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被韓國稱為東亞第一戰神,你覺得呢?

用戶68677621724

韓國的說法有失偏頗,李舜臣因該是宇宙第一戰神。

李舜臣在韓國的記述中,只是指揮著龜船,一而再,再而三的擊敗倭國人,其實不然。

雖然大明朝將逃竄到的鴨綠江畔的朝鮮王室,一路護送回平壤,一路護送回漢城,將直驅鴨綠江畔的倭國人打回平壤、打回漢城、打回釜山,打回倭國四島,但是這都不算什麼,沒有高麗人的明軍是不能實現的,沒有高麗人竄逃鴨綠江的迅速,高麗人不敗的這樣熊樣,能給明軍從北至南踏遍高麗半島暴打倭軍的機會嗎?所以說高麗人是在是厲害。

雖然李舜臣沒有阻止住倭國的跨海登陸高麗,李舜臣在朝廷鬥爭幾起幾落,可是李舜臣屢敗屢戰啊,而且如果沒有大明朝陳璘、鄧子龍帶領的明朝水軍的大力支援和參戰,說不定李舜臣帶領的朝鮮水軍能夠駕駛龜船,完全摧毀倭國水軍,並讓龐大倭國陸軍葬身魚腹,然後李舜臣帶領朝鮮水軍的陸戰隊,登陸倭國,俘虜豐臣秀吉,征服日本,然後繼續向東航線,跨國太平洋登陸美洲,擊敗歐洲殖民者,統一南北美洲,然後大舉度過大西洋征服歐洲,然後建立橫跨美洲、歐洲、亞洲世界帝國,最後乘坐龜船,征服進入太陽系,龜船在太陽系所向無敵,然後征服銀河系,稱霸宇宙,成為宇宙第一戰神。

好了,不要和韓國人爭了,宇宙是你們的,我們服了,思密達!


大東北的小豆包

先說我的觀點:第一,李舜臣是朝鮮王國曆史上難得的軍事將領,可稱為他們的民族戰神;第二,讓李舜臣封神的朝鮮衛國戰爭中,決定性的主力是明朝軍隊,李舜臣發揮的是次要作用。

下面分別從1592年和1597年兩次朝鮮衛國戰爭,來講李舜臣的作用。

第一,1592年朝鮮衛國戰爭。

明朝萬曆20年,壬辰年,日本進攻朝鮮,不到六個月近乎佔有朝鮮全境,朝鮮幾乎有亡國危險,明朝萬曆皇帝派出15萬大軍,苦戰收復失地,把日本軍隊驅趕到朝鮮南部對峙。在朝鮮軍隊一敗塗地的時候,李舜臣率領的朝鮮海軍可以算是一枝獨秀,從1592年的5月到7月,李舜臣在露梁,閒海,安骨浦等海域連續取得海上勝利,重創日本海軍。日本軍隊因為海軍受阻,兵源和物資補給無法保證,只得在中朝邊境駐紮,為後來大明軍隊的反攻勝利贏得了戰機。可以說,在1592年,李舜臣在衛國戰爭中居功至偉。

第二,1597年朝鮮衛國戰爭。

第一輪戰爭在中國明朝大將李如松的指揮下,中朝聯軍已經佔據優勢,到了1594年,基本上戰事平息,明朝軍隊主力撤出朝鮮。可是1597年,日本從朝鮮南端二度發動戰爭,這次規模更大,戰況更加慘烈。明朝從國內調遣了大量軍力參戰。1598年2月統帥邢玠調動水陸15萬軍力奔赴朝鮮,其中都督陳璘調動兩廣兵力,老將鄧子龍率領南京和浙江兵力赴朝鮮參戰。

在1597年7月,日本首先進攻的就是朝鮮的水師,當時李舜臣被誣陷下獄,指揮無能的朝鮮水師在閒山島幾乎全軍覆沒。主帥死亡之後,李舜臣復出。這就是大家看到的影片鳴梁海戰的背景。鳴梁海戰只是一次戰術性的勝利,結局是以失敗告終的。真正有決定性意義的是露梁海戰。當時日本在朝鮮的軍隊在中朝聯軍的反攻之下已經岌岌可危,向本部求援。1598年11月18日,日本300艘戰艦出現在露梁海域,中朝聯軍打響伏擊戰。在這場戰鬥中,李舜臣和鄧子龍負責兩邊伏擊,陳璘的大軍是正面應敵的主力。

在戰鬥中,鄧子龍和李舜臣雙雙犧牲,但是戰鬥取得了勝利,300艘日本艦船被重創200多艘。此時因為豐臣秀吉也死亡多日。日本無心戀戰,最後撤出朝鮮。為朝鮮半島贏得了300年的和平。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為了幫助朝鮮打贏衛國戰爭,明朝幾乎出動了最精銳的兵力,慘勝之後,明朝精銳兵力幾乎消耗殆盡。再也沒有力量壓制後金和國內的動亂,為明朝亡國埋下了伏筆。

想當年,作為宗主國,大明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幫助藩國重新獲得家園和和平。今天在他們的歷史裡,很少提及這個事實。反倒是把自己本國的將領,捧到了東亞戰神的高度。只能是一聲嘆息。


鐵錘歷史

李舜臣(1545-1598),李氏朝魚羊時期的抗日名將,戰功赫赫。李舜臣出身於沒落的官宦人家,幼年家境貧困。但他十分刻苦,文武兼備。大器晚成,他32歲才武科及第,初任全羅道井邑縣監、全羅道左水軍節度使等。是時,豐臣秀吉一統日本,野心勃勃,想要建成一個亞洲大帝國。他制定下策略:先征服朝魚羊,接著中國,然後印度等地。1952年,豐臣秀吉集合20萬軍隊征伐朝魚羊,日本稱之為“文祿慶長之役”,韓國稱之為“壬辰衛國戰爭”。1951年,李舜臣臨危受命,擔任全羅道左水軍節度使一職,積極備戰。他嚴格整治軍隊,改革海軍編制,並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另外,為提升戰鬥力,他對武器進行了改造,創造了新型“龜船”。新型的龜船體積龐大,長35米,寬11.8米,高5.2米,船身堅硬,幷包有鐵板,龜背鐵板上還裝上密密麻麻的鐵釘。船身四周挖了70多個空洞,可以放箭、放炮、放火等,功能多樣。船頭設有烏龜頭,口中含有硫磺硝煙,遇敵襲就會噴出迷霧,這一設計既震懾敵人,又增強了船的戰鬥力。龜船是當時較為先進的軍艦,它的出現增大了朝魚羊戰勝的幾率。

1592年,戰爭爆發,日軍迅速攻陷了王京、開城、平壤等地,一時間,朝魚羊面臨著滅國的危險。在朝魚羊的求救之下,明朝還派出了一批軍隊支援抗倭戰爭。陸地接連失利之下,李舜臣部在海戰中捷報連連,牽制了日軍的行動。10月釜山海戰中擊沉了日海軍將領九鬼嘉隆部上百艘船艦,重創日海軍,使之不敢再戰。1597年,因日方的反間計,李舜臣被革職,關入獄中。沒有了李舜臣,朝魚羊海軍在對日作戰中全軍覆沒。不得已之下,李舜臣被重新啟用。李舜臣為了國家利益,重整海軍。露梁海峽戰役中,他僅憑13艘船艦打敗了日軍330多艘船艦,堪稱水戰中以少勝多的典範。徹底在海上取得優勢後,他還在古今島(今莞島)建立了海軍基地,與中國將領一起,完成了對日海上封鎖。

李舜臣,可以說是朝魚羊壬辰衛國戰爭勝利的關鍵。他力挽狂瀾,在戰事失利的情況之下,取得制海權,為朝魚羊後來的反擊提供契機。他去世後,贈諡“忠武”。他是朝魚羊半島人民的民族英雄。但他對於東亞來說,意義並沒有那麼大,也就稱不上“東亞第一戰神”了。


國家人文歷史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古國,在這慢慢的歷史長河之中,曾經湧現出無數英雄人物,人們比較熟悉的有戰國時期的白起,秦末漢出的西楚霸王項羽,三國時期的關羽、兩宋時期的岳飛等等,這些英雄人物沒有一個不是在當時創造出輝煌的戰績而名揚四方的,有的人物甚至成為亞洲其他國家的英雄偶像,比如英雄岳飛在日本就很有名。日本人崇拜岳飛,稱岳飛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英雄”,《岳飛傳》也被翻譯成日文,在日本民間廣為流傳。對於岳飛的歷史地位,中國和日本是一致的,可是韓國卻表現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岳飛有戰功不假,但是與他們國內的英雄人物比起來還差得很遠,韓國的這位英雄人物才是真正的東亞戰神,頂20個岳飛也不為過,那麼韓國的這位東亞“戰神”是誰呢?

李舜臣

事情還得從萬曆朝鮮戰爭開始說起,公元1592年,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統一日本,藉著勝勢餘威發動了對朝鮮的侵略戰爭。當時的朝鮮是明朝的藩屬國,年年嚮明朝進貢,就連朝鮮國王的更替也要獲得明朝皇帝的承認才能實行。此時日本侵略朝鮮就是以朝鮮為跳板,進而直接侵略明朝,遷都北京,實現日本稱霸亞洲的夢想。感覺自己腎需要補,對自己長度、時間都不太滿意的朋友,找蔚(fAA後跟數086),堅持個把小時不是問題!戰爭初期,由於朝鮮軍隊準備不足加之戰鬥力不如日軍,戰爭呈現一邊倒的態勢,朝鮮全面潰敗,國都淪陷,國王倉皇出逃。最後朝鮮逼不得已向宗主國明朝發出了求救信號。

李舜臣

明朝萬曆皇帝接到朝鮮的求救戰報之後,不顧滿朝文武的反對當機立斷,出兵援朝。明軍進入朝鮮之後,克服先期作戰不利的情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逐漸扭轉了戰場局勢,收復了朝鮮首都平壤。之後中日之間展開拉鋸戰,互有勝負,期間雖然有部分朝鮮軍隊參與,但對陣雙方主要以中國和日本為主。公元1597年,在日軍作戰不利的情況下,關白豐臣秀吉病死於京都伏見城,消息傳到朝鮮戰場,日軍士氣全線收挫,開始全線撤退。11月,萬曆朝鮮戰爭最後一戰露梁海戰爆發,此役由一年前指揮鳴梁海戰的被稱為東亞第一“戰神”的李舜臣繼續參戰,明軍由陳璘提督水師,副將鄧子龍、遊擊馬文煥率領軍隊參戰。11月18日中朝艦隊在露梁海面上發生了激戰。在戰鬥中,鄧子龍戰死,李舜臣被流彈擊中,次日不治身亡。這次海戰以明朝聯軍的勝利而告終,擊沉日艦450艘,殲滅日軍1萬多人,日軍徹底戰敗,日本水軍大部被全殲,陸軍殘部勉強撤回了日本。

李舜臣劇照

也正是因為這場戰役,李舜臣被韓國奉為東亞第一戰神。對於韓國的這一提法,實事求是的來講,真的是含有很大的水分。在韓國人的眼中,李舜臣指揮水軍打敗日軍,將日軍趕出朝鮮,結束了戰爭,挽救了國家,戰神之名當之無愧。可是從萬曆援朝戰爭打的方向來看,李舜臣的功績主要發揮在海戰上,陸戰基本上沒有他閃亮的地方,在戰爭爆發初期,不到半年的時間朝鮮國都淪陷,國王出逃,如果李舜臣真的是戰神,這個時候怎麼不出來率領朝鮮軍隊血拼日本呢?幹嘛還要嚮明朝求援呢,這就是戰神嗎?

鳴梁海戰

想當初岳飛率領岳家軍剿匪,狂揍金國的時候,什麼時候向宋高宗朝廷借過兵,什麼時候被金國打敗過?對抗金國,哪一次不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不要說一個李舜臣,就是30個也不一定打得過一個岳飛,所以說李舜臣是東亞第一戰神只不過是韓國國內自己給自己找的自信罷了。對於這一觀點,日本表示贊同,日本人表示如果李舜臣是戰神,那麼幹嘛嚮明朝求救呢?靠他不是就可以打敗日軍嗎?而且朝鮮戰場中的主力一直都是明軍,沒有明軍,朝鮮不到半年就亡國了。當時日軍根本就是吊打朝軍。沒有明軍參與,朝鮮早就是豐臣秀吉的了。

公道自在人心

所以說,什麼東亞第一戰神,能頂20個岳飛,就當是個笑話吧,畢竟開玩笑是不花錢的,光靠吹牛無法令人信服,公道自在人心。


用戶68677621724

李舜臣(朝鮮語: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生於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制使、全羅道左水使。


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梁海峽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軍300餘條戰艦。1598年在露梁海戰中犧牲,享年53歲。諡號忠武,死後追贈領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併被後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1592年,日軍20多萬大軍進犯朝鮮並迅速攻陷王京、開城、平壤等地,佔領了大半個朝鮮半島,韓國稱這一段歷史為“壬辰倭亂”。



應朝鮮王朝之請,明朝派兵出援,從此開始了長達7年的中朝兩國軍民共同抗擊日寇的戰爭。明軍由老將軍副將鄧子龍親率近衛親兵1000人乘三艘大福船為前鋒,埋伏於露梁海北側;陳磷率大明水師主力埋伏在昆竹島與水門洞港灣內正面阻擊日軍船隊;李舜臣的朝鮮水師埋伏在南海海面的觀音浦,準備與大明水師夾擊日軍。11月18日午夜,島津義弘發現中了埋伏後,第一個反應就是回撤,這時把守在海峽出口的副將鄧子龍所部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鄧子龍首先發現了突圍的日軍船隊,率三艘大福船衝入日軍艦隊,在戰機出現的第一個時間—也是戰場的關鍵點—擋住了島津義弘的船隊,居功至偉,戰後,他被萬曆皇帝“贈都督僉事,世蔭一子”,而且還“廟祀朝鮮”。在鄧子龍危急的時刻,陳嶙派陳蠶率軍前去增援,島津義弘在回撤無望的情況下,只能作困獸之鬥,與明軍水師和朝鮮水軍決一死戰。明軍水師主力和朝鮮水軍兩面夾攻,日軍船隊三面被圍。


也就是在天亮後,日軍損失了40多艘戰船後,乘黑夜勉強突出包圍逃走。明朝水師主力和朝鮮水軍緊緊追擊,天亮不久追上日軍艦隊,重新將其包圍。激戰中鄧子龍和李舜臣雙雙犧牲!雙方鏖戰之時,明軍副將陳蠶和遊擊將軍季金率領的分艦隊趕到了戰場,至此日軍完全喪失鬥志,一艘接一艘的戰船被焚燬。到19日下午,海戰結束,島津義弘只帶著50餘艘戰船突圍回國,負責斷後掩護的日軍戰船在九鬼四郎的率領下,拼死頑抗,全部戰死,整個海戰共有450艘日軍戰船被焚燬和擊沉,日軍傾注全國之力興建的海軍艦隊在露梁海戰中幾乎被全殲。僥倖登岸的日軍殘兵敗將連同沒有登船的日軍退守乙山要塞,憑藉乙山天險負隅頑抗,明軍水師也在陳璘指揮下登岸,在大明陸軍的配合下,發動夜襲攻克乙山要塞,消滅了日軍殘部,島津義弘所率的第5軍主力幾乎完全被消滅,



戰後直到今日朝鮮、韓國方面對李舜臣推崇備至,韓國曾花了8年時間為李舜臣修建顯忠祠。但朝鮮、韓國兩國對明朝水師的貢獻卻故意掩飾和誤導。比如:露梁海戰的主角是中國水師主帥陳璘,從聯軍的組成就可以看出,李舜臣也只是一個副帥,只不過四百多年過去之後,朝韓為了誇大自己的民族英雄,有意顛倒事實,說李是露梁海戰的主角,真是有些太牽強了,好象這麼大的一場海戰,全是朝鮮水軍的功勞,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明軍的450多艘戰船,僅憑李舜臣的水師無論如何是不可能擋住日軍的500餘艘戰船的,還談何大捷了?日軍主力艦隊如果大部逃回本國,就依然可以保持對朝鮮的侵略能力


說岳飛,首先我們近些年很少宣傳岳飛。其次關於岳飛人們更關注他的受冤。北伐時岳飛就是絕對主力全憑一己之力抗擊外侮。韓國胡吹說一個李舜臣低二十個岳飛,如果嶽爺爺泉下有知,一定呵呵了!我們談及古代歷史古代軍事不會只有一個嶽爺爺顯擺,韓國人拿出幾個來試試,真是又可氣又好笑!


芷若幽蘭666

李舜臣在韓國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一位古代名將。在韓國上萬年的歷史中,好像只有這麼一位將領是被大家所熟知的。所以,他們稱李舜臣為東亞第一戰神,甚至世界第一戰神,我覺得都不意外,因為對他們來說也沒得可選。但是,作為一名中國人,還是應該客觀的來看待這件事。來看東亞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哪位名將超過了李舜臣!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東亞。

東亞是亞洲東部的簡稱。今天的東亞地區一共有:中、日、韓、朝、蒙五個國家。面積1250萬平方公里,人口16億。其中,中國的人口和麵積都佔據了東亞的超過80%。

再看中國的名將

那麼,中國作為東亞最大國,戰爭也是最頻繁的。可以說,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這導致,古代中國兵書戰策層出不窮,名將也是數不勝數,而且,由於國家大,名將們對周邊的影響也是極大的,甚至往往能影響到世界歷史進程!

比如衛青、霍去病,他們擅長指揮騎兵作大範圍的迂迴,對敵進行閃電式的攻擊。最終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草原民族匈奴人。李靖、蘇定方擅長出奇兵,在唐初幾乎打遍周邊所有強國,並迫使突厥人西遷到西亞地區。

名將們除了擅長指揮作戰,也經常會寫出流傳流芳百世的兵書戰策供後人學習。比如孫武寫出了《孫子兵法》,吳起寫出《吳子兵法》。這些兵書戰策不僅對中國人影響深遠,甚至傳遍了全世界!

所以,以上這些名將,都算是世界級的名將,因為他們不僅影響到了中國歷史,也影響到了世界歷史。

最後看李舜臣

雖然李舜臣在韓國人眼裡是東亞第一戰神,但是李舜臣的影響力,頂多侷限於東亞一帶。

況且,他的戰功也沒有對戰場的形勢起到決定作用,雖然多次襲擊了日本艦隊,但假如明朝不出兵,李舜臣的所作所為幾乎是完全無意義的,根本不會改變戰爭勝負。而後期,李舜臣也只不過配合明君作戰罷了,在戰場上一直是作為配角存在的。

可見,李舜臣無論是從戰功到影響力都比以上的中國名將要差!所以,李舜臣東亞第一戰神的名頭只是韓國人自娛自樂罷了!


歷史風暴

李舜臣(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1][2],生於朝鮮首都漢城(今 )。 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制使、 左水使。

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 )時,在大明將領李如鬆手下,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玉浦海戰他在朝鮮南部的 與朝鮮本土的 (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由日軍大將藤堂高虎帶領的日寇300餘條船(戰船133艘,後勤船200餘條)。

1598年在 中犧牲,享年53歲。諡號忠武,死後追贈 子孫後代永享俸祿,與 、 一併被後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但如果說他是東亞第一戰神就有點扯了,東亞指現在中國日本韓國等國,縱觀中國歷史上的名將不計其數 戰神武安君白起一生殺人數百萬 區區一個李舜臣才殺了多少小日本就敢稱戰神??


回眸歷史瞬間

韓國稱李舜臣是東亞第一戰神到底符合事實嗎?先不談他是不是第一戰神,首先關於李舜臣的戰績,我國很多書籍和文章其實也都是從韓國抄來的,其實韓國宣傳的李舜臣戰績水分極大。

首先龜船沒有任何遠海作戰能力,就是一個30來米長的小船,還是靠划槳行動,裡面擠滿了120多個水兵和水手,環境擁擠不堪。那上面有什麼武器呢?就是所謂的天字銃、地字銃、玄字銃、黃字銃和勝字銃。

比如勝子銃就是一個50多釐米長的一個鐵管,實際射程20多米這麼一個玩意。天字銃在這些武器中是最大的,有700斤,但是這東西后坐力特別大,發射一次還不夠士兵們往回抬的,而且沒有任何精確度。

韓國就吹這些東西可以發射十多里地,比二戰美軍75山炮射程還厲害,而且韓國根本沒有鳥槍,李舜臣自己也沒有。韓國的鳥槍佛郎機都是明朝在1597年以後才援助的。

在著名的鳴梁海戰中,日本只是藤堂高虎帶領30艘中型關船甩開大部隊開始追擊韓國船隊主力,結果中了埋伏死了幾十個人,但實際上日本通過這場海戰控制了制海權。李舜臣自己寫了的亂中日記也只寫有“賊船有三十隻撞破”而已,根本沒有擊沉的記述。

李舜臣本來就自吹了一下,到了韓國後來的書裡直接就變成了擊沉擊傷123艘日本戰船,殺死9000日軍。要知道整個日本參戰的水師才7200人,整個這場戰爭的制海權都是明軍奪取的(參考露梁海戰)。

只不過我國不太喜歡吹噓而已,就被韓國拿走,就好像我們不太談高句麗,韓國就認高句麗當祖宗一樣。唐朝滅高句麗,早就遷移高句麗的所有王族平民到我國安徽江西河南居住,而且人家高句麗是起源黑龍江內蒙的遊牧漁獵民族,和韓國一個農耕民族並沒有什麼關係。


深度軍事

首先,跟你們說過了很多次了,世界上沒有韓國。只有南朝鮮,南朝鮮。這個國號是中國爸爸賜給他們的。其次,對於南朝鮮認真你就輸了,在他們的意淫裡,全世界的東西都是他們的,我們只不過發明了朝鮮而已!第三戰爭題材的在他們國家沒啥可塑性的,因為歷史當中他們根本打不贏任何國家,連北棒都可以把他們揍得他媽都不認識。所以只能如《太陽》般軍營裡談談戀愛,《太極旗》裡意淫一下而已,最終還是免不了被揍死的結局。因此棒子的戰爭題材,要麼意淫古代,要麼軍營戀愛,就特麼的沒有絲毫的可以拿得出手的歷史與人物,以及正確的軍營觀。包括他們所意淫的東亞戰神李舜臣,放在中國古代,連千夫長或巡檢(九品邊境武官)都不夠格。第四對於這麼一個一出海戰就被人KO的人,你告訴我歷史中有他的什麼戰術?什麼戰役?什麼戰略文獻記載?此次的萬曆援朝戰爭,總指揮權都在大明手中,副將以下的我們都覺得愧對祖先,記不住他們名字。說明什麼?說明李舜城連巡檢都不夠格,充其量就是大明軍隊的小跟班,一不小心掛了就被意淫得不像話!跟嶽大元帥比?不如其萬牛之一毛!那樣的人也有可比性,那我國都有幾千萬的戰神,並且都是宇宙級的了。

還是那句話對於南朝鮮的意淫,認真你就輸了!


遠徰

我華夏泱泱大國不能學那棒子歪曲歷史:李舜臣作為一名抗日將領在保衛朝鮮的同時實際上也變相保護了中國免遭倭賊踐踏,可反過來說我華夏不也是抗倭援朝嘛,事實上我華夏名將輩出,豈是那高麗棒子國可比?就連倭國尚且覺得此言是吹牛,個人以為這是倭國說的最客觀公正正確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