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記錄了中國20世紀30年代的內地與香港和澳門的生活狀態,照片所紀錄的是民國初年,一起去看看吧。圖為當時的竹織製品。


這組記錄了中國20世紀30年代的內地與香港和澳門的生活狀態,照片所紀錄的是民國初年,一起去看看吧。圖為當時的竹織製品。


廣州的街道:1930年代的廣州人口已經過100萬,樓房都不算高,通常有騎樓底,街道上有人力車和汽車夾雜,但並非所有道路都可以行車,原因是太狹窄,這裡有汽車,但司機多沒駕駛經驗、沒有交通規矩。
南京明陵石像:這裡沒有道路,石像受到破壞。
南通口的萬里長城。
上海,黃埔江,當時1,539,000人口,是世界最大的都會,圖左淺色圓頂的大樓就是匯豐銀行。
北京,天壇:始建1421年,1889年因雷電燒燬,這是重建的。
北京,不知名街道: 1930年的圖片說明指來這裡只幾分鐘的黃包車程,這街有肉店、服裝店、鞋店和珠寶店,相信是前門大柵欄。
手磨黃豆:從照片中的衣服看,應該是當時的北平。
北京城外的駱駝隊,雖然鐵路高速發展,但搬運仍靠駱駝隊。
插秧:江蘇省淘淮安市的金湖縣附近。
北京,頤和園石舫。
香港,中環皇后像廣場,當時人口八十萬。
香港:當時非華人的人口只有19,000。
上海,福州路。
廣州,財政部大樓。
澳門:當時的澳門已經是賭博中心,有東方蒙地卡羅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