光,我奢望自己像济公一样,游荡在这与世无争的山坳里,让心清静一会儿,让眼睛休息一会儿。我更想让自己常眠于这素洁清透的冰雪世界里,不再醒来。

不知不觉,火红的太阳从窗户照射进来,很是耀眼。比起城里的太阳,山里的太阳格外的圆,分外的艳,没有混浊、没有沌晕。自打从山坳里升起的那一刻起,她便将光明与温暖无私地抛洒在广袤的土地上,让万物尽情地享受。太阳勾起了我对父亲的无限思念……老人家宽厚的肩膀,温暖的怀抱,还有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和深情凝重的目光。人们常说,爹妈在,家就在。此时此刻,游荡于深山老林里的我,是否就像是人们谈说中的游子?是的,我向往太阳,我讨厌阴霾。我向往蓝天白云,我反感乌烟瘴气。我无力让乾坤朗朗,无力让天地昭昭,也许只有逃避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比起狂风暴雨,我显得极其渺小。比起妖魔鬼怪,我显得极其瘦弱。也好,独自置身于如此恬静的广阔天地,尽情地沐浴温暖的阳光,倒也是一种美美的享受。

想到这里,我顿感脸上火辣辣的!人,是否就该这样自私地活着?

六、魅力达里克

吃罢早餐,时辰已临近中午。天气暖洋洋地,我们一行去爬山。寺庙的东北头有一扇大红色铁栅栏门,是用绳子栓起来的。我们按娃代的指点轻车熟路找到了上山的捷径。沿院墙往北走,我们登上了一座较高的山峦。哇!真是美极了!迭宕错纵的山峦,白雪皑皑,彼起此伏,浩瀚绵延,婉转回绕,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山峦的辽阔与恢宏毫不为过。这里的山不同于别处,它的山顶显得平坦舒缓。有的像蒙古包,有的像蘑菇云,有的则像母亲的乳峰,有的却像战争年代的堡垒……形态各异,千奇百怪。身临其境,不禁让我想起儿时课文里山川绵延、群山环抱的词语。站在山巅,鸟瞰俯视,宏伟的达里克庙在朝阳的映晖下格外壮观。红墙黄瓦,流光溢彩。经幡飞舞,七彩缤纷。我深深被祖先们敏锐的眼光和聪慧的才识折服!在那个清贫的年代,先人们竟然有如此卓越的远见、高深的谋略,选择这块人杰地灵、风调雨顺的宝地,匠心营造,精雕细琢,打造成如此美丽富华的天下美景,我为他们赞叹,我为他们自豪!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见我聚精会神地念念有词,儿子以为我是在触景生情,大发感慨。他随即凑到我跟前,用神秘的口吻对我说,爸,我也即兴来几句吧?见儿子绕有兴趣,我便慷慨应允,你就胡编滥造吧!只听儿子一本正经地即兴咏叹起一首小诗:脚踏叠障峦石,遥望四方风景。静听泉水叮咚,惊叹鬼斧神工!凝视着儿子稚嫩的脸庞被山峰吹的通红,我不禁从心里赞叹:傻儿子长大喽!

七、依别达里克

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玩的好好的,爬山回来,我的心情却显得很诡异,隐约产生了一种厌恶尘世的想法。妻儿和朋友们去了隔壁房间玩扑克,我却反锁房门,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拉开被子倒头入睡。说是睡觉,其实是大睁两眼,凝视着天花板,既不数牛,也不咏诵催眠曲,只想一个人静静地梳理一下纷乱的思绪。想着,想着,一阵酸楚涌上心头……何尝不是呢?坎坎坷坷,漂波一生,钱没挣到,福没享过,官没当成,名没混下,到头来落得一身无法去除的病痛。蒙羞父母,亏欠社会,更愧对于随我一起同甘共苦的一家老小!我好想在牧区、沙漠、甚至是荒郊野外寻求一块偏僻宁静的薄地,盖两间茅屋,种一方小菜,养几只土鸡,放几只山羊,沐浴和风细雨,呼吸新鲜空气,感受自然和谐,品味绿色蔬菜,在明朗的天空下开心说笑,在无垠的旷野里尽情奔放,也不失为一个人的浩浩荡荡。即便是享不了荣华富贵,倒也能活的安然自在。然而,陶渊明的桃花源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天底下哪有一片真正属于余等平民百姓的插锥之地?逃避的愿望只是一厢情愿,天方夜谭。爬起来,忍着伤痛回归尘世才是唯一的选择。

我鼓足勇气掀开热被窝,心想该是返回的时候了。俗话话,长安虽好,非久居之地。属于你的,无论是金砖还是银碗,你一定能够得到。不属于你的,哪怕是一斗糠、一杯水,纵使你万般追求,也无济于事。

我起床出门,吩咐大家收拾餐具、打扫卫生,佛门净地,哪能容得毛手毛脚、肆意糟蹋。再说了,留个好影响,也算是为自己留条后路。

下午2点50分,我们与娃代总管握手、拥抱、话别,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程。

再见,亲爱的娃代兄弟!

再见,圣洁的达里克庙!

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相逢!

我特意吩咐司机,将车子速度放的最慢,最慢……

美丽达里克,让我再看你一眼……

车子缓缓驶出达里克,我转过身去行注目礼向达里克庙告别,而她却在我酸酸的眼帘里越来越模糊,直到完全消失在旷野里……

2016年1月5日于达里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