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家的探险故事|盘点世界上最奇葩的植物探险家——如果没有这些为植物痴狂的人,我们的四季将失却多少色彩和芬芳

500多年前,伴随着地理大发现开始的那场科学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人类发现了新大陆、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也促进了物种大发现,尤其是植物大发现。

那些大名鼎鼎的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詹姆斯·库克……他们的壮举与植物有着太多密切的联系,甚至很多探险家远征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某些植物的原产地。因为像香料、橡胶、咖啡、甘蔗等植物,在当时是无可比拟的战略性经济作物,是工业原料、食物和药物的来源,价格直逼黄金。

在那个以征服和追逐财富为主旋律的时代,也有许多不畏艰险的“植物痴人”,仅凭着对植物的一腔热情便踏上了寻找之路,驱动他们的不过是单纯的好奇心和想要了解未知、揭开谜底的野心。

即便是用来观赏的郁金香,因为稀少,在17 世纪的荷兰就抵得上一栋别墅;19 世纪英国的一截兰花枝可以在拍卖行拍出天价。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植物探险家的故事,感受一下几百年前的历史洪流,也感受一下时代洪流底下探险家个人的命运沉浮。

01

海盗探险家——威廉·丹彼尔

500年前的斜杠青年:水手/作家/海盗/水文地理学家/气候学家/植物学家

威廉·丹彼尔的人生现在看来也是一个追寻内心、勇敢做自己的典范:因为热爱旅行而成为水手,因为喜欢写作而成为作家,因为追逐财富而甘做海盗,因为对自然的深爱而成为水文地理学家、气候学家和植物学家。他骨子里就是一个探险者,兼具一流科学家的头脑。

威廉·丹彼尔生于一户英国贫苦农民家庭,但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6 岁他就登上了一艘商船出海。20多岁时,他在墨西哥海湾做过伐木工,当过兵。1679 年,他当上了海盗,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一路抢劫,遇险无数。1697年他在《环球新航行》一书中讲述了自己的探险经历,成为了当时的畅销书。

活跃年代

1699—1701年

探险路线

丹彼尔在加勒比、几内亚湾等地劫掠西班牙商船,并完成了四次环球探险,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海盗。“盗而优则仕”,急需航海人才的英国海军甚至也被他持续12 年的环球航行经历所感动,任命他为“雄獐号”战舰的船长,勘探“新荷兰”(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马来群岛。

“雄獐号”航行11000公里后终于抵达了澳大利亚。一靠岸,丹彼尔就被澳大利亚新奇的植物、树木和香气扑鼻的开花灌木所吸引,他第一个发现了澳大利亚一种标志性的深蓝色花朵,不久之后这些话被放在了青鸾花属里。

尽管航船上的生活充满艰险,“雄獐号”遭受了台风的侵袭和各种其他损失,但丹彼尔从未停止观察途经的地域和当地的人民、风向、水流,以及动植物的生存状况。他不停地画着,并做出极为详尽的笔记,同时小心翼翼地保存这些笔记,放在了一只用蜡封口的大竹筒里,使它们免受海水浸泡。

这样的谨慎非常明智,因为“雄獐号”在大西洋上沉没了。所有船员都躲在了一小块岩石上,而丹彼尔竟然成功救回了自己的标本集!

丹彼尔历经过好几次这样的九死一生,这为他笔下的传奇故事又增加了精彩的一笔,他的游记启发了不少著名的小说家,比如他在智利附近一个荒芜人烟的岛屿曾发现了一个身着羊皮的“野人”,这个名叫亚力山大·塞尔科克的苏格兰人就是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的原型。

1701 年奇迹般地回到英国之后,丹彼尔被送上了刑事法庭,罪名是因怀疑二副叛乱而把他抛弃在了巴西。他被逐出皇家海军之后重新开始了海盗生涯,继续追击马尼拉的武装商船,掠夺船上的中国丝绸……

紫青鸾花,采集于1803年

02

女扮男装的探险家——让娜· 巴雷

启蒙时期的知识分子:完美的博物学家、热诚的植物学家菲利贝尔·肯默生登上了法国第一艘成功环游世界的航船,同时跟随他登船的还有他女扮男装的女管家让娜· 巴雷。

几乎凡是武侠剧都会有“女扮男装”的情节。而出海冒险却一点不比闯荡江湖风险小。1767 年2 月,启蒙时期的知识分子:完美的博物学家、热诚的植物学家菲利贝尔·肯默生登上了法国第一艘成功环游世界的航船,同时跟随他登船的还有他女扮男装的女管家让娜· 巴雷。之所以要女扮男装,是因为当时皇帝下了谕旨,女人禁止登上探险航船。

活跃年代

1767—1773

探险路线

肯默生科学家的敏锐眼神并未认出这个女扮男装的随从,在巴西、在麦哲伦海峡,他都欣喜若狂地采集植物。直到1768 年4 月,他们驶到了塔希提岛,见到了“生于最美的蓝天下,以长于肥沃土地上的以水果为生”“所有的神灵之中只认得爱神”的男人和女人,也许是因为对爱情敏感,塔希提人一下子就认出了那个叫巴雷的随从是个女人。所有人都惊呆了,巴雷一直忠心陪同主人一起采集植物,在最严酷的物质条件下,凭借几杆枪、几本标本集、一腔热情和勇气就能活下来?她配得上像牲口一样吃苦耐劳的植物学家的称号。

肯默生的日志中记载着这样的话:“这株外形和叶子都极具迷惑性的植物要以这位勇敢的年轻女性命名,她穿着男人的服装,有着男人的脾性,有足够强烈的好奇心、足够富足的勇气和我们一起经陆路、海路踏遍世界,而我们竟对她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

由于“熬夜和疲劳”,肯默生1773 年46岁时就去世了。他给让娜留下了超过6000 种植物标本,后来忠诚的让娜将它们都转赠给了法国皇家花园。

这株绣球标本是由肯默生本人采集的

03

精神失常的探险家——约瑟夫·朱西厄

孤身一人留在中美洲,乘着独木舟深入亚马孙热带雨林。他放下了自己的猎枪,和土著成了朋友,在他们的村庄里生活了下来,并开始研究那里的昆虫和植物。

接下来这个故事让人不禁唏嘘生命的无常与荒诞。18世纪的法国的朱西厄家族三代皆为博物学家,约瑟夫·德·朱西厄是三兄弟的老幺,他两位哥哥是皇家花园的老师,同时也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完成学业之后,朱西厄的哥哥们认为他耽于幻想,令人失望,不能为“家族增添一丝荣光”,于是便建议他加入地理学家拉孔达明组织的秘鲁探险队。原本以为只有几个月的旅程,却最终让他在安第斯山脉消耗了整整36 年的时间。

活跃年代

1753—1771年

探险路线

拉孔达明一行的目的是为了探测赤道附近经线的曲率,以证明地球时个扁圆的球体。朱西厄则穿过了丛林和安第斯山脉的最高峰,保存了大量的笔记,发现了古柯叶的功效,采集了芳香天芥菜、白樟、旱金莲和长春花。之后,他被征用到天花肆虐的地区,为最穷苦的当地人服务。因为自己也感染了热病,他开始研究金鸡纳树。

孤身一人留在中美洲的植物学家乘着独木舟深入亚马孙热带雨林。在那里,他放下了自己的猎枪,和土著成了朋友,在他们的村庄里生活了下来,并开始研究那里的昆虫和植物。可是,有一次,他偶然看到了最后一位印加人的斩首仪式,对印加人充满同情的朱西厄因此罹患抑郁症。即便拉孔达明于1744 年离开中美洲,他也拒绝回国。1746 年,他得知母亲和哥哥去世,于是把所有时间都用来照料印第安人。一开始是地震中的伤员,而后是银矿的矿工。

1771 年,他的朋友几乎是强行将他架上了回程的航船,和他一起回去的还有他的研究成果以及一路采集到的植物标本。然而,他的行李箱永远都没有到达终点站。经过36 年的劳苦生活,约瑟夫· 德· 朱西厄回到欧洲时两手空空,身体崩溃,精神失常。

这束正鸡纳树标本是在南美洲采集到的。约瑟夫·朱西厄在一篇论文中详细列举了不同种类的金鸡纳树的特点

04

断背探险家——休·洛

休·洛1824 年出生于伦敦附近,他的父亲是一位园艺家。休·洛在少年时期就对植物非常着迷。17 岁时,他就已经在东印度公司谋得了一份职位,并因此来到了婆罗洲。1844年,20岁的他偶遇了一个叫詹姆斯·布鲁克的英国官员(后来成了马来西亚沙捞越的国王),一段热带的断背故事就开始了……

活跃年代

1844—1884

探险路线

詹姆斯·布鲁克原本是英属印度的一位官员,但他买下了一艘双桅纵帆船和战争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开始在马来半岛寻找发财的机会。到了婆罗洲之后,他当了文莱苏丹的外国雇佣兵,平息达雅克人的叛乱。叛乱很快就平息了下来,布鲁克得到的奖励是沙捞越最高长官一职。1841 年,他自立为王,以开明专制的方式统治着一片辽阔的疆域。这时,刚满20岁的英国植物学家休·洛来到了这里。而已经公开自己同性恋身份的白人土王被他的青春活力以及植物学天赋所吸引,于是,洛成了他的爱人和特别秘书。

之后的四十年里,洛一直在管理着今天文莱境内的几个省份。与此同时,他还一直坚持植物搜集和研究工作,尤其是马来西亚橡胶树的引种驯化。他在沙捞越境内收集了大量的种子和植物,学习了好几种方言,并为当地人食用和开采的植物编撰目录:水稻、竹子、肉桂、胡椒、樟树、槟榔,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八种食肉植物,包括猪笼草。

沙捞越是兰花的天堂,洛引进了好几种当地的兰花到英国。他还将一种杜鹃花以爱人的名字命名:“其中最美丽的一种花是我以布鲁克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以此向他致敬。这种花的花束常常有18 朵之多,并且朵朵都不同,从淡黄色到鲜艳的三文鱼色,五彩缤纷,阳光下,这些花朵看起来像撒着一层金粉。”

这株猪笼草的标本是由休·洛本人在婆罗洲采集的

这本书不得不提的一大特色是,它是一部真正的“大书”,比两个ipad mini4合起来还要大,每一节都配有高清标本写真,它们来自世界最大的植物园之一的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和蒙彼利埃第二大学科学遗产中心,很多标本都是一两百年前探险家亲自采集的,上面可以看到当年探险家的笔记、邮戳以及后来整理者的标注,非常难得一见。在版面形式上,这本书也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一新。

灰岩皱叶报春Primula forrestii这株标本是福雷斯特于1910年在中国西南地区采集的。

三种郁金香Tulipa alpina,Tulipamontanae et Tulipagesneriana这些不同种类的郁金香标本是在1834年至1856年间采集到的。紫丁香和欧洲七叶树也是布斯贝克带回欧洲的。

石榴Punica granatum这株石榴树的标本是在1821年至1832年间于秘鲁采集的。

如今,那些曾经心怀世界的探险家早已化为花木脚底的泥尘,但他们发现、采集的植物、标本却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作为后人的我们,感谢这么多的探险家,他们可能跋涉了一生、探索了一生,把曾经无人知晓的植物分门别类,记录在册,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宝贵的植物学遗产。也把对发现新事物的痴迷、对探索未知的探险精神永远根植在了所有人心中。

如果没有这些为植物痴狂的人,我们的四季将会失却多少色彩和芬芳。

如果没有植物探险者的慷慨和勇气,那我们眼前的这个植物王国将会失去许多种色彩和香气……你敢想象一个没有山茶花、郁金香、风信子、含羞草,没有连翘,也没有丁香的春天吗……你敢想象一个没有凌霄、没有绣球、没有夹竹桃,也没有叶子花的夏天吗?没有一朵秋海棠,也没有一朵杜鹃花,人们要强迫自己忘记玫瑰、栀子、牡丹和茉莉的香气,要抹却大丽花、罂粟、番薯花的风采,更不敢想没有鲜亮的爬山虎和槭叶的秋天,没有桦树和雪松的公园,找不到悬铃木的街道,不见了七叶树的操场。

《探险家的传奇植物标本簿》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植物的标本和探险家的惊险经历,还包括对植物物种加速消亡的声声呼吁。

唯有善待植物,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希望在未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富有蓬勃生命力的植物,而不是令人唏嘘不已的标本。

现此书可在耘野微店购买

长按下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

耘野其他好书